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鄉起義被誰所滅,秦國被誰滅的

時間 2021-05-05 19:06:07

1樓:匿名使用者

大澤鄉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政權,揭開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秦二世元年秋,秦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根據秦朝法律,過期要斬首。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將尉,發動兵變,口號是「大楚興,陳勝王」。

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2樓:匿名使用者

陳涉是自己病死的,一開始章邯討伐的挺厲害的,元氣大傷,後來陳楚換人是景駒,項梁集團認為天下不能有兩個楚撐勢派項羽滅了他們。

3樓:暖夏如冬

大澤鄉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起義後的第六個月,陳勝在逃跑的路上被他的車伕莊賈設計殺害了。

最後莊賈帶著陳勝的首級去向秦軍邀功請賞去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大澤鄉起義是被秦朝將領章邯所滅。

5樓:楊雙龍

草頭王成不了大事,說他們起義,是我黨高抬他們了。

秦國被誰滅的

6樓:光弘電子商務

劉邦滅了秦國。

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因可判死罪的失職而領導民工起義。反秦鬥爭隨後由項羽與劉邦分別領導,西入關中攻秦。這時趙高殺丞相李斯,殺二世,立始皇孫子嬰為秦王。

公元前207年,項羽大破秦軍,鉅鹿一戰,秦軍被殲滅殆盡。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子嬰出城降,秦朝滅亡。

7樓:貞觀之風

前207年十月,劉邦攻到咸陽城下,子嬰出城投降,秦朝滅亡。

楚懷王熊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又令劉邦西向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關中者為王,項羽矯殺宋義,在鉅鹿之戰中大敗章邯。

劉邦迂迴進入武關,到達咸陽附近,那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繼立的子嬰貶去帝號,稱秦王,向劉邦投降,劉邦攻佔咸陽,公元前207年秦亡。

8樓:恏乄亖

秦國被劉邦所滅。因為秦滅亡的標誌時間就是: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

秦末農民戰爭:

陳勝起義後,舊楚名將項燕之子項梁和項梁侄項羽在吳(今江蘇蘇州)殺掉秦會稽郡守,起兵響應。

不久項梁率領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隊伍擴大到六七萬人,連戰獲勝。閩越貴族無諸和搖也率領族人,跟著秦番陽令吳芮反秦。原沛縣亭長劉邦和一部分刑徒逃亡山澤,也襲擊沛令起事,歸入項梁軍中。

項梁立楚懷王之孫為楚王。以後,項梁在定陶敗死,秦章邯軍轉戈北上,渡河擊趙。這時,代替蒙恬戍守朔方邊塞的王離,也率大軍由上郡(治今陝西榆林東南)東出,包圍了張耳和趙王歇駐守的鉅鹿城(今河北平鄉境)。

楚王派宋義、項羽救趙,派劉邦西入關中。宋義北至安陽,逗留不進。項羽殺宋義,引兵渡漳河,經過激戰,解鉅鹿之圍,被推為諸侯上將軍。以後,秦將章邯率二十萬人向他投降。

劉邦迂迴進入武關,到達咸陽附近。那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繼立的子嬰貶去帝號,稱秦王,向劉邦投降。劉邦攻佔咸陽,秦亡。

拓展資料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第一個統一的**集權的封建王朝秦誕生了,共兩帝一王,國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為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區分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

秦國原為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到秦始皇繼位後,於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後北擊匈奴、南並百越,建立了國土空前遼闊的王朝。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與趙高合謀篡改秦法導致秦末農民起義。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9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死後,趙高勾結胡亥與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帝,並賜秦始皇長子扶蘇死。秦二世胡亥昏庸,沒有秦始皇對各地反抗力量的駕馭力。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因可判死罪的失職而領導民工起義。

反秦鬥爭隨後由項羽與劉邦分別領導,西入關中攻秦。這時趙高殺丞相李斯,殺二世,立始皇孫子嬰為秦王。公元前207年,項羽大破秦軍,鉅鹿一戰,秦軍被殲滅殆盡。

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子嬰出城降,秦朝滅亡。

趙高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寵信的宦官。一般認為他直接導致了秦朝的覆滅。他最後被秦三世殺死。

