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科學地平線
記憶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它是人類進行思維、想象等活動的基礎,這些記憶資訊儲存在大腦神經元間的突觸。
人類的記憶可以分為瞬時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瞬時記憶就是人耳、眼等瞬間感受到的記憶,只在大腦中停留不到一秒鐘,只有被注意到,才會進入短期記憶。短期記憶保留時間通常不到一分鐘,只有經過重複複述,大量的刺激後,才會進入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如果長時間沒有使用,也會隨著時間的增長逐漸遺忘,變成模糊零碎的記憶。你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長時間沒有使用會忘記,就是這個原因。
眾所周知,人類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遺忘,這個記憶遺忘規律可以用一條曲線表示出來,被稱作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這種記憶遺忘規律就是針對成年人的長期記憶而言的。這種長期記憶又可以分為陳述性記憶和非陳述性記憶。陳述性記憶就是關於自己和世界的情景類、語言類的記憶;非陳述性記憶就是關於習慣、經驗類的記憶,比如騎自行車、彈鋼琴等,這類記憶需要經過反覆的訓練才能記住,並且經久不忘。
每當我們回憶起童年,小時候和小夥伴下河捕魚的場景就會浮現在腦海中,雖然細節很模糊,但大致的經歷還是很清晰的。可3、4歲之前的經歷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大腦一片空白。
其實,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會出現3、4歲前的記憶遺忘現象,沒有人記得自己是怎麼學會說話的!沒有人記得自己是怎麼學會走路的!有些人不僅3、4歲前的記憶會出現大量遺忘,5、6歲期間的記憶也會出現大量遺忘。
這種現象被稱作童年失憶症,弗洛伊德是最早提出和研究該現象的人。
不記得3歲之前的記憶是因為時間太久遠或者小時候記憶力差嗎?
研究顯示,事實並非如此。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能學會一門口語,可見我們的記憶力並不差。而且六七歲以後的記憶,並沒有像三四歲前的記憶那樣幾乎消失的無影無蹤。
關於這種現象,普遍的解釋是人類在嬰幼兒時期大腦中與記憶相關的海馬體、前額葉皮層等在3、4歲後才形成,6~7歲才基本發育完善。此外,記憶相關的神經在成長的過程中神經元的數量也會不斷的增加,這些新生的神經元會形成新的突觸,擾亂原有的記憶迴路,使原有的記憶變得模糊零碎,最終消失。而成年後,人類腦中的神經元數量就會開始減少。
腦中的海馬體就是專門處理記憶的,將短時記憶轉換成長時記憶。海馬體位於大腦丘腦和內側顳葉之間。我們平時聽到的、看到的,都需要經過它的處理(對資訊編碼),然後儲存起來形成長期記憶,供我們檢索。
如果海馬體出現損傷,就會引起長期記憶方面的障礙。
在三四歲之前,與記憶相關的這些神經還未發育完善,所以3歲前的小孩子的記憶大多是短期記憶,很難長時間保留。我們學習的時候,常常需要對知識進行理解之後,才能夠更好的記憶。3歲前的小孩子不僅語言能力較差,而且很多東西都沒法很好地理解,這就更難形成長期記憶了。
研究顯示,兒童直到6、7歲才會形成穩定的記憶,這也是義務教育始於六歲半的原因。人類嬰幼兒時期丟掉的記憶主要就是陳述性記憶。
在某些情況下也能形成長期記憶,比如受到驚嚇,這種恐懼感可能會保持一輩子,會影響小孩子以後的成長。所以說,在嬰幼兒時期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習慣、性格等,而不是一味的灌輸知識。
也有觀點認為,人類不是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而是沒有檢索這些記憶的條件。這些記憶一直儲存在人類的大腦中,只是缺乏激發這些零碎記憶的情景,導致人類無法想起小時候的記憶。很多時候我們刻意去想某個時刻的某件事,可始終卻回想不起來,當遇到某個熟悉的場景時,記憶卻躍然而出,就是這麼回事。
2樓:
因為三歲之前大腦的發育還沒有完善,記憶會儲存,但是不會儲存太久,還有有的記憶是瞬間記憶,當時會記得很清楚,但是時間久了就會忘記。
3樓:祥子的好心情
人類在嬰幼兒時期時,正處於一生中大腦神經發育最迅速的一段時間,新生的神經細胞同原有的神經細胞每一天都會產生非常強烈的衝突,這個時候,新的神經元末端突觸也是會不斷開始替換原有建立起來的聯絡,以此重新建立新的連線訊號,這樣的操作就會使得之前我們建立起來的記憶力再一次消失,所以處於嬰幼兒時期的我們是不會記得太多事情的。
4樓:創作者
大腦還在快速發育的原因。目前為止應該還沒有那個記得三歲之前的記憶,還在發展階段嘛畢竟那會還小。
5樓:紅中學渣一枚
首先是小的時候大腦發育不全,記憶有不穩定性。然後是大腦在不斷獲得新的記憶,會把之前的記憶進行覆蓋。
為何人生會這麼的惆悵?人生為何會苦會甜
一直感嘆人生惆悵,世態炎涼的人,註定是悲傷情緒多餘歡快時刻 當然,人生難免會有失意,不順心的時候,人生的路途失去了方向就感到惆悵,最主要的還是你看待問題的角度,不要用悲觀的態度看待任何事務,你的惆悵只會越來越少!你不該那麼想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每個人都要經歷坎坷的,我們要做的是怎麼去面對...
人類最終的命運會如何?人類社會將會怎樣發展
自從經歷過三次工業革命之後,近百年來人類科技的發展也是飛躍式的,就有小夥伴們提出,如果人類與現在科技發展的速度,那麼一千年以後,地球和人類的命運將會如何?只要人類能夠合理的運用好自然資源,那麼人類就會永遠的存活下去,並且會發展地越來越好,社會也將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走向極度繁榮。人類社會肯定會在很長...
貓頭鷹的視力在晚上特別好,為何人類卻也看不見?
相當於體重100斤的人,擁有一雙3斤重的眼睛!要趕上個肥豬人,光 減眼睛就煩死了,哈哈。為什麼在夜晚,貓頭鷹的視力也那麼好?因為這個細胞是人的10倍。因為人類的眼睛經過進化,已經適應了白天太陽光的照射,有夜盲現象,而貓頭鷹喜歡網上活動,所以眼睛進化對無光環境更加敏銳。主要是由於眼部的構造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