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傳遞的方式有哪些, 1 現代社會資訊傳遞有哪些方式,和以前資訊傳遞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時間 2022-07-25 04:10:11

1樓:超倔強的螞蟻

現代:資訊管理是人類為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資訊資源,以現代資訊科技為手段,對資訊資源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社會活動。簡單地說,資訊管理就是人對資訊資源和資訊活動的管理。對於上述定義,我們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1.資訊管理的物件是資訊資源和資訊活動

(1)資訊資源

它是資訊生產者、資訊、資訊科技的有機體。資訊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資訊流向,實現資訊的效用與價值。但是,資訊並不都是資源,要使其成為資源並實現其效用和價值,就必須藉助「人」的智力和資訊科技等手段。

因此,「人」是控制資訊資源、協調資訊活動的主體,是主體要素,而資訊的收集、儲存、傳遞、處理和利用等資訊活動過程都離不開資訊科技的支援。沒有資訊科技的強有力作用,要實現有效的資訊管理是不可能的。由於資訊活動本質上是為了生產、傳遞和利用資訊資源,資訊資源是資訊活動的物件與結果之一。

資訊生產者、資訊、資訊科技三個要素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資訊資源,是構成任何一個資訊系統的基本要素,是資訊管理的研究物件之一。

(2)資訊活動

是指人類社會圍繞資訊資源的形成、傳遞和利用而開展的管理活動與服務活動。資訊資源的形成階段以資訊的產生、記錄、收集、傳遞、儲存、處理等活動為特徵,目的是形成可以利用的資訊資源。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階段以資訊資源的傳遞、檢索、分析、選擇、吸收、評價、利用等活動為特徵,目的是實現資訊資源的價值,達到資訊管理的目的。

單純地對資訊資源進行管理而忽略與資訊資源緊密聯絡的資訊活動,資訊管理的研究物件是不全面的。

2.資訊管理是管理活動的一種

管理活動的基本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仍然是資訊管理活動的基本職能,只不過資訊管理的基本職能更有針對性。

3.資訊管理是一種社會規模的活動

它反映了資訊管理活動的普遍性和社會性。它是涉及廣泛的社會個體、群體、國家參與的普遍性的資訊獲取、控制和利用活動。

資訊產品管理(微觀):資訊採集、整序、分析,資訊產品的流通

資訊系統管理(中觀):設計、實施與評價,安全管理,資訊資源配置等

資訊產業管理(巨集觀):產業結構和測試,資訊服務業的機制與管理模式,產業政策和資訊立法,社會資訊化

古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資訊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資訊傳遞就已見諸記載。

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資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裡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

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併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裡,再快要日行300裡,最快要求日馳500裡;步行人員日行50裡;逆水行船時,河行40裡,江行50裡,其它60裡;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裡。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裡他把驛騎比做流星。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訊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裡。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訊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

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另外還有鐘鼓、煙火、鴿子、旗語、狼煙等方式傳遞資訊

【1】現代社會資訊傳遞有哪些方式,和以前資訊傳遞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2樓:科普小星球

一、現代資訊傳遞的方式

⒈、有線通訊傳輸,如**,傳真,電報,電視等。

⒉、無線通訊傳輸,如對講機,bp機(已淘汰),移動**,收音機。

⒊、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網的電腦,數字電視。

⒋、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

二、與古代資訊傳遞的不同

包括以下三項:

1、傳遞型別不同:

古代資訊傳遞多以動物傳遞為主,如飛鴿傳書、快馬傳書等,而現代資訊傳遞多以科技為基礎,如計算機或資訊系統,包括有線或無線通訊傳輸等等。

2、傳遞速度不同:

古代資訊傳遞速度慢於現代資訊傳遞、古代傳遞速度過慢,有時甚至靠人走路來傳遞,多者達數月才傳遞成功;而現代資訊傳遞的速度較快,一秒鐘即可在資料可系統中實現大量資料的傳輸。

3、傳遞的特點不同:

