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鈾元素是哪兒來的

時間 2021-08-11 17:33:50

1樓:量土微臣

在恆星內部,有大量的剩餘能量

可以被超大元素繼續吸收產生更大的核,

這些核可能是比較穩定的,

比如從鐵到鈾的非放射性元素,

它們能夠存在數十億年之久。

其次是新星和超新星爆發的瞬間

也能夠合成它們以及大量的超鈾元素。

2樓:竹林七子

既然有這個問題,那一定會問:除了鐵以外的元素是哪兒來的,甚至鐵是哪兒來的?

道理很簡單-能量無處不在

地球的很多地方人類還無法探索,在區域性地方能產生高溫高壓等特殊環境,再加上超長時間的積累,經過複雜的核反應(聚變,裂變),就得到了鈾.

(個人觀點)

3樓:

鏈式反應

鈾核裂變的假說一經提出,所有的物理實驗室立刻沸騰起來了,對這一現象了緊張的研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所發表的有關核裂變的科學**,總共達一百多篇,這在物理史上是沒有前例的。在很短的時期內,不但搞清楚了核裂變的基本特性,並且揭示了這一發現的深刻意義。

鈾核吸收一箇中子以後,按三十多種不同的方式發生裂變,生成的碎片又發生一系列的β衰變,因此,一共產生三十多種元素的近三百種同位素。難怪費米、伊倫·居里、哈恩等當時第一流的科學家都被這種現象迷惑了那麼長的時間。

旁圖所示是鈾235裂變碎片的質量分佈曲線。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分佈曲線有兩個峰,一個在質量數95附近,一個在質量數138附近。雙峰曲線表示,鈾核裂變時,絕大部分是不對稱裂變,對稱裂變的機率是很小的(質量數118附近)。

這種不對稱裂變,在裂變現象發現後不久就通過各種實驗方法得到確證,但是在核理論已經取得巨大進展的今天,這種不對稱裂變的原因,依然是一個謎。

鈾核裂變時,**成兩個碎片的情況是最常見的,也曾觀察到**成三個(甚至四個)碎片的情況,不過發生的機率很小,只有千分之幾。這種所謂「三裂變」現象,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何澤慧夫婦於2023年首先發現的。三裂變的機率雖然很小,但由於它能更清楚地說明裂變機制,所以目前仍在對它進行研究。

核裂變所生成的碎片一般都是中子過剩的,它們以發射電子(β衰變)的方式逐漸將過剩的中子轉變成質子,即通過一連串的β衰變而到達穩定狀態。由於這個緣故,大多數裂變產物通常都是β放射性同位素。為什麼核裂變產生的碎片通常是中子過剩的呢?

為什麼不是缺少中子或中子數與質子數正合適呢?

我們知道,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統稱核子)組成的。核子之間存在一種很強的作用力,叫做核力,這種力是一種短程吸引力。在原子核內,這種作用力很強,在原子核外,迅速降到零,核子就是靠這種力保持在原子核內的。

另外質子間還存在靜電斥力,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即隨著原子核內質子數的增加,靜電斥力也增大。因此,為維持核的穩定性,需要更多的過剩中子所產生的核力來平衡這一斥力。因而,穩定原子核的核內中子數和質子數的比值,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而變大。

例如輕元素碳、氧等的中子數與質子數之比為1,中等質量的元素溴、鋇等為1.3,而鈾、釷等重元素則增大到1.6。

原子核的中子數和質子數之比若小於或大於相應的合適比值,都將是不穩定的。

對於鈾核裂變的情況來說,鈾的中子數與質子數之比約為1.6,那麼,生成的碎片的中子數與質子數之比當然也是1.6左右。

但是裂變生成的是中等質量的元素,它們在中子數與質子數之比為1.3左右時才是穩定的。顯然,這些碎片是中子過剩的,必然會以β衰變的方式,使中子數與質子數之比降到1.

3左右,從而達到穩定狀態。

不過由此也自然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在鈾核裂變的過程中,是否會有一些過剩的中子不留在碎片內,而直接以自由中子的形式發射出來呢?這個重要問題曾由許多科學工作者加以研究,結果表明,鈾核裂變時確實會放出一些自由中子,這些中子通常叫做次級中子。

在講述這一事實所蘊含的巨大意義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另一個重要的事實:在鈾核裂變放出次級中子的同時,還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請看下面的計算:

假定鈾235吸收一箇中子後,裂變成一個溴85核和一個鑭148核,同時放出三個中子。鈾235的質量為235.124,溴85的質量為84.

938,鑭148的質量為147.96,中子的質量為1.009。

因此裂變前的質量總和為:235.124+1.009=236.133;

裂變後的質量總和為:147.96+84.938+3×1.009=235.925;

裂變過程中質量的減少為:236.133-235.925=0.208。

這些損失的質量到哪兒去了呢?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可知,它們變成了能量。愛因斯坦推匯出一個著名的質能轉換公式:

e=mc²,其中c是光速(約等於每秒30萬公里),m是靜止物體的質量,e是靜止物體所含的能量。由這個公式可以方便地計算出鈾核裂變放出的能量約為194兆電子伏。近似地說來,每次裂變大約釋放200兆電子伏的能量。

這個數值是非常巨大的,比如說,1克鈾235完全裂變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000,000克(2噸)優質煤完全燃燒時所釋放的能量。也就是說,裂變能大約要比化學能大二百萬倍!

