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歷程,簡述計算機的發展史

時間 2021-11-01 05:53:39

1樓:金蛋科技

用精美圖譜講述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歷史

2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於2023年在美國製成,取名叫恩尼亞克。它是一個由1萬8千多個電子管制成的龐然大物,佔地面積達140平方米,重量有30多噸,耗電約140千瓦,它的計算速度為每秒5幹次。

此後,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十分迅速,迄今已發展了4代。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2023年-2023年)的主要特徵是採用電子管組成的基本邏輯電路,使用機器語言或者組合語言編制程式。它主要應用於科學計算。

我國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工作始於2023年,到2023年製造出我國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它的運算速度為每秒兩千次。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2023年~2023年)的主要特徵是採用電晶體作基本邏輯電路,同時開始使用程序導向的程式設計語言,如algol、fortran、cobol語言等,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提高到每秒幾十萬次至上百萬次。它的使用範圍也由科學計算擴充套件到資料處理、自動控制、企業管理等各方面。

我國的第一臺電晶體計算機於2023年製成。它的運算速度是每秒5萬次。

第三代電子計算機(2023年-2023年)的主要特徵是採用中小規模積體電路作基本邏輯電路。所謂積體電路就是將多個電晶體和電阻元件等集中做到一塊矽片上,而製成閘電路、觸發器等具有一定邏輯功能的電路器件。第三代電子計算機的作業系統得到發展與普及。

會話語言如basic語言、apl語言等被廣泛應用。計算速度可達到每秒幾百萬次甚至上億次。

我國的第一臺積體電路計算機於2023年研製成功。

***電子計算機(2023年至今)的主要特徵是使用了大規模積體電路。一般把一塊矽片上整合100個閘電路以上或上千個電晶體元件以上的積體電路叫做大規模積體電路。在這一代,電子計算機的發展趨勢是向兩端發展,即出現了運算速度超過億次的巨型計算機和極其靈活的微處理器及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組裝的微型計算機。

目前,在普通中小學及家庭中使用的電子計算機就是這種微型電子計算機。

近十多年來,軟體系統的飛速發展是這一代計算機的又一明顯特徵。高階語言、作業系統、資料庫、各類應用軟體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深入、完善,使計算機的應用普及到現代社會的每個領域。

我國於2023年開始研製大規模積體電路。億次巨型計算機於2023年研製成功。微型計算機在我國的產量成倍增長,並且推出了面向青少年和家庭的中華學習機。

第五代電子計算機目前還在設想和研製階段。雖然某些國家的一些部門宣稱他們研製出了第五代電子計算機,但都沒有得到公認。

對第五代電子計算機有如下一些設想。

一些人按照前四代電子計算機的發展規律推斷,認為第五代電子計算機將是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即由整合度超過萬個門或超過10萬個元件的積體電路組裝的電子計算機。

也有人認為第五代電子計算機將在結構形式的元器件上有一個較大的飛躍,即光計算機。所謂光計算機是用光學元器件取代部分電子元件做成的計算機。目前磁光記錄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磁光儲存器不久將進入實用階段。

生物計算機的研製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目前生物計算機的研製工作正沿著兩個不同的方向進行。第一種,是在傳統數字式計算技術的軌道上發展起來的,其主攻方向是用某種有機物分子取代半導體元器件,因此這種生物計算機也被稱作分子計算機