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船是幹什麼用的
1樓:心的痕淚
神舟飛船。是用來探索太空的太空飛行器。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財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神舟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
神舟飛船結構分為: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附加段四部分,「神舟」飛船的軌道艙尺譽返是乙個圓柱體。
總長度為公尺,最大直徑公尺,一端與返回艙相通,另一端與空間對接機構連線。軌道艙被稱為「多功能廳」,因為幾名陵飢航天員。
除了公升空和虛孫返回時要進入返回艙以外,其它時間都在軌道艙裡。軌道艙集工作、吃飯、睡覺和清潔等諸多功能於一體。
中國神舟飛船已經發射多少次了?分別叫什麼名字?
2樓:小教艾
中國神舟飛船已經發射11次了;1999年發射神舟1號,2001年發射神舟2號,2002年發射神舟3號,2002年發射神舟4號,2003年發射神舟5號,2005年發射神舟6號等等。
3樓:巨蟹阿斯頓
中國神舟飛船已經發射11次了;名字分別是神舟1號,神舟2號,神舟3號,神舟4號,神舟5號,神舟6號,神舟7號,神舟8號,神舟9號,神舟10號,神舟11號。
神舟飛船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4樓:為生活一起努力吖
神舟飛船的發展歷史是:
神舟一號樣品飛船。
發射:1999年11月20日;返回:1999年11月春卜21日。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場。
發射公升空。經過21小時飛行,在完成預定的科學試驗後成功著陸。
神舟二號正樣飛船。
發射:2001年1月10日;返回:2001年1月16日。是中國第一艘正樣飛船。
神舟三號模擬載人。
發射:2002年3月25日;返回:2002年4月1日。飛船上搭載了乙個特殊乘客——「模擬人」,為把中國航天員。
送入太空打下了基礎。
神舟四號救生模式。
發射:2002年12月30日;返回:2003年1月5日。8種扒櫻穗救生模式確保在不同階段若出現意外都能保證航天員安全返回。
神舟五號首次載人。
發射:2003年10月15日;返回:2003年10月16日;航天員:楊利偉。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神舟六號多人多天。
發射:2005年10月12日;返回:2005年10月16日;航天員:費俊龍。
聶海勝。在繞地球飛行76圈後返回,實現多人多天飛行。
神舟七號太空行走。
發射:2008年9月25日;返回:2008年9月28日;航天員:翟志剛。
劉伯明、景海鵬。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太空行走的國家,中國人的第一次艙外活動進行了19分35秒。
神舟八號空間交會。
發射:2011年11月1日;返回:2011年11月17日。無人飛船與天宮一號。
實施自動交會對接,這是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
神舟九號人控對接。
發射:2012年6月16日;返回:2012年6月29日;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整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神舟十號應用飛行。
發射: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
王亞平。神舟飛船首次進行應用性飛行,神舟飛船的頌悶任務不再是試驗,而是為天宮一號提供人員和物資運輸保障,支援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進行科學試驗。
神舟飛船飛出地球
血色萬蛇 這個說得太複雜就很難懂了 簡單點 就是地球對飛船的引力是挺大的會一直吸引飛船 而地球在公轉過程的速度相對來講較小 也就是說甩不掉 想一想有一塊磁鐵當做地球 另一塊相互吸引為飛船你拿著它慢慢地圍繞一箇中心轉 那兩塊磁鐵會分開嗎?別想得太複雜還有一個問題 飛船是沒有脫離地球的引力的!想通了嗎?...
神舟6號飛船是否密封(大氣壓方面)
密封是絕對的,如果不密封,在沒有物質的外太空,艙內外氣壓相差很大,艙內氣體將洩露導致艙內失壓,這等於把乙個人放在沒有壓強的外太空,人體內外的氣壓相差很大,你說人會出現什麼問題呢,可能會全身浮腫而死。艙內加熱一定會形成空氣對流,但這是微不足道的,因為人的活動引起的對流更明顯。不密封,太空人就被體內氣壓...
神舟飛船與俄羅斯聯盟號飛船有多大技術差距
鍾離實貢妍 中國的 神舟 與俄羅斯的 聯盟 飛船哪個更好呢?據英國廣播公司援引俄羅斯飛船建造技術副主任格里戈裡耶夫的話說,雖然俄羅斯航天部門與中國有關科研部門進行了長期的合作,但是幾乎所有的技術裝置都是中國自己造的。作為俄羅斯飛船製造商的專家,格里戈裡耶夫說 中國利用了我們的經驗,但是他們卻沒有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