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過程叫做「篩選」。
首先確定你所要篩選的目的微生物,並設計好「篩子」。以纖維素酶產生菌的篩選為例。
先找可能存在此類微生物的環境,如森林裡的枯枝爛葉和腐質土。採好樣品,拿回實驗室,首先進行擴大培養。就是把樣品中所有的微生物都培養增殖。一般就用全營養培養基。
培養液稀釋不同倍數後,做平板單細胞培養,這時就要用到「篩子」了。對於纖維素酶產生菌,篩子可選用可溶性纖維素。平板培養時,用可溶性纖維素作唯一碳源,不產生纖維素酶的微生物就不能生長(或生長極弱),把生長良好的微生物挑選出來,再進行擴大培養,再用纖維素唯一碳源的培養基進行篩選,並挑選生長優勢菌落,重複以上步驟(可以多挑選幾支進行對比選擇)。
幾次以後,用纖維素粉(不溶性的)做唯一碳源的培養基,進行平板培養,纖維素酶產生量越大、活性越高,產生的透明圈直徑就越大。用這種辦法可能對酶產生量大、活性高的菌種做進一步篩選。
其它目的微生物的篩選步驟也差不多。
關鍵是取樣地點的選擇和「篩子」的設計。
希望對你有用。
2樓:岐羽卜殤
取樣→ 擴增→選擇性培養基→經過孵育之後 在選擇板上找出與目標菌或者相近的菌落→再進行培養→如果是一些不常見菌或者難辨菌就要在微生物鑑定儀上首先鑑定是否存在這種菌 再進行培養 擴增 純化 否則後邊的都會沒有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先測試好你原料的微生物種類,再根據所有微生物的不同習性來篩取。比比如說,甲烷菌,厭氧型。那就在無氧的條件下培養,ph在5.
5—9.5的那麼你就控制在這個ph上,那麼又能去掉一部分微生物了。就按這等方法多代培養就能得到比較純淨的種群了。
如何從環境中分離純化微生物 5
4樓:飛的感覺騎士
1.富集培養,取約一克樣品,加入裝有富集培養基的三角瓶中置於80—90攝氏度水域加熱10到20分鐘然後經三十攝氏度振盪培養
2初篩平板選擇處理將培養液再經一次熱處理,適當稀釋後,取0.1毫升塗布在選擇培養基上30度培養
5樓:匿名使用者
1、先根據目的菌株的生長特性從環境中採集樣品2、將樣品加入無菌水中,振盪使菌均勻分佈
3、採用梯度稀釋法,選取合適的梯度值於平板上培養4、挑取目的菌進行平板劃線分離即可
分離的目的微生物為什麼要進行純化
6樓:總被雷劈
除了有雜菌,保證分離的菌株遺傳性狀單一有利於甄選用於生產。
微生物分離方法
7樓:___耐撕
微生物分離法是獲得微生物純培養物的一種分離方法。通過這個方法可實現一種微生物的培養,或獲得一個細胞的後代。其具體方法有:
1、稀釋倒平皿法。將待分離的材料作一系列稀釋,取不同稀釋度適量塗布於固體培養基平板上或與已熔化的固體培養基一起傾注入平板內,經過培養即有一個微生物細胞繁殖來的單個菌落。
2、劃線法。先將已熔化的固體培養基製成平板,待凝後,取分離材料在上面劃線,可作平行劃線、扇形劃線或其他形狀的連續劃線,使菌樣逐漸減少,最後得到單個孤立的菌落。
8樓:公冶凝珍
想明白這個問題,先要了解固體培養基分離都有哪些方法:
1.1稀釋倒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懸液作一系列的稀釋(如1:10、1:100、1:
1000、1:10000),然後分別取不同稀釋液少許,與已熔化並冷卻至50℃左右的瓊脂培養基混合,搖勻後,傾入滅過菌的培養皿中,待瓊脂凝固後,製成可能含菌的瓊脂平板,保溫培養一定時間即可出現菌落。如果稀釋得當,在平板表面或瓊脂培養基中就可出現分散的單個菌落,這個菌落可能就是由一個細菌細胞繁殖形成的。
隨後挑取該單個菌落,或重複以上運算元次,便可得到純培養。
1.2塗布平板法
因為將微生物懸液先加到較燙的培養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熱敏感菌的死亡,且採用稀釋倒平板法也會使一些嚴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瓊脂中間缺乏氧氣而影響其生長,因此在微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純種分離方法是塗布平板法。其做法是先將已熔化的培養基倒入無菌平皿,製成無菌平板,冷卻凝固後,將一定量的微生物懸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無菌玻璃塗棒將菌液均勻分散至整個平板表面,經培養後挑取單個菌落(圖1)。
圖1塗布平板法
1.3平板劃線法
最簡單的分離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即用接種環以無菌操作沾取少許待分離的材料,在無菌平板表面進行連續劃線(圖2),微生物細胞數量將隨著劃線次數的增加而減少,並逐步分散開來,如果劃線適宜的話,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經培養後,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單菌落。有時這種單菌落並非都由單個細胞繁殖而來的,故必須反覆分離多次才可得到純種。其原理是將微生物樣品在固體培養基表面多次作「由點到線」稀釋而達到分離目的的。
劃線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比較容易出現單個菌落的劃線方法有斜線法、曲線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