鈾核裂變時,一是放出中子,二是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兩種可貴的性質緊緊地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人們特別感興趣的是每次裂變究竟能放出多少箇中子,因為這關係到究竟能否實現鏈式反應,也就是關係到能否在實際利用原子能方面開闢一條道路的問題。

經過許多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很快就確定了每個鈾235核發生裂變時平均約放出2.5箇中子。大自然為我們作了這—具有特殊意義的安排:

次級中子數大於1!從而使鈾核裂變現象的發現成為不平凡的發現。如果每次裂變產生的平均次級中子數小於1的話,那麼這一發現的價值和我們對它的興趣就完全不同了。

一個鈾核在一箇中子作用下發生裂變,如果裂變時放出兩個次級中子,這兩個次級中子又引起兩個鈾核發生裂變,放出四個次級中子,這四個中子再引起四個鈾核發生裂變……。如此下去,反應的規模將自動地變得越來越大,一幅鈾核鏈式反應的圖景,立即展現在我們面前,它吸引了多少科學家啊!

確實,科學家們為實現核裂變鏈式反應,使之造福於人類,而付出了巨大的勞動,現在讓我們從理論上先分析一下實現鏈式反應的條件。中子是實現核裂變鏈式反應的媒介,因此要使一個體系的鏈式反應能持續地進行下去,就必須使中子的數目至少不隨時間而減少。

我們通常把體系中某一代中子數與上一代中子數之比稱為中子增殖係數,用k表示。當k=1時,體系中的中子數目保持不變,鏈式反應以恆定的速率持續進行,這種狀態稱為臨界。k>l時,中子數目將越來越多,鏈式反應的規模越來越大,這時稱為超臨界。

而k<1時則稱為次臨界,此時中子數目逐漸減少,鏈式反應規模越來越小,直至最後停息。

天然鈾中主要含有鈾235和鈾238兩種同位素,前者約佔0.72%,而後者約佔99.27%。

經研究表明,鈾235在各種能量的中子作用下,均可能裂變,而鈾238只有在能量大於1.1兆電子伏的中子轟擊下才可能裂變,而且前者的裂變機率大大地超過後者。因此,要造成鏈式反應,實際上只能利用天然鈾中含量極少的鈾235。

為簡便起見,我們先來考慮一個由純鈾235構成的體系。在這種體系內,中子的命運大致有兩種,一是被鈾235吸收,引起裂變(小部分不引起裂變),從而使中子數目增加;二是從體系的表面洩漏出去,損失掉。因此,對於這樣的體系,只要由裂變增加的中子數不小於洩漏損失的中子數,鏈式反應即能維持。

我們假定有一個純鈾235的體系,該體系中原有100箇中子,其中49個從體系的表面洩漏出去而損失掉;其餘51個被鈾235吸收,而其中又有10個不引起裂變(使鈾235轉變成鈾236,就維持鏈式反應而言,這也是一種損失),只有41箇中子引起裂變。按比較精確的數值,每次裂變平均產生2.46箇中子。

因此一共能放出2.46×41≈100箇中子。這樣,該體系的中子增殖係數k=1,這就是說,鏈式反應能持續進行了。

如果洩漏出去的中子數多於49個,必然使k值小於1,鏈式反應就不能維持。而如果洩漏出去的中子數少於49個,這樣k值就大於1,鏈式反應的規模就越來越大。

我們知道,中子的洩漏與體系的表面積成正比,而中子的產生則與體系中裂變物質的量,即與體系的體積成正比。對於一定形狀的體系,當其尺寸(亦即質量)增加時,體積的增加要比表面積的增加來得快,因而使中子的相對洩漏變小。由此可知,為實現自持鏈式反應(k=1),存在一個裂變物質的最小體積(或質量),這就是所謂臨界體積(或臨界質量)。

顯然,臨界體積或臨界質量與體系的幾何形狀有關。扁平或細長的形狀都使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增大,從而增加中子的相對洩漏。以圓柱形體系為例,當其直徑小於一定數值時,即使把高度無限加大,也不能使其達到臨界狀態;同樣,當高度小於一定數值時,用加大直徑的辦法也無法使它達到臨界。

對於一定的體積,以球形的表面積為最小,所以球形體系具有最小的臨界質量。

臨界質量與體系的物質組成當然有很大的關係。對於純鈾235組成的球形體系,臨界質量約為50公斤,臨界直徑約為16.8釐米。

有些體系,由於非裂變物質含量太大,非裂變吸收太嚴重,即使把尺寸放大到無限大,也不能達到臨界狀態,純粹由天然鈾組成的體系便屬於這種情況。

那麼,有沒有辦法能使天然鈾體系達到臨界呢?有辦法。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純粹由天然鈾組成的體系內中子的活動情況。

