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進入太空以後的時間和地球的一樣嗎?為什麼

時間 2021-09-09 01:27:27

1樓:橘落淮南常成枳

宇航員在進入到太空以後要是以當地時間為基礎其實還是一樣的。

因為宇宙當中本來就是沒有時間的,因此當我們開始計時算時間的時候,還是以地球時間為準的。宇宙當中與地球不同,在地球上是根據太陽和月亮的**工作,將一天定為二十四小時,並以此區分白天和夜晚,但是在進入宇宙之後將沒有這個概念。

在宇宙當中,雖然我們仍然處於太陽系,屬於銀河系的邊緣地帶,但是在脫離地球來到宇宙這種真空環境裡,這裡已經不再區分白天和黑夜,不再有著時間的流動,雖然正在宇宙不時可以看到月球,但是並不清楚此時地球上的環境,所以宇宙沒有時間的概念。

載人航天活動必備條件:

載人航天活動對於航天員的生理和心理均有嚴格的要求。航天醫學專家根據航天任務及其對各類航天員不同的要求,制定相應的選拔專案、內容和標準化。

一般包括基本資格審查、臨床醫學檢查、生理機能選拔、心理選拔、特殊環境因素耐力和適應性選拔等。航天員的選擇標準和條件在各個國家基本相同,特別是身體素質的要求是一樣的。

2樓:吃瓜預備役選手

宇航員進入太空的時間和地球不一樣,因為太空是沒有時間概念的。宇航員在空中的計時是以地球的時間為準。

3樓:偶獨傻笑

宇航員進入太空後,如果以當地時間為基準,則仍然是相同的,因為宇宙中沒有時間,因此當我們開始計算時間時,我們仍以地球時間為標準。宇宙不同於地球。在地球上,根據太陽和月亮之間的輪換工作,將一天設定為24小時,並以此來區分晝夜,但是進入宇宙後就不會再有這種概念了。

4樓:技術小輝

一樣。因為宇航員進入太空後的運動速度和地球同步,所以時間是一樣的。

宇航員在太空中,為什麼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行走?

5樓:蔡美潔

宇航員在太空中,為什麼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行走是因為,宇航員離開載人飛船的乘員艙,獨自走出艙外。還應考慮微重力環境對宇航員人身安全的可能影響。

從月球在多次太空行走和登月過程中的表面活動來看,太空行走的作用和意義是巨大的。它的意義和功能是完成太空作業。例如,修理載人航天器或其他航天器上損壞的部件。

美國人通過太空行走修復了天空實驗室、太陽高峰年衛星和哈勃太空望遠鏡。

建立空間站蘇聯宇航員修復了禮炮空間站,並通過太空行走組裝和修復了和平號空間站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國際空間站需要宇航員進行多次出艙活動,才能在軌道上組裝。登月活動反映了宇航員在太空行走和太空作業中的巨大作用,為人類進入外層空間和其他行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太空中,宇航員們走出艙外,遠遠沒有開啟艙門走出這麼簡單的一步。他們除了穿上宇航服,還需要經過一個過渡艙(氣閘艙),首先釋放氣閘艙的壓力,直到艙內和艙外的壓力達到相同的水平,然後進入太空。

航天員的所為在太空行走,實際上就是在空中飄.因為太空已失去地球引力,航天員只能藉助衛星移動,好要在身上拴條繩子,以防人機脫離.通常情況下宇航員會結對進行太空行走。

當他們還在氣閘室中的時候,必須彼此用繩子綁在一起,接著一人先出艙,將兩人的固定繩綁在艙外後,艙室內的人才會解開綁著兩人的繩子,宇航員分離的概率很小。

6樓:愛看**的昕

這不是廢話嗎?因為太空中沒有地心引力,所以不能一樣行走

7樓:怎麼還沒下課啊

因為在太空中是沒有重力作用的,所以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行走。

8樓:麻辣雞塊不要辣

因為在太空中沒有地心引力,就沒有向下的重力。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太空中沒有萬有引力。特別是沒有地球的重力,所以不能行走。

10樓:丟皮球的小紅帽

因為太空中沒有重力。所以人們走路都是漂浮的。

11樓:笙笙橙

當然不可以像地球上那樣子了,因為太空沒有引力的

12樓:滴嗒噠天蠍

因為太空中是真空的,沒有地球的引力,所以不能行走

13樓:莎士比

因為太空環境是失重的環境,當然不能正常行走了。

14樓:我是一隻怪活寶

因為太空中引力比較小,宇航員在太空中很容易就飄起來。

15樓:匿名使用者

大家都知道在太空沒有重力,也就沒有前後上下左右可言,所以人和物品都處於漂浮狀態,這種失重狀態,短時間來嚐鮮玩玩還可以,長期下去就不利於生活和工作了,同時也對人體健康不利。

宇航員在太空比地球上老的慢還是快,為什麼?

