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叫做能量守恆啊,速度是物質的一種相對屬性,速度越快熵值越大,能量越不穩定,物質自身的能量減少,如跑步以後我們為什麼感覺到累要休息飲水吃東西,就是這個道理。可是能量守恆是包括整個的環境,而不是物質所處的小環境。另外至於接近光速,會導致物質在形態和性質方面的改變,不僅是質量增大,所以光速飛行只是一種幻想,至少近幾個世紀不會實現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必須明白一點,質量的守恆是有前提的,應該是能量的守恆而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核聚變還是核裂變都會放出大量的能量,那是因為反應前後質量的虧損同樣正反物質的湮滅也會放出大量的能量,同時正反物質會完全消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可以理解成為質量和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狹義相對論的質增效應是否違反質量守恆?
3樓:百小度
質量守恆定律只在巨集觀,低速條件下成立,在微觀,高速的情況下並不成立。
狹義相對論中關於動能與質量關係的具體闡釋,如何在粒子運動中應用
4樓:死鬼怎麼不早說
相對論中,能量與質量幾乎是可以等同的。用公式「e=mc方」表示,其中,e為能量,c為光速,m為動質量。所謂動質量,就是物體運動時的質量,物體的質量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這可以由質速關係公式說明。
同樣規定稱靜質量為物體靜止時的質量。粒子運動中,涉及碰撞問題,相對論中,碰撞前後系統的總動質量不變,總動量不變。就像經典力學中動量守恆和角動量守恆可概括整個體系一樣,粒子運動大都可以由動量守恆和動質量守恆來概括。
比如核聚變和裂變,都是碰撞過程,前後動質量不變,靜質量出現虧損,虧損的靜質量只有以顯著提高粒子速度的形式來保持動質量守恆,從而就釋放出巨大能量;再如電子對的湮沒,靜止的正負電子對接近時會湮沒成沒有靜質量的光子,同樣,沒有比伽瑪射線頻率再大的光波,這是因為伽瑪射線的能量恰好等於兩靜止電子的能量,伽瑪射線處於向電子轉變的臨界點上,如果頻率再高,光波將轉化為電子,並將轉化未用完的能量以動能的形式釋放。
[緊急求助]在狹義相對論中,為什麼在碰撞過程中質量守恆,而在物體加速過程卻又不守恆哪?我看質速公... 20
5樓:量子時間
碰撞過程中只有動量守恆,沒有質量守恆一說,p=mv中m不是恆量。
6樓:臥靠馬內戈壁
物體越是接近光速,改變的不僅是質量,還有形狀等一系列性質,這都是接近光速的時候產生的特殊現象,與速度和參考系的選擇有關,而且碰撞過程中也不是質量守恆,而是動量守恆.
7樓:匿名使用者
動量守恆中的質量不變,是低速模型下。高速模型質量變成相對論質量了
8樓:單于思考
其實是守恆的,根據e=mc*2,我們可以知道質量等於能量。在物體加速的過程中。巨大的能量會轉換成質量。因此質量將增大,使它進一步加速更困難,這也是物體無法被加速到光速的原因了。
關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誰能幫我簡單概括一下
9樓:匿名使用者
你只要記著二個原理就好。光速不變原理跟相對性原理
10樓:匿名使用者
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嘿嘿
11樓:匿名使用者
適用於慣性系,從時間、空間等基本概念出發將力學和電磁學統一起來的物理理論。2023年由a.愛因斯坦建立 。這個理論在涉及高速運動現象時,同經典物理理論顯示出重要的區別。
產生 到19世紀末,經典物理理論已經相當完善,當時物理學界較為普遍地認為物理理論已大功告成,剩下的不過是提高計算和測量的精度而已。然而某些涉及高速運動的物理現象顯示了與經典理論的衝突,而且整個經典物理理論顯得很不和諧:①電磁理論按照經典的伽利略變換不滿足相對性原理,表明存在絕對靜止的參考系,而探測絕對靜止參考系的種種努力均告失敗。
