請問唐朝歷代銅幣哪個最珍貴,什麼朝代的銅錢最貴

時間 2021-06-11 15:16:58

1樓:任柳鑫

下面這50種古錢幣最值錢

古錢五十名珍

古錢又稱古泉,古錢研究歷史悠久,在南朝時便有專著《錢譜》,南宋有《泉志》,清代有《古金所見錄》、《古泉匯》和《續古泉匯》等。

2023年出版《古錢大字典》,2023年成立中國古錢學會,出版《中國錢幣》雜誌。

由著名學者列出的古錢五十珍有:

1。橋足半皇斤布

2。三孔布

3。博山刀

4。晉陽匕

5。齊六字刀

6。東周、西周(圜錢)

7。共屯赤金

8。壯泉四十

9。國寶金匱直萬

10。大全五千

11。太夏真興

12。永光

13。景和

14。鹹通寶玄

15。開平通寶、元寶

16。天成元寶

17。永平元寶

18。天德重寶

19。天策府寶

20。乾封泉寶(楚)

21。廣政通寶

22。大蜀通寶

23。保大元寶

24。永通泉寶

25。大齊通寶

26。乾亨通寶

27。永安一

十、五百、一千

28。建國通寶

29。聖宋通寶

30。靖康通寶

31。應運元寶

32。應感通寶

33。建炎元寶

34。大宋通寶

35。臨安府銅質錢牌

36。天顯通寶

37。應歷通寶

38。保寧通寶

39。貞觀寶錢

40。元德重寶、通寶

41。皇統元寶

42。崇慶元寶、通寶

43。至寧元寶

44。貞群元寶、通寶

45。大朝通寶

46。中統元寶

47。大元國寶

48。至政權鈔

49。天啟重寶

50。天國通寶

什麼朝代的銅錢最貴

2樓:匿名使用者

物以稀為貴,並不是年代久遠就珍貴。古錢幣尤其如此。

其中大齊通寶和天顯通寶,大齊通寶直徑為2.3釐米,闊緣薄肉,銅色紅潤,錢面鑄有直讀隸書“大齊通寶”四字,文字質樸。據瞭解,大齊通寶或說系五代十國徐知誥取代吳主楊溥建號大齊時所鑄的,或說是黃巢稱“大齊皇帝”時鑄造的。古幣辭書上說:

“傳世大齊通寶僅見兩品……是古泉至寶,均已下落不明。”

另一枚古錢幣是旋讀隸書“天顯通寶”。該錢幣光背無文,直徑2.4釐米,重約2.7克,錢形工整,文字自然,古樸可愛。據有關資料顯示,“天顯通寶”鑄造於遼太宗耶律德光天顯年間,距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了。

傳說2023年北京駱氏曾經有過一枚“天顯通寶”,後來在抗日戰爭中落入日本人手中。

陳先生說,他從20年前就陸續在雜貨店裡購買、收集古錢幣,現在已經收集有一千多枚從唐代到**的古錢幣,其中不乏有“永安一十”、“紹元聖寶”、“光定元寶”等珍品。他說,不久前在整理一些久時從北方人手中購買來的古錢幣時,發現這些珍貴古幣的。

3樓:任柳鑫

下面這50種古錢幣最值錢

古錢五十名珍

古錢又稱古泉,古錢研究歷史悠久,在南朝時便有專著《錢譜》,南宋有《泉志》,清代有《古金所見錄》、《古泉匯》和《續古泉匯》等。

2023年出版《古錢大字典》,2023年成立中國古錢學會,出版《中國錢幣》雜誌。

由著名學者列出的古錢五十珍有:

1。橋足半皇斤布

2。三孔布

3。博山刀

4。晉陽匕

5。齊六字刀

6。東周、西周(圜錢)

7。共屯赤金

8。壯泉四十

9。國寶金匱直萬

10。大全五千

11。太夏真興

12。永光

13。景和

14。鹹通寶玄

15。開平通寶、元寶

16。天成元寶

17。永平元寶

18。天德重寶

19。天策府寶

20。乾封泉寶(楚)

21。廣政通寶

22。大蜀通寶

23。保大元寶

24。永通泉寶

25。大齊通寶

26。乾亨通寶

27。永安一

十、五百、一千

28。建國通寶

29。聖宋通寶

30。靖康通寶

31。應運元寶

32。應感通寶

33。建炎元寶

34。大宋通寶

35。臨安府銅質錢牌

36。天顯通寶

37。應歷通寶

38。保寧通寶

39。貞觀寶錢

40。元德重寶、通寶

41。皇統元寶

42。崇慶元寶、通寶

43。至寧元寶

44。貞群元寶、通寶

45。大朝通寶

46。中統元寶

47。大元國寶

48。至政權鈔

49。天啟重寶

50。天國通寶

4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和唐朝的,因為銅錢是隨那時朝代的繁榮和朝代的影響力、銅錢的稀有量和是否有歷史價值!