古代資訊傳遞的涉及資料量較小,幾乎為零,且傳遞的資訊多以信箋等作為介質,容易洩露;而現代的資訊傳遞涉及資料量較大,資料一般都存放在輔助儲存器中,且絕大部分資料是持久的,即不隨程式執行的結束而消失。

擴充套件資料比較特殊的資訊傳遞方法有:

1、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

2、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等。

⒊、以特殊聲音,如鐘聲,鼓聲,鞭炮聲等。

⒋、以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臺,狼煙等。

⒌、其他記號,擺設形式等,如誘敵的記號。

3樓:

fhgcurjydiujfial

4樓:啵家的小公舉

現代社會資訊傳遞方式,如**、電報傳真、手機簡訊、電視、網路書信、網路、衛星、msn、手機、報紙、廣播、網際網路,快速投遞、網上傳遞,書信、快報,廣告,**、網路、傳真,密碼、印刷品等等.古代傳遞資訊的方式如烽火、羽檄、雞毛信、羽書、信鴿傳書、快馬傳書、傳竹筒、急腳遞、烽火、狼煙等方式傳遞資訊. 古代傳遞資訊的方式,資訊量小,傳遞速度很慢,還很有可能誤事;現代傳遞資訊,資訊量大,傳遞資訊速度很快,資訊多樣化,還很準確.

(望採納,謝謝~)

5樓:

**、傳真、電報、報紙

6樓:匿名使用者

**,電腦,微博,郵件

7樓:匿名使用者

用飛鴿傳書為最好,這也是人們經常用的。

傳遞資訊的方式有哪些

8樓:wjia佳醬

1、**,**是通過雙向電訊號傳輸語音的終端裝置,可以撥打固定**和移動**。

4、短訊息是使用者通過移動**或其他電信終端直接傳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數字資訊。使用者每次可以接收和傳送簡訊的字元數為160個英文或數字字元,或70箇中文字元。

5、寫信,然後通過信件去郵局購買郵票,貼上在信封上,把信封放入郵箱,即可將信件寄出,郵遞員會將信件寄給對方。

9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1、飛禽傳書

飛鴿傳書或鴻雁傳書,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古代通訊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來講,鳥類本身會認識回家的路,就像倦鳥歸巢一樣。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蘇武牧羊」的故事: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卻被匈奴囚禁在北海無人區牧羊。後來兩國和好,漢朝使節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于謊稱蘇武已經死了。

蘇武的副使想出一計,讓使節對單于講:「漢朝天子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雁腿上的信裡寫著蘇武沒死……」單于只好把蘇武放回國。

此後,雁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常常出現在詩文中。「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甚至還用竹木製成雁的形狀當做信封,中間夾著書信。

也有的製成魚的形狀,並用「魚素」、「雙鯉」等代稱書信。

2、烽火狼煙

烽火狼煙本是古代中國邊境的士兵為了及時的傳遞敵人來犯的資訊,在烽火臺上點燃「燃料」,點燃時的煙很大,可以從很遠處看到,就這樣,烽火臺一個接一個的點下去,敵人來犯的訊息就被很快的傳遞出去。

狼煙是兩千年來讓華夏人民望煙喪膽的,又有「烽火戲諸侯」、「狼煙四起」的成語典故。

3、驛馬郵遞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制訂了詳細的「郵政管理辦法」:竹簡怎麼捆紮、怎麼加封泥蓋印保密、怎麼為郵驛人馬**糧草等都有明文規定。漢代還在這個基礎上,規定每五里設定一郵,每十里設定一亭,每三十里設定一驛。

驛,就是驛站,是古代專供傳遞**文書的人中途換馬或休息、住宿的地方。有專人管理,並飼養驛馬。宋代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檔案很多,送信的人改由士兵擔任,並出現了「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加急程度。

送金牌檔案的,一晝夜要連續跑五百里。每到一處驛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送。急遞的驛馬脖子上繫有銅鈴,白天響鈴,晚上舉火把,撞死人概不負責。

4、點孔明燈

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孔明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諸葛亮)發明的。當年,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在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

他算準風向,製成會飄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書信,後來果然順利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5、竹筒順水而下

隋文帝年間南方叛亂,史萬歲孤軍深入剿匪,那時沒有快遞公司,只好把戰報放進竹筒裡順水而下。據說「郵筒」就是這麼來的,當然這有些牽強附會。

此外,還有風箏傳書、雞毛信等多種手段。而一般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託人捎帶信件。「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那散發著墨香的熟悉的字跡中間,流露的是難以言表的「親情」。親,你有多久沒給親友寫信了?

