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烏素沙漠快被消滅了,塔克拉瑪干沙漠也會消失嗎

時間 2021-05-06 04:53:01

1樓:吃瓜預備役選手

不會。因為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降水非常稀少,地下水資源極其缺乏,沙漠存在流動的現象,沒有被綠化的可能,也就不可能消失。

2樓:語雜說

如果人們可以保護環境,採取有效的方法治理沙漠,說不定有一天巨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也會消失,被綠植覆蓋。

3樓:2018馬甲線

跟30年前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相比,現在的它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路的兩邊綠油油的植被,像是一片綠洲。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消滅塔克拉瑪干沙漠指日可待。

4樓:記得吃飯

但是塔克拉瑪干就不一樣了,首先它是我國第一大沙漠,東西長度大約1000公里。南北寬度更是有400多公里。而且它的海拔比較高,又出於中國的西北角,是真真正正的荒漠氣候。

季風氣候基本上不會對這裡造成任何的影響。所以治理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很困難的。

庫布其沙漠快被消滅了,塔克拉瑪干沙漠也能消滅嗎?

5樓:馮煙雲煙

沙漠不僅佔據著大片的土地,而且還是惡劣沙塵天氣的**,庫布其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北部,庫布其沙漠總面積約為1.8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七大沙漠,由於庫布其沙漠距離首都北京較近,北京常遭受到沙塵天氣,打個比方,吹到北京來的十粒沙子中就有八粒來自於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庫布其沙漠是非常必要的。

毛烏素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與陝西省榆林市之間,從地圖上來看,毛烏素沙漠與庫布其沙漠距離也比較近,是幾乎相鄰的兩塊沙漠。毛烏素沙漠面積廣大,總面積約為4.22萬平方公里,曾是我國的第四大沙漠。

我國是遭受土地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如何治理沙漠化,從治理這兩個沙漠已獲得了經驗,如今來看,這兩大沙漠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以庫布其沙漠為例,庫布其沙漠治理面積達到了6000多平方公里,已綠化面積達到了3200多平方公里.,創造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現在前往庫布其沙漠已完全不是30年前的景象了,開車穿越庫布其沙漠腹地的中心公路,兩邊都是綠油油的,和綠洲沒有什麼分別。

按照這樣的趨勢來看,完全消滅這兩大沙漠已指日可待。

治理沙漠是一個系統工程,遠非我們想象中植樹造林那樣的簡單,我們國家花費了30年的時間來治理取得了這樣的成果是世界矚目的,怎麼樣才能做到可持續的治理沙漠,怎麼樣才能做到沙漠治理治沙又治窮、增綠又增收,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只有中國做到了,庫布其沙漠的治理模式已成為世界沙漠化治理的標杆。

有同學認為,既然毛烏素沙漠、庫布其沙漠都得到了根本的治理,那麼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不是也可以治理一下呢?

治理沙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首先降水量不能太少。我們以毛烏素沙漠為例,毛烏素沙漠的降水量就不少,年降水量可以達到260-450mm,氣溫也不是那麼高,最熱的七八月份平均溫度在22-24攝氏度左右,毛烏素沙漠當地的氣候具有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特點,屬於荒漠草原-森林草原的過渡帶。瞭解毛烏素沙漠的歷史也有助於之後的治理,知道了它是怎麼來的,也就知道該用什麼辦法治理它。

在2023年以前,毛烏素沙漠所在的地區也是生態環境絕美的地方,史料中記載「美哉斯阜,臨廣澤而帶清流, 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可見當時這裡是多麼的美麗。即便是到了唐貞觀年間,那裡仍然是水草茂盛,野生動物遍地,有湖泉也有河谷,仍然是鬱鬱蔥蔥的景象。那這片地區到底是從何時開始沙化的呢,從史料中可以發現,在唐朝中葉以後,毛烏素地區就開始沙化了,並且越來越嚴重。

可見,毛烏素地區原本並不是沙漠,後來可能是因為環境與人為的原因導致了沙漠化,既然是這樣,那就是可以治理的,找對方法就行。

庫布其沙漠原本也是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景象,也是因為後來環境與人為的因素才導致了沙漠化,不要認為古人不會破壞環境,你瞧,庫布其沙漠與毛烏素沙漠就是兩個例子,古人曾在這裡居住,由於過度的無節制地開墾放牧、砍伐樹木,加上後來連綿不斷的戰火,才造成了原本水草豐美的地方變成了荒漠。