②似乎存在著經典力學無法說明的極限速度。③電子的質量依賴於它的速度。在這種形勢下,有見地的物理學家預感到物理學中正孕育著一場深刻的革命。
愛因斯坦立足於物理概念要以觀察到的事實為依據,而不能以先驗的概念強加於客觀事實,他考察了一些普遍的物理事實和經典物理學中如運動、時間、空間等基本概念,看出以下兩點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並把它們作為建立新理論的基本原理:①狹義相對性原理,不僅力學實驗,而且電磁學實驗也無法確定自身慣性系的運動狀態,也就是說,在一切慣性系中的物理定律都具有相同的形式。②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對不同慣性系的觀察者來說都是c。
承認這兩條原理,牛頓的絕對時間、絕對空間觀念必須修改,異地同時概念只具有相對意義。在此基礎上,愛因斯坦建立了狹義相對論。
內容 洛倫茲變換 根據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可匯出兩個慣性系之間時空座標之間的洛倫茲變換。當兩個慣性系s和s′相應的笛卡爾座標軸彼此平行,s′系相對於s系的運動速度v僅在x軸方向上,且當t=t′=0時,s′系和s系座標原點重合,則事件在s系和s′系中時空座標的洛倫茲變換為
x′=γ(x-vt),y′=y,z′=z,t′=γ(t-vx/c2)式中γ=(1-v2/c2)-1/2;c為真空中的光速。洛倫茲變換是狹義相對論中最基本的關係,狹義相對論的許多新的效應和結論都可從洛倫茲變換中直接得出,它表明時間和空間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絡。當速度遠小於光速 ,即v玞時,洛倫茲變換退化為伽利略變換,經典力學是相對論力學的低速近似。
同時性的相對性 在某個慣性系中看來異地發生的兩個事件是同時的,那末在相對於這一慣性系運動的其他慣性系看來就不是同時的,因此在狹義相對論中,同時性概念不再具有絕對的意義,只具有相對的意義。不僅如此,在不同慣性系看來,兩異地事件的時間順序還可能發生顛倒;但是具有因果聯絡的兩事件的時間順序不會發生顛倒。同時性的相對性是狹義相對論中非常基本的概念,時間和空間的許多新特性都與此有關。
長度收縮 狹義相對論預言,一根沿其長度方向運動速度為v的杆子的長度l比它靜止時的長度l0要短,
l=l0
。 長度收縮不是物質的動力學過程,而是屬於空間的性質。它是由於測量一根運動杆子的長度須同時測量其兩端,在不同慣性系中,同時性具有相對性,因而不同慣性系中得出的結果不同,只具有相對的意義。
時間延緩 狹義相對論預言,運動時鐘的時率比時鐘靜止時的時率要慢。設在s
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冒牌筆仙 狹義相對論是由愛因斯坦在洛侖茲和龐加萊等人的工作基礎上創立的時空理論,是對牛頓時空觀的拓展和修正。愛因斯坦以光速不變原理出發,建立了新的時空觀。進一步,閔科夫斯基為了狹義相對論提供了嚴格的數學基礎,從而將該理論納入到帶有閔科夫斯基度量的四維空間之幾何結構中。光速不變原理 真空中的光速對任何...
廣義相對論時空觀狹義相對論時空觀和經典時空觀的區別是什麼
東方已曉 經典的時空觀是把時間與空間看成是物質存在與轉化的框架。不同的參照系用同一個時間與空間基準。狹義相對論從對經典的時空觀的批判出發,認為時間與空間與物質是不可分離的,各物均有各自的時間與空間,這樣就對解釋運動增加了隨意性,因而可以解釋大多數運動現象。我認為這些解釋都是似是而非的。廣義相對論是狹...
幾道關於狹義相對論的問題,高手來
1.會2.設他的速度需達到x倍光速 x應是0.999 之類的數 由於動尺縮短,他在運動中觀察到的距離是10000 根號下 1 x平方 由速度 時間 路程,已知時間為10年,因此有 x 10 10000 根號下 1 x平方 x平方 1000000 1 x平方 x 根號下 1000000 1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