10樓:星火站衛

烽火通訊

遠在周代我國就有了烽火傳遞資訊的方法,烽火作為一種原始的聲光通訊手段,服務於古代軍事戰爭。從邊境到國都以及邊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臺。內儲柴草,當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燃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派兵相助,抵抗敵人。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訊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臺,接連不斷,臺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臺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臺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檯傳遞資訊,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臺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

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

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資訊聯絡網路。

不是聽說有飛鴿傳書嗎.

要看是幹什麼用。

傳遞書信:

一般的平民傳遞書信,主要靠過路人,僧人,文人等雲遊的人,這些人捎信,在路途之中可以解決食宿問題,他們也很願意!

官方主要就是驛站了。

傳遞軍情:

這方面軍隊一定有專職的人員了,另外還有烽火臺,信鴿。

信鴿送信的準確性低,大多是書信,但都要花上以月為單位的長時間,也有通過騎馬的100里加急、200里加急、300里加急、、、、、、但要花大錢,一般這種「快遞」多用於官場書信。

古人傳遞資訊的方法大約有--

羽檄:插有羽毛的書信,表示戰事緊急。

雞毛信:一般用於民間。

羽書:用於徵調軍隊。

信鴿傳書:多用於朝庭、官家、幫派。

傳竹筒:官家,民間都用,類似現在的信封。

急腳遞:用於傳遞緊急軍事情報之用,俗稱「傳金牌」。

還有烽火/狼煙等軍事上的手段

可以用火把

古人傳遞資訊的方法大約有以下幾種:

[1]羽檄:插有羽毛的書信多用於戰事緊急。

[2]雞毛信:一般用於民間。

[3]羽書:用於徵調軍隊。

[4]信鴿傳書[所說的飛鴿傳書]

[5]快馬傳書。

[6]傳竹筒:官家,民間都用,類似現在的信封。

[7]急腳遞:用於傳遞緊急軍事情報之用,俗稱「傳金牌」。

[8] 烽火/狼煙等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傳遞方式。

古人傳遞資訊的故事

資訊傳遞方式,資訊傳遞方式有哪些?

古代 1 羽信 用於徵調軍隊。2 飛鴿傳書。3 快馬傳書。4 烽火 狼煙。5 雞毛信 一般用於民間 現代 電報 網際網路 書籍 報刊 電視 收音機。將一個資訊從倫敦送到紐約。資訊傳輸的時期。傳輸方法 從傳送到接收的時間間隔。1750年。帆船 6到9個星期。1840年。快速帆船 大約12天。1858年...

從古到今有哪些資訊傳遞方式,從古到今人類傳遞資訊方式的變化有哪些?

禾木由 1 驛傳,早期有組織的通訊方式。在途中設有驛站,供傳遞軍事情報的 途中食宿 換馬的場所。傳統的郵驛僅用來傳達政令及軍情,民間通訊無法利用。2 書信,通過郵差郵遞的書信用語言文字向特定物件傳遞資訊和進行思想感情交流,親筆給親戚朋友寫信,不僅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給受信人以 見字如面 的...

描寫資訊傳遞方式的發展的詞語,形容資訊傳遞方式的發展的詞語

古代通訊 概述 在遠古時候,我國使用擊鼓傳遞資訊,最早當在原始社會末期。到西周時候,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 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訊逐漸完備起來。三國時期,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制定 郵驛令 隋唐郵傳事業發達的標誌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我國元朝時期,郵驛又有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