庫布其沙漠與毛烏素沙漠這是可以治理的,但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又是另外的一個景象了,它不僅面積遼闊,達到了33萬平方公里,而且降水量也很少,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mm,最低的時候不到10mm。這樣的情況讓治理難上加難,庫布其、毛烏素沙漠的治理模式無法應用到塔克拉瑪干沙漠上面來,而且塔克拉瑪干沙漠又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這又給治理添了很大的麻煩,總而言之,塔克拉瑪干沙漠受自然位置因素所限,想要綠化它,以現在的條件來看,不用去考慮這個事情了。

6樓:來戰小生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面積遠比庫布齊沙漠大,而且庫布齊沙漠的地理位置更好,塔克拉瑪干沙漠不會很快被消滅

7樓:技術小輝

不能。因為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面積太大了,是最大的沙漠,所以很難被消滅。

8樓:匿名使用者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面積比較大,如果想要將其消滅,需要很長的時間,通過防風固沙、然後種植耐旱的植物,不斷的堅持下去,終有一天塔克拉瑪干沙漠會變成綠洲。

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都消滅了,塔克拉瑪干沙漠也能消滅嗎?

9樓:喬松情感

塔克拉瑪干沙漠能被消滅,但是面積太大,因此消滅的時間要非常長,估計要百年左右!

10樓:菌笑笑

有可能,但是非常困難。之前兩個沙漠之所以能夠被消滅,是因為從水分和綠化覆蓋面積還是不少的,但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地理條件太差了。

11樓:曉月山河

這個沙漠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也會被消滅的,因為現在的生物科技是比較發達的。

12樓:我愛你中國

不能,這是因為,庫布其、毛烏素沙漠本身就是綠洲,因為人類的破壞,才成為沙漠,而塔克拉瑪干沙漠則收到自然環境限制,周圍的山脈,限制了海洋蒸汽的進入,降雨量特別少,加上溫度高,蒸發快,因此無法成為綠洲。

13樓:小u自**

可以被消滅。我認為只要人類有這個信心和決心,塔克拉瑪干沙漠也能像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那樣被消滅。

14樓:星球上的科學

沙漠是非常惡劣的一種地區,因為沙漠是完全被沙子所覆蓋幾乎沒有植物生長,而且雨水非常稀少空氣乾燥,大部分的沙漠地區都是非常荒蕪的。但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都已經被消滅了,而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最具有**力的一個,那麼塔克拉瑪干沙漠也會被消滅嗎?

土地沙漠化是全世界性的問題,於是沙漠的治理問題就日漸突出了。

毛烏素沙漠毛烏素沙漠在蒙古語中意為「壞水」,一般來說將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和陝北長城沿線的沙地統稱為「毛烏素沙地」。

毛烏素沙漠是中國的四大沙地之一,總面積約為4.22萬平方公里,曾經還是我國的第四大沙漠,雖然為「沙漠」地區,但是這片區域的降水量還是比較多的,大約在250到400毫米之間,可以說也比較有利於植物的生長。

根據歷史記載,毛烏素沙漠原來也是畜牧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積也是比較大,各種第四系沉積物都具有明顯沙性,鬆散沙層經過風力搬運,形成易動流沙,平原高灘地(包括平原分水地和樑旁的高灘地)主要分佈全新統一上更新統湖積沖積層。

並且毛烏素沙區還處於幾個自然地帶的交接地段,植被和土壤反映出過渡性特點,沙區的土地利用型別也比較複雜,不同利用方式常交錯分佈在一起,農林牧用地的交錯分佈自東南向西北呈明顯地域差異,東部和南部地區農田高度集中於河谷階地和灘地,向西北則農地減少,草場分佈增多。

庫布其沙漠庫布齊沙漠在河套平原黃河「幾」字彎裡的黃河南岸,當然也有的人稱為河套沙漠,再往北走就是陰山西段狼山地區,「庫布其」在蒙古語中意思是弓上的弦,這是由於它處在黃河下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在古代還有著「庫結沙」、「破訥沙」等之稱。

從地圖上也能夠看出,庫布其沙漠與毛烏素沙漠之間的距離是比較近的,可以說是幾乎相鄰的兩塊沙漠,庫布其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北部,總面積約為1.8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七大沙漠。