關於他的身世,有很多種說法:

司馬遷在《史記·蒙恬列傳》中說:「趙高者,諸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強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

趙翼在《陔餘叢考》卷四十一《趙高志在復仇》條雲:「高本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卒至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則高以勾踐事吳之心,為張良報韓之舉,此又世論所及者也。」

秦二世嬴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時間前209年—前207年),也稱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二十六子(最小的兒子)、太子嬴扶蘇的弟弟。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途中時,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害哥哥扶蘇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後,宦官趙高掌實權,並逼死李斯。在埋葬秦始皇時把全部工匠封死在了陵墓裡。秦朝的**激起了前209年的陳勝、吳廣起義。

前207年被趙高逼自殺,時年24歲。以平民之禮葬。

李斯(前280年?~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人,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在諸子百家中,李斯是荀子的學生,後成為法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他輔佐了嬴政一統天下建立秦朝。

李斯和趙高合謀擁護秦二世上位之後,趙高處死李斯。

李斯主張以小篆為標準書體。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傳為由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

扶蘇(出生年月不明,逝世於前210年)是秦始皇的長子,母親是鄭妃。

扶蘇的政治見解與秦始皇不同,因此多次直接上柬反對始皇的做法,被始皇外派到上郡(今天陝西北部黃河西岸)督軍。始皇死後,趙高等想立胡亥為皇帝,但怕扶蘇舉兵反抗,因此將始皇之死祕而不宣,假造始皇令命扶蘇自殺。

秦三世(? - 前206年),嬴姓,名子嬰。秦始皇孫子,扶蘇之子。

秦始皇崩,二世胡亥即位,趙高又殺二世,立秦王子嬰;子嬰不滿趙高專權,在用計除掉宦官趙高之後,向先入關的一支秦末起義軍首領劉邦投降,被後入關的另一支起義軍首領項羽殺死。只當了46天皇帝。

在秦朝的歷史上,子嬰其人有一定的歷史地位,但他的身世卻一直沒有弄清。最早記載子嬰事蹟的《史記》,對子嬰其人,就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是"二世之兄子"說,《秦始皇本紀》:

「立二世之兄子子嬰。子嬰立,刺殺高,夷三族。」二是"始皇弟"說,《李斯列傳》:

「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高。」三是"二世兄"說。

這三說當中,"二世兄子"一說較為流行。從東漢班固一直到近現代,多采用這一說法。就連近幾年修訂出版的《辭海》和《辭源》這兩部著名的大辭書,也都一致認為子嬰是二世兄子,並指出是扶蘇之子。

鉅鹿之戰是秦朝末年,項羽率軍和秦軍在鉅鹿(古縣名,在現在河北平鄉西南)的一場決戰,最後項羽獲勝,這是秦末戰爭中消滅秦軍主力的一次決定性戰役,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攻秦救趙,先入關中者為王

公元前207年,秦將章邯在消滅項梁之後,又率秦軍北上渡河,攻打趙國,並大敗趙軍,隨後命秦將王離、涉間的包圍趙國的鉅鹿,章邯屯兵於南,修築甬道為圍城的秦軍輸送糧草。

為此,楚懷王分兵兩路,一支軍隊前往鉅鹿解趙國之圍,以宋義為主帥,項羽為副帥,另一支軍隊進攻關中,以劉邦為主帥,並許諾說誰先攻下關中,就封誰為關中王。

怒殺宋義,執掌帥印

宋義率領楚軍行至安陽(古地名,在現在山東曹縣東南),便按兵不動,滯留達四十六天。項羽急欲攻打秦軍,為陣亡的叔父項梁報仇雪恨,便催促宋義發兵,宋義不聽,反譏項羽有勇無謀,還傳下命令,凡是凶猛、違逆、貪功而不聽號令的人,皆格殺勿論。