16樓:匿名使用者

慢。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得出了“尺縮鐘慢”的結果。假設以為參照物(即你不動),有人以很大的速度相對於運動,那麼時間過得就比他的快。

相對論匯出了不同慣性系之間時間進度的關係,發現運動的慣性系時間進度慢,這就是所謂的鐘慢效應。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運動的鐘比靜止的鐘走得慢,而且,運動速度越快,鍾走的越慢,接近光速時,鍾就幾乎停止了。

17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問題是“*宇航員在太空*和在地球上比在哪老的快”。

也就是說宇航員較於地球,只是換了個地方待著而已,試問,怎麼就會老的快或者慢呢?難道整個宇宙不同地方時間流逝的速度是不同的?

題主想知道的時間變慢或者變快與空間上的位置無關,只是說當物體在接近光速運動或者光速運動時,時間會變慢。不過這裡麵包括了很多既定的假設,比如“認定光速是最快的,任何物體的速度不能超過光速” ,至於接近光速時間會變慢的原理通俗的解釋一下的話,如下:“假設一輛車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直線前進,車頂和車底為兩面相對的鏡子,車廂裡有一束光在車頂和車底間筆直的來回彈射,在車廂裡的人看來,這束光便是以光速上下彈射,但是,又因為整個車子也在向前運動,所以,在車外面的人看來,車內的那束光便是像波浪一樣向前運動,這樣的話,它的運動路程顯然大於車內的豎直運動,又因為光速是恆定的,用此路程除以光速得到的時間,勢必會比車內觀察到的路程除以時間長,所以,在車內的時間流逝變慢,而且根據這個規律可以知道,當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間流逝的越慢”

18樓:清風流霧

……答案是變快,根據狹義相對論,運動的物體時間會變慢;但是根據廣義相對論,遠離大質量的物體時間會變快。而對於宇航員這兩種效應是廣義相對論更佔上風,於是宇航員的的時間是加速的,也就是老的快。

這一點已經被gps全球定位衛星上的時鐘證實,它們的時鐘都是比地球上快的。

推薦看一下《1分鐘物理 gps》,望採納。

19樓:匿名使用者

慢,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它的運動速快

為什麼宇航員返回地球后都是被人抬下來的?

20樓:紫韻

原因:其實主要是因為在太

空中呆的太久了,地球環境和太空是誤差很大的,而因為長時間的在太空飛行,宇航員會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這是需要回到地球后經常幾個月的調離才可以恢復。

長期待在太空後,身體內部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骨頭和肌肉上,由於缺乏運動和重力,身體負擔極小。在太空,人體便會急速流失這兩種重要身體結構。

骨質的流失是非常危險的。返回地表後,人體不僅要重新承擔自己的體重,還要承受總重大約20千克的艙內服,航天員如果劇烈運動便極易骨折。所以自己出艙簡直是玩命,即便抬他們出來的人也得特別小心,畢竟曾經的鐵人回來之後暫時都是“玻璃人”。

擴充套件資料

1、月球上沒有大氣層,也就沒有空氣阻力,無法使用降落傘,只能靠反向推進或軟體接觸減速,但月球質量比地球小得多,引力自然也小所以可以軟著陸。

2、火星也沒有大氣層,質量是地球的2/5是月球的2.5倍,有人航天器應該也採用軟著陸。宇航員在漫長的路途中,應通過彈簧機械的鍛鍊器材保持肌肉不會因為長期不用而萎縮。

21樓:愛看**的昕

太空是失重狀態。所以宇航員在太空飛行期間都是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而在失重的環境中,宇航員是可以隨意飄,任意倒立的。

而從太空回到地球的那一刻,宇航員就會有一種持續倒立之後猛地起身的感覺。這種感覺會使宇航員想站都站不住,所以就只能被人抬著下太空船了。這其實也就是體位耐力下降的表現。