圖2平板劃線法
1.4稀釋搖管法
用固體培養基分離嚴格厭氧菌有特殊性,如果該微生物暴露於空氣中不立即死亡,可以採用通常的方法制備平板,然後置放在封閉的容器中培養,容器中的氧氣可採用化學、物理或生物的方法清除。對於那些對氧氣更為敏感的厭氧性微生物,純培養的分離則可採用稀釋搖管培養法進行,它是稀釋倒平板法的一種變通形式。先將一系列盛無菌瓊脂培養基的試管加熱使瓊脂熔化後冷卻並保持在50℃左右,將待分離的材料用這些試管進行梯度稀釋,試管迅速搖動均勻,冷凝後,在瓊脂柱表面傾倒一層滅菌液體石蠟和固體石蠟的混合物,將培養基和空氣隔開。
培養後,菌落形成在瓊脂柱的中間。進行單菌落的挑取和移植,需先用一隻滅菌針將液體石蠟--石蠟蓋取出,再用一隻毛細管插入瓊脂和管壁之間,吹入無菌無氧氣體,將瓊脂柱吸出,置放在培養皿中,用無菌刀將瓊脂柱切成薄片進行觀察和菌落的移植。
這四種方法都用其不同用途,但是塗布和劃線經常要一起做才能確保,我個人意見是塗布容易再汙染,並且遇到未知樣時,往往不知道其菌含量大小,菌含量大的是塗布出來的,而且塗布需要準備的平板數大於劃線,劃線要求技術熟練,簡單再汙染機率小於塗布,但是往往要做很多才能得到,時間太長
9樓:帥帥一炮灰
一般有以下五種方法:
1、傾注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懸液通過一系列稀釋,取一定量的稀釋液與熔化好的保持在40~50°左右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充分混合,然後把這混合液傾注到無菌的培養皿中,待凝固之後,把這平板倒置在恆箱中培養。單一細胞經過多次增殖後形成一個菌落,取單個菌落製成懸液,重複上述步驟數次,便可得到純培養物。
2、塗布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懸液通過適當的稀釋,取一定量的稀釋液放在無菌的已經凝固的營養瓊脂平板上,然後用無菌的玻璃刮刀把稀釋液均勻地塗布在培養基表面上,經恆溫培養便可以得到單個菌落。
3、平板劃線法 最簡單的分離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用無菌的接種環取培養物少許在平板上進行劃線。劃線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比較容易出現單個菌落的劃線方法有斜線法、曲線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
當接種環在培養基表面上往後移動時,接種環上的菌液逐漸稀釋,最後在所劃的線上分散著單個細胞,經培養,每一個細胞長成一個菌落。
4、富集培養法 富集培養法的方法和原理非常簡單。我們可以創造一些條件只讓所需的微生物生長,在這些條件下,所需要的微生物能有效地與其他微生物進行競爭,在生長能力方面遠遠超過其他微生物。所創造的條件包括選擇最適的碳源、能源、溫度、光、ph、滲透壓和氫受體等。
在相同的培養基和培養條件下,經過多次重複移種,最後富集的菌株很容易在固體培養基上長出單菌落。如果要分離一些專性寄生菌,就必須把樣品接種到相應敏感宿主細胞群體中,使其大量生長。通過多次重複移種便可以得到純的寄生菌。
5、厭氧法 在實驗室中,為了分離某些厭氧菌,可以利用裝有原培養基的試管作為培養容器,把這支試管放在沸水0浴中加熱數分鐘,以便逐出培養基中的溶解氧。然後快速冷卻,並進行接種。接種後,加入無菌的石蠟於培養基表面,使培養基與空氣隔絕。
另一種方法是,在接種後,利用n2或co2取代培養基中的氣體,然後在火焰上把試管口密封。有時為了更有效地分離某些厭氧菌,可以把所分離的樣品接種於培養基上,然後再把培養皿放在完全密封的厭氧培養裝置中。
動物在自然界中有什麼作用,試題 “動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的答案及解析
來自三祖寺有激情的百里香 1 對保持生態平衡有重要作用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 幫助植物傳粉 傳播種子。2 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包括人。根據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動物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逐漸演化出各...
動物在自然界中還有那些作用,動物在自然界中還有那些作用
不在三界五行中 我們所生活的大環境整體來說就是一個環形鏈式結構,人也是其中一環,只不過因為科技等等原因人類的這一環出現了問題,變得碩大起來。開始形成了人類認為的以人類為環形核心的結構。當有一天除了人類以外有越來越多的環節,無論植物還是動物還是其他資源因不堪負荷而斷裂的時候。最重的環一定是摔得最慘的。...
自然界的水迴圈過程,自然界中的水迴圈過程,最好有圖什麼的 還有就是如何解決水汙染問題
水迴圈是多環節的自然過程,全球性的水迴圈涉及蒸發 大氣水分輸送 地表水和地下水迴圈以及多種形式的水量貯蓄。降水 蒸發和徑流是水迴圈過程的三個最主要環節,這三者構成的水迴圈途徑決定著全球的水量平衡,也決定著一個地區的水資源總量。蒸發是水迴圈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由蒸發產生的水汽進入大氣並隨大氣活動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