5樓:匿名使用者

越是古老的朝代的銅錢就越有貴

6樓:崔籟封豆

銅錢朝代的最值錢就只有王莽的新朝錢幣,它的六泉十布二刀以及存世兩枚的國寶金匱直萬都是價值比較高的。

唐朝有什麼銅幣

7樓:匿名使用者

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8樓:有種sb叫滷煮

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年間621年鑄

乾元重寶 安史之亂後,唐肅宗為對付財政困難、鑄造的大錢會昌開元 晚唐唐武宗廢佛,取佛銅大量鑄造望採納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北宋的宣和通寶,唐朝應該是開元通寶

10樓:冰湖玉雁

唐唐初一度沿用隋五銖錢。唐高祖時正式發行五銖,鑄行“開元通寶”,並迅速推行,延綿七百餘年的五銖至此結束。高宗乾封元年鑄乾封泉寶錢,以一當十,不久即廢去。

開元通寶的使用,使唐代貨幣保持了長期的統一與穩定。安史之亂,是經濟由盛至衰的轉折點。唐肅宗乾元元年發行虛價的“乾元重寶”錢,錢制漸趨混亂。

中唐發行“兩稅法”,以銅錢徵稅,貨幣**不足,武宗會昌元年鑄了“會昌開元”錢後才緩解了嚴重的錢荒。唐代中晚期出現了“重寶”“元寶”等錢名,此後中國的方孔圓錢,形成了記年號,稱“寶”的錢制。開元通寶的形制不但成了後世小平錢的基本鑄式,還被沿襲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古代日本、朝鮮及越南等國,都受到了開元錢的影響。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孕星 30元 公元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淵乘機起兵,攻克長安,次年隋亡,他在關中稱帝,國號唐。武德四年廢通行2023年的五銖錢,改鑄開元通寶。開元為開新朝之元,與開元年號無關。

初期徑2.4--2.5釐米,重3.

8--4.2克,貞觀年間鬥米三五文而已。自玄宗後錢文四字稍欠勻稱。

德宗以後鑄制粗陋,終唐近三百年,版別,樣式繁多,另有金、銀、鐵、鉛線,由於鑄期長傳世豐富。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雙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月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巨星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星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星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三月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四月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右月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同心結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金質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銀質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洪”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興”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京”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宣”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平”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丹”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大“平”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小“平”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永”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永”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福”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福”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福”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丹”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桂”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廣”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廣”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太平藍大王”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三雲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樑”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樑”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梓”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鄂”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反“京”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京”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昌”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益”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洛”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襄”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越”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宣”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潭”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潤”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興”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兗”

開元通寶隸書折十唐代

開元通寶隸書當十折三型唐鑄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唐鑄 1

乾封泉寶隸書小平唐代

高宗乾封元年鑄,以一當開元通寶錢十。錢體略大於開元錢,徑2.5釐米,重3.3----3.5克,因鑄期短,傳世少,出土多在陝西境內。常見多為贗品。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唐代 2元 肅宗乾元元年始鑄之虛值大錢,一當十與開元錢並行,後期減重大小不一,版別甚多,背有星、月、祥雲,瑞雀等。當五錢徑2.5釐米,重4克上下,當十錢徑2.

9----3釐米,重10克上下。

乾元重寶隸書折二唐代

乾元重寶隸書折二白銅母線

乾元重寶隸書折二背祥雲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背瑞雀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背“洪”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背“二”

乾元重寶隸書折二背“十”

乾元重寶隸書折二背重輪

乾元重寶隸書折十背重輪下月

乾元重寶隸書折十背重輪下月

乾元重寶隸書小二背重輪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背重輪

乾元重寶隸書折十背重輪八星

大曆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唐代宗大曆四年於絳州鑄造,錢文隸書,旋讀光背,徑約2.3釐米,重工業2.5克左右,因含錫,銅色昏濁,製作粗陋。大曆錢鑄期短暫,故傳世甚少。

大曆元寶隸書小平背月

建中通寶隸書小平大樣

唐德宗建中元年復商州廢爐所鑄。錢文四字隸書,徑2.1--2.3釐米,銅色暗紅,錢體薄小,由於鑄期短,傳世,出土甚少。

建中通寶隸書小平小樣

得壹元寶隸書折十光背

乾元二年唐叛將史思明佔魏州稱“大聖燕王”建元“應天”溶佛寺銅器得壹元寶大錢。錢文隸書旋讀,徑3.65--3.

9釐米,重18.8--23克,痛月紋多種,得壹為初始、純正意,而非年號錢,行未久因惡得壹非國運長久之兆,遂改元更鑄順天元寶,故世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

得壹元寶隸書折十背月

得壹元寶隸書折十背四月

得壹元寶隸書折十背四星一月

順天元寶隸書折十背月

唐叛將史思明公元760年佔洛陽,自號大燕皇帝,建元順天,鑄順天元寶,形制,色澤均同於得壹元寶,錢文隸書,徑37.5釐米,重20.8克,錢背多有星,月紋,鑄行壹年有餘,故傳世較得壹元寶多。.

順天元寶隸書折十背月星

高昌吉利隸書小平大樣光背

南北朝時高昌國曲氏王朝鑄。其故都在今新疆吐魯番東南20裡處,北魏太和廿三年曲嘉為王,傳世至唐貞觀十四年為唐所滅。錢文隸書有北魏氣韻,內外郭齊備,素背無文,徑2.

6--2.67釐米,重12.5克,此錢傳世不多。

幸阿斯塔那及陝西曾有微量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