除了體位耐力下降的影響之外,太空飛行還會影響到宇航員的身體健康,比如說骨丟失、肌肉萎縮等等。所以宇航員在回到地球之後都要接受系統且專業的恢復調理。這個調理期一般分為隔離期、療養期、恢復期,時長4個月左右。

不過即使經過調理,宇航員受到的一些身體損害也是不可恢復的。

拿宇航員來講,不僅需要具備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還有具備豐富且全面的知識儲量以及高超的航空抗壓技能等等。宇航員,或稱航天員,全稱宇宙航天員,則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確定太空飛行的標準則沒有完全統一。

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稱為宇航員(astronaut)。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公里。到2023年4月18日為止,按照美國的定義共計440人,在太空裡度過了一共27,082個全體乘員天(crew-day,美國的定義),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個全體乘員天。

在國際航空聯合會的定義下,只有434人符合資格。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來自至少32個國家。在香港及東南亞,航天員亦稱太空人。

截至2023年,全世界僅有前蘇聯/俄羅斯、美國、中國三個國家擁有發射載人航天任務的能力。其他國家的宇航員都需要與以上三國合作來完成載人航天任務。自2023年人類首次飛天以來,共有來自38個國家的宇航員先後飛天。

22樓:默默她狠傷

原因:宇航員在微重力的環境中,骨質流失加劇。實驗證明人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不僅人會丟失骨鈣,就連形成骨鈣的機制也發生了問題。

自從2023年人類首次衝出地球后,所有宇航員剛回到地球,都是被抬出返回艙的。他們回到地球后,會有好一段時間都“腿軟”,不要說走路,站也站不起來。一定是維持生命工作的細胞發生了什麼變化。

2023年4月6日1時38分,中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這顆專為科研設計的衛星,搭載了19位“乘客”上天進行空間科學實驗。

通過分析實驗發現,幹細胞到了太空,促使骨細胞分化相關的基因和蛋白表達水平的活性降低了;幹細胞變成骨細胞的量,比地球上做的比對實驗產生的量要少得多。

23樓:c2百賬號

因為長期處於失重狀態,剛回到地球不適應

24樓:匿名使用者

太空是失重狀態。而從太空回到地球的那一刻,宇航員就會有一種持續倒立之後猛地起身的感覺。這種感覺會使宇航員想站都站不住。

25樓:爆燥小哥

太空是失重狀態。這種感覺會使宇航員想站都站不住,所以就只能被人抬著下太空船了。這其實也就是體位耐力下降的表現。

26樓:這很撩妹

因為很久處於失重狀態

27樓:匿名使用者

宇航員在太空處於失重狀態他們身體更多適應了那個狀態,突然回到地面肯定不適應。

28樓:你罵我我吃虧

處於在太空中失重狀態太久。一下子沒有緩過來。

29樓:走位哎走位

是因為太空中一直是失重的狀態。

30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是因為失重的原因吧,暫時不太適應

31樓:長腿老頭

主要是太空與地球的狀態不一樣,一下子沒有辦法適應。

32樓:小田

因為他們從太空下來之後身體非常的虛弱。

宇航員的食物是什麼樣的 宇航員在太空主要吃什麼食物

像牙膏一樣往外擠壓。宇航員在太空主要吃什麼食物 身處太空失重的環境,食物會像人一樣到處飄來飄去,不大容易吃到嘴裡。為了方便用餐,最初美國和前蘇聯把航天員的所有食品都製成 糊糊 然後像牙膏一樣裝起來,吃的時候用 牙膏嘴 對著嘴裡一擠,吃起來毫無滋味可言。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宿雙...

世界上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原蘇聯宇航員是誰

記者倪好 每日事典 人類首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個冶金工人? 寧甫 eyevich gagarin,1934年3月9日 1968年3月27日 世界第一名航天員 尤里 阿列克謝耶維奇 加加林 yuri alekseyevich gagarin,1934年3月9日 1968年3月27日 世界第一名航天員 ...

登上月球的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認出地球上兩大工程是長城還有呢

沒錯,這個報道被證明是編出來的,是 等不懂的人杜撰的。當然,你可能說的是以前語文課本或者選修讀物上的寫的,只能說當時我們大家不懂都被忽悠了。事實證明,在月球上你只能看到藍色的地球,覆蓋著雲層,以及若隱若現的各大洲輪廓。建議你搜尋下相關 參考下實際效果。 其實根本看不見,別信人瞎說,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