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普,什麼是科普?

時間 2022-10-12 16:10:23

1樓:匿名使用者

科普:普及科學知識

科普這個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是:科學普及。老實講,這樣的解釋跟不解釋沒什麼區別。

要解釋科普這個詞其實很困難,因為據說壓根兒就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甚至有人認為科普這個詞的提法就是錯誤的。在外語中,就找不到能夠相對應的詞彙出來。

普及的概念大家都清楚,就是普遍地傳到,普遍地推廣,以使被推廣的事物大眾化。如果按這個意思來理解科普,那科普就是普及知識。這樣會出現兩個問題,一是科普等同於教育了。

我們的小學、中學、大學都是在教授人們知識,而且遠比目前所謂的科普教授得詳細認真,應該說普及得更徹底。二是科普沒有必要。因為相當多的知識不可能被普及也沒有必要被普及。

比如說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比如說顯微外科和熱處理,這些知識可能被普及嗎?有必要讓大眾都懂嗎?結論是顯而易見的,科普不是要普及什麼知識體系。

其實科學還有一個常常被我們忽略的意義:一種通過邏輯推理從觀察到的事實得出可驗證的結論的思維方式。通俗地理解這句話就是,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符合道理的分析,然後得出一個經得起檢驗的結果。

在這樣的過程中,你的想法及做法就是科學。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科學並不僅僅是知識,它更是一種活動,是一種思維與實踐的方式。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不少知識,但他的思維方式是不科學的,他一樣會不斷地犯錯誤。

這樣來看,科普的意義就應該是普及一種思維方式了。因為如果人人都學會了正確地觀察事物,正確地分析事物,正確地運作事物,他所得到的結論和結果就會是符合科學的。至於他能夠用什麼樣的知識體系來進行分析研究與運作,那是教育的結果。

也就是說,一個人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他所進行的活動就可能會更復雜,得出的結論也就可能會更精細。但無論是孩童還是科學家,只要他的分析研究與運作是正確的,他就是科學的。這種思維與運作的方式,我們就叫作科學精神。

事實上,科普的意義就在於普及科學精神。一個人只有具備了科學精神,他才可能會對事物產生科學的興趣,也才可能去觀察、去分析,也才敢於提出疑問,也才能夠去探索。反之,一個肚子裡裝了不少科學知識的人如果缺乏科學精神,他不僅難於發現真理,甚至可能在明知真理時卻反對真理。

這樣的事情是屢見不鮮的。

科普工作中常常會向公眾宣傳一些知識性的東西,展示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萬千氣象。它與學校的知識教育不同。科普注重的是通俗性、趣味性。

目的是引起人們對知識的興趣,激發他們為進一步弄清真象而去系統地學習相關知識。科普還會通俗地介紹一些知識和技術,以使公眾對其有個一般性的瞭解。我們將這稱之為“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

一個公民應該對自己生活的社會和自然有所瞭解,這樣會對提高自身生活質量有好處,也對他們在生產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提示性幫助有好處。比如說,我們得到一些營養學方面的科普教育,就知道了應該如何吃得更健康;我們得到一些關於**的科普宣傳,就知道了在**來臨時應該怎麼做等等。有很多簡單的知識和道理並不一定天天會用到,但知道得多了,人就會變得聰明,興許哪天在遇到一個問題或一個情況時,你就會因此而受益。

這也是科普的意義。

科普就是讓全社會公眾理解科學、熱愛科學,創造一個科學的氛圍,是一個讓公眾很輕鬆地就能知曉天下事的方法。

2樓:蛋撻撻

科普就是科學知識普及 over

什麼是科普人員

小陽同學 科普服務員是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捍衛科學尊嚴,推廣先進技術,開展青少年科學技術教育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人員。科普服務員工作守則 1 熱愛科普事業和本職工作,勇於奉獻,積極宣傳 科普法 認真履行科普服務職責。2 鑽研科普...

什麼是科普類書籍,科普書籍有哪些?

龍之喵喵豬 科普類的書籍就是解釋一些科學道理,科學原理,還有平常我們看到的一些自然現象等等普及大家的一些科學知識。定律是為實踐和事實所證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的論斷。定律是一種理論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況 特定尺度下的現實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會失效或者不準確。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

什麼是社群科普大學

沛沛豬的母嬰小智慧 社群科普大學是依託社群和社群居民自治組織興辦,面向社群居民 貼近生活 貼近實際,非學歷 非正規 大眾性的科普教育活動平臺,進一步促進全民素質的提高,豐富中老年朋友業餘文化生活,社群通過開展豐富多彩 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使中老年朋友有一個活躍身心 發揮特長的空間,從而使他們老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