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破壞環境後的嚴重後果有哪些?
1樓:大超love雪子
一、破壞環境:由於環境是生態系統的成分之一,它的改變會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由於破壞環境打破生態環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諸如:
湖沼富營養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壞了臭氧層;亞斯文水壩生態環境惡化;「六六六」、「ddt」施用後的惡果;地球的「溼室效應」等。
二、破壞植被,以森林為主體的植被是陸地生態平衡的槓桿,地球上由於破壞植被導致的生態災難最多,如1934年發生在美國西部的黑風暴,毀掉耕地4500餘萬畝;1963年發生在前蘇聯農墾區的大風暴,毀田3億多畝;同樣因森林的破壞,使古老的巴比侖文明滅亡;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塔爾平原,因森林破壞淪為沙漠,沙漠面積達65萬平方公里;中國黃河流域生態條件的變壞,源於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壞,當今長江將變成第二條黃河;東北林區生態條件變壞,主要原因是對西南林區和東北林區森林的不合理採伐和過度採伐。
三、破壞食物鏈:破壞食物鏈打破生態平衡的例子如:因過量捕殺害蟲的天敵引發林木病蟲害;印度曾大量捕殺水獺使病魚增多,魚產量下降;牧業發達的澳大利亞,因牛糞覆蓋草地成災引發蜣螂解救的例子更為新鮮。
當然在生物圈內往往是幾種誘因並存的。
四、 水資源枯竭。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似乎無所不在。然而飲用水短缺卻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目前,世界的年耗水量已達7萬億立方公尺,加之工業廢水的排放,化學肥料的濫用,垃圾的任意傾倒,生活汙水的劇增,使河流變成陰溝,湖泊變成汙水地;濫墾濫伐造成大量水分蒸發和流失,飲用水在急劇減少。
五:海洋資源破壞和汙染。
據估計,全世界有億人把魚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但近幾十年來,人類對海洋生物資源的過度利用和對海洋日趨嚴重的汙染,有可能使全球範圍內的海洋生產力和海洋環境質量出現明顯退化。
2樓:我們想知道
譬如土地生態環境被破壞了。
就會發生水土流失病蟲害增加。
濫用化學制劑的土地。
可造成土地全流域汙染給人們帶來食品安全和健康安全的困擾所以保護環境改善環境。
是人的重大責任。
人類破壞環境會導致哪些嚴重後果?
3樓:帳號已登出
一)濫採濫用自然資源。
1)濫伐森林,濫捕濫殺野生動物,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環境;
2)濫墾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
3)無節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並引起地面下沉;
4)濫採濫用礦產資源,對有害人體的汞、鉛、鎘、砷等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從地層深處採掘出來以後,不加妥善處理,任其散落到地表各地,汙染環境,等等。
二)任意排放有害物質。工業「三廢」和有害人體健康的農藥,不加處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氣、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汙染和毒化環境;有的為農作物或魚類吸收並富集,最終危害人類健康。
三)城市人口不斷膨脹,產生垃圾、汙水、雜訊、汽車廢氣、交通擁塞等一系列城市環境問題。
四)某些大型工程建設不當。例如修建水庫大壩未注意生態問題,誘發**,引起土壤鹽鹼化,造成某些魚類絕跡,等等。
擴充套件資料。1、自然是人類生活的家園,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依賴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
2、由於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利用,改變了原有的生存環境,人與自然的相互依賴關係變成了對立的關係,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生態平衡被打破,資源被過度開發。
3、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由於農業生產中農業科技的廣泛使用,農業科技影響了農村的自然環境,農村原有的生態失去平衡,農村資源大面積開發而造成浪費嚴重,人與自然的關係變成了主客對立的關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倫理秩序遭到嚴重破壞,自然生態倫理面臨嚴重危機。
4樓:網友
一、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汙染。
8、水體汙染。
9、海洋汙染。
10、固體廢物汙染。
二、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汙染屬煤煙型汙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汙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汙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汙染成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汙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汙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汙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汙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汙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汙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汙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汙染。
人類破壞環境會導致哪些嚴重後果?
5樓:網友
1、大氣汙染和「溫室效應」。
2、臭氧層遭到破壞。
3、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
4、土地荒漠化擴大。
5、水體汙染和水資源危機。
6、森林被亂砍濫伐。
7、生物物種急劇減少。
8、礦產資源嚴重短缺。
解決方法:1、加快推進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
要想從根本上改善當前我國環境保護中所存在的諸多不足之處,就要首先加快推進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要不斷的突破引進現代化與國家化的防治汙染技術手段,始終堅持同步規劃、建設與使用並駕齊驅,更應當適當的預留超前的進步上公升空間,加快再生利用建設工程與城市汙水處理等一系列的大氣汙染監控設施建設等。
2、不斷加大環保力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
廣大人民群眾是環境保護的主力軍,要始終依靠他們來講環保工作落實到位,進而從根本上增強民族的環保決心與環保信心。除此以外,統一進行環境規劃與執法監督,相應的環保部門應當把環境政策評估始終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
不斷的提公升環境保護的管理效率與監管能力,確保有效的應對並及時解決經濟發展與產業叢集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威脅,同時還要注重輔助以必要的生物補救法,實現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進步。
3、強化公民的環保意識,促進環境保護的科技創新。
一方面,強化公民的環保意識就是應該在經濟社會發展之中進行統籌考慮,在堅持低碳環保生產的同時還要兼顧優化公升級發展方式,多多舉行一些加強廣大民眾環保意識的積極宣傳教育活動,從環保基本國策的角度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為出發點與落腳點,逐步喚醒廣大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並推動其主動的參與到環保行列之中來;
另一方面,促進環境保護的科技創新就意味著堅持不懈的開發與完善環保技術並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測與反覆的論證,始終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將先進的技術應用到生產領域並且最終將環境汙染的發生率管控在適度的範圍之內,因此,希望國家能予以大力的資金政策支援並圍繞著環保技術的開發與鑽研。
破壞環境給人類帶來的危害,破壞環境帶來的危害
破壞環境帶來的危害有 1 固體廢物汙染帶來的危害 固體廢物不像廢氣 廢水那樣到處遷移和擴散,必須佔有大量的土地。城市固體廢物侵佔土地的現象日趨嚴重,我國堆積的工業固體廢物有60億噸,生活垃圾有5億噸,預計每年有1000萬噸固體廢物無法處理而堆積在城郊或公路兩旁,幾萬公頃的土地被它們侵吞。2 海洋汙染...
人類破壞環境的,人類破壞環境的資料
地球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可以承載人類的星球。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已有很久很久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人類就是依靠地球上的資源生存 繁殖 發展並建立文明,所以,地球是人類的母親。雖然人們經濟科學都發展的很好,但是不合理使用地球上的資源,不注意環境保護,各種環境問題接踵而至 森林退化 沙塵暴揚...
人類是怎麼破壞環境的,人類怎樣破壞環境,造成了怎樣的嚴重後果
應該是人類並沒有有意去破壞環境,只是隨著人口的增多,科技的發展,人類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大,而地球卻只有一個,人類為了繁衍 發展所產生的垃圾越來越多,而地球只有一個,很自然的就破壞了環境。雖然人類現在已經開始重視這一點了,不過人類已經把環境給破壞的差不多了,該控制了,也是很自然的事!還有就是對環境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