其中流動沙丘約佔61%,長400公里,寬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就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蒙古三旗,並且由於庫布其沙漠距離首都北京較近,因此北京經常遭受到沙塵天氣的影響。

為什麼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都被消滅了?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庫布其沙漠在之前其實並不是沙漠,反而是一片廣袤的草原,大約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當時是古匈奴人在這裡生活,他們大多都以放牧為生,但是由於過度放牧導致這個地方在春秋時期開始有了沙漠化的開端,並且由於植被受到過度破壞,隨後出現了環境惡化,降雨也開始減少,沙漠化也就是在幾千年的時間裡面形成,既然是這樣,那麼就是可以治理的,只不過要用對方法。

其次是毛烏素沙漠自然環境和所處位置的優越性,由於它在沙化之前是畜牧場,本身就有相對豐富的降水量和溫和的氣候條件,因此這裡四季分明,夏季最高溫度不過24℃,最重要的是降水量比較充沛,最高可高達400毫米,再加上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積比較大,自然就有利於植物的存活,那麼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會使得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相對「容易」一些。

庫布奇沙漠是屬於土地沙漠化,並且這裡附近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取水灌溉也就比較方便,所以我們人類在治理時候就會容易許多,畢竟如果植物能夠輕鬆獲得水資源,自然也就很容易存活下來,其實庫布其沙漠的治理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沙漠周圍區域環境條件不錯,總體來說,治理起來就相對於其他沙漠來說就容易不少。

我們要知道,治理沙漠是一個系統工程,遠非我們想象中像植樹造林那樣簡單,我們國家花費了整整幾十年的時間來治理才取得了這樣的成果,歸根結底一句話,雖然是由於這兩大沙漠的環境因素和地理位置的優越,但是這些矚目的成就還是離不開這些年我國在沙漠治理上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這些治沙人和農牧民他們起早貪黑,抓緊每年治沙工程最關鍵的春季時間,以此來保障治沙造林的效果,試問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努力怎麼還有這些綠洲呢?

塔克拉瑪干沙漠,在維吾爾語中意為「進去出不來」,因其龐大的面積和惡劣的生存環境歷來被人們稱為「死亡之海」。這個沙漠位於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個沙漠東西長大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大約為400多公里,總面積達到了337600平方公里,相當於德國國土的面積了,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僅次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的沙漠,而且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流動沙丘面積比較大,其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之間,最高的達到了300米左右,沙丘波瀾起伏,線條優美。

因受到土地沙漠化的影響,中國北方由於沙塵暴的肆虐而飽受空氣汙染之害,由此中國下定決心開展了治沙工程。目前中國也已經把毛烏素沙漠和庫布齊沙漠成功的治理了,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自然環境與其不同,所以治理塔克拉瑪干沙漠是非常難的。

改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難點從目前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難點:

一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面積太大,要想改造為綠洲,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可估量;

二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氣候條件惡劣,降水少,而且溫度高,交通還不便,後勤問題保證不了;

三是,塔卡拉瑪幹沙漠的流動沙丘比例太高,要變成綠洲的話,需要解決的相關技術難題較難;

四是,塔卡拉瑪幹沙漠缺少地表水,而且蒸發量高,據統計其蒸發量高達每年1000~3000毫米。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境內最大的沙漠,如果這麼大的面積都變成綠洲之後,會發生什麼呢?如果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草原的話,首先會影響到中國大西北或者大半個中國氣候,這麼大的沙漠如果被植被覆蓋,黃沙就無法被風吹起而形成固定沙漠,空氣溼度大幅度提高,降水會增加;

其次我國受沙塵暴侵襲的地區,也將不受沙塵**擾,能見度也會變高,空氣汙染隨之也會減少;然後就是乾旱地區降水有可能會增加。

治理沙漠具有兩面性雖然沙漠的面積縮減可以有效的降低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並且還能減少季節性的沙塵暴災害。但沙漠的存在也是有其存在的道理,沙漠在維持地區乃至全球生態系統平衡方面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比如沙漠揚塵是大氣降水所必須的凝結核的重要**等等,因此沙漠的改造也隨之改變了自然環境,也會有可能改變了大氣環流,從而形成災害。

但塔克拉瑪干沙漠綠化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從上世紀開始國家的各個地方都出現了嚴重的沙漠化現象,因此整治這些地區的沙漠化,防止沙漠化繼續蔓延就顯得很重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難發現,已經有不少的沙漠漸漸成為了一片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