由於這種體系除了鈾235外,還含有大量的鈾238,所以中子的活動情況要複雜一些。大致說來,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1)中子(不論速度快慢)被鈾235吸收,大部分引起裂變,小部分只被吸收而不引起裂變,因此總的效果是使中子數目增加。

(2)能量大於1.1兆電子狀的中子,被鈾238吸收,引起裂變,使中子數有所增加。

(3)能量小於1.1兆電子伏的中子,被鈾238吸收,但不引起裂變,因而使中子數目減少。

(4)中子從體系的表面洩漏出去而損失掉。

方便起見,我們暫且忽略(4),只考慮前三種情況,這種沒有中子洩漏的體系相當於一個無限大的天然鈾體系。這樣,使中子數增加的是情況(1)和(2),使中子數減小的是情況(3)。要使體系能維持鏈式反應,只要這兩個方面取得平衡就行了。

但情況(2)引起的中子數增加是不多的,這是因為能量大子1.1兆電子伏的中子與鈾238碰撞時,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吸收而引起裂變,大部分散射回來,損失掉部分能量。

這樣,能否維持鏈式反應,就要看情況(1)和(3)哪個是主要的了。在天然鈾中,鈾235只佔一百四十分之一,所以,中子碰上鈾235的機會要比碰上鈾238的機會小得多。如果在同樣的碰撞機會下,對熱中子來說(能量下降到周圍介質原子平均動能水平的中子稱為熱中子),它引起鈾235裂變的可能性卻要比被鈾238吸收的可能性大190倍。

因此對熱中子而言,情況(1)將超過(3),使增殖係數k大於1。

問題在於,中子在損失其能量變成熱中子之前,在能量5~100電子伏的區域內,特別容易被鈾238吸收(稱為共振吸收)。結果k還是小於1,鏈式反應難以維持。因此,要維持鏈式反應,就要採取某種措施,使中子的速度迅速減慢,越過強烈吸收中子的共振吸收區域,變成熱中子。

使用慢化劑,就能達到這一目的。

我們來看一看物體碰撞減速的情況。當一個較小的物體去碰質量大的物體時,例如用乒乓球碰桌子時,乒乓球幾乎以原來的速度彈回來,動能損失很小;而當一個乒乓球去碰另一個乒乓球時,由於兩者質量幾乎相等,乒乓球大約將會損失掉一半的動能。因此採用原子核質量與中子質量相近的物質作慢化劑,則慢化效能比較好。

當然還要求慢化劑對中子的吸收能力很小。

按上述要求,重氫是一種很合適的慢化劑,它的質量只比中子重一倍,吸收中子的能力又很低。實際使用時,一般不用重氫氣體,因為它的密度太小,而是用重氫與氧化合成的重水。石墨也是一種優良的慢化劑,雖然慢化能力比重水差一些,但是**要比重水便宜得多。

使用了慢化劑以後,大部分中子就迅速地被慢化成熱中子,從而使情況(3)減少,使情況(1)增加。這樣,就能使原來的非臨界體系變成臨界體系。例如,用重水或石墨作慢化劑,就能使天然鈾體系達到臨界狀態。

普通水也可用作饅化劑,但它吸收中子的能力較大,只有與加濃鈾一起,才能構成臨界體系。

考慮到情況(4),實際體系總是有一部分中子洩漏出去的,這就要求體系有足夠大的尺寸,使洩漏出去的中子數只佔很小的比例,以使k值大於1,保證鏈式反應的進行。若在體系周圍包上一層能反射中子的所謂反射層,使洩漏出去的中子一部分可以反射回來,那就更有利於鏈式反應的進行了。所以通常採用石墨作反射層。

地球上比鐵元素大的元素是哪裡來的?

地球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鐵元素 因為地球內部溫度很高。從地球內部的溫度分佈來看,地心溫度最高,地表溫度最低,從地表到地心溫度在升高。根據現代 電導率 高溫高壓實驗等資料,大多數學者認為地心的溫度在5000 c,內外核介面的溫度約為3700 c 核幔邊界溫度約為3000 c 上下地幔介面約為1500 c ...

地球是怎麼來的,地球是怎麼來的呢?

原始地球的形成。在地球形成之前,宇宙中有許多小行星繞著太陽轉,這些行星互相撞擊,形成了原始的地球,當時的地球還是一顆灸熱的大火球,隨著碰撞漸漸減少,地球開始由外往內慢慢冷卻,產生了一層薄薄的硬殼 地殼,這時候地球內部還是呈現熾熱的狀態。地球內部噴出大量氣體,其中帶著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就形成了一...

地球的由來,地球的由來地球是怎麼來的

地球是由星雲分化而來。一開始只是一些宇宙固體微粒的聚合體。在運動的過程中,不斷吸附四周的宇宙微粒,最後才凝聚成了一個球體。原始地球是一個冷冰冰的堅硬球體,在四周,瀰漫著氮 二氧化碳 甲烷 氨等氣體。在構成原始地球的物質中,有許多放射性物質。在衰變過程中,它們釋放出大量熱量。隨著熱量的不斷積累,地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