宋義把兒子宋襄派到齊國當宰相,送行到無鹽(古縣名,在現在山東東平縣東)這個地方,飲酒作樂。當時天降大雨,天氣寒冷,士兵們又冷又餓,項羽利用這一點激起了士兵對宋義的不滿。一天早上,項羽闖入宋義帳中,將其斬首。

項羽對士兵們說,宋義和齊國串通,要謀反楚國,自己是奉楚懷王的密令殺宋義的。並同時派人報告楚懷王,懷王便任命項羽為主帥,率兵救趙。

破釜沉舟,以一當十

楚軍數量遠遠少於秦軍,項羽先派英布率兩萬楚軍渡河,救援鉅鹿,獲得幾場小勝。項羽隨後親自率軍渡河,並下令將炊具打破,將船隻鑿沉,每人只帶三天的乾糧,以表明拼死一戰的決心(這就是成語「破釜沉舟」的由來)。

項羽軍隊十分勇猛,九戰九捷,以少勝多,一個楚軍能抵得上十個秦軍(《史記》中記載:「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這就是成語「以一當十」的由來),破壞了秦軍甬道,使得秦軍大敗。

秦將蘇角陣亡,王離被俘,涉間拒不投降,跳到火堆裡**而死。

作壁上觀,諸侯歸順

項羽進攻秦軍之前,雖已有十幾路諸侯軍抵達鉅鹿前來救援,但都懾於秦軍威力,只是屯兵於外圍,不敢出戰。當楚軍進攻秦軍的時候,各路諸侯軍仍閉門不出,各個將領只是從營壘上觀望(《史記》中記載:「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

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這就是成語「作壁上觀」的由來),及至看到楚軍大破秦軍,各路諸侯軍才無不感到敬服,紛紛歸順項羽。

鉅鹿之戰後,章邯率秦軍餘眾投降,但不久之後,項羽擔心秦朝降軍生變,便把20萬的降兵活埋了,但並沒有處死章邯等秦將。(《史記》中記載:「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

「秦吏卒尚 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而劉邦乘項羽鏖戰,秦關中空虛之機,搶先一步進入了秦朝首都咸陽,秦王子嬰出降。

大澤鄉起義的原因,經過,結果分別是什麼?在歷史上有什麼意義

10樓:阿沾

原因:九百名發配戍守邊疆,誤了期限,將被斬首。社會矛盾,秦朝**。

經過:陳勝和吳廣押著900名民夫去漁陽防守,不料天降大雨,道路不通,從而延誤了到漁陽的期限,按照秦朝的規定,沒有按照規定到達,就斬首。

結果:首義成功後起義領導者滋生自滿情緒,貪圖享樂,在秦朝的反撲下失敗,陳勝吳廣被部下反叛殺害。

歷史意義:大澤鄉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政權,揭開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這次起義持續的時間不長,大約只持續了半年時間。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

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大澤鄉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陳勝吳廣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秦王朝統治,為爾後項羽、劉邦滅秦創造了有利條件,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面的封建統治者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育,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和開明統治很大程度上是受農民起義的影響。

宿州大澤鄉離雙墩集有多遠,安徽省宿州市大澤鄉離欄杆鎮有多遠

駕車路線 全程約224.9公里 起點 宿州市大澤鄉鎮 1.宿州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沿x057行駛8.4公里,左轉進入煙汕線 2 沿煙汕線行駛100米,右轉進入x057 3 沿x057行駛4.9公里,左轉 4 行駛220米,朝合肥方向,稍向右轉上匝道 2.沿匝道行駛780米,直行進...

宋江起義與方臘起義是如何被鎮壓的

宋江起義是被招撫的 方臘起義是被松江剿滅的!宋江被張叔夜擊敗受招安 方臘為童貫擊敗 資料宣和三年 1121年 二月,宋江義軍從江蘇沭陽乘船進攻海州 今連雲港 被海州知州張叔夜所派伏兵包圍,損失慘重,退路又被切斷。在這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宋江不得不率眾投降,接受朝廷招安,成為宋朝官軍中的一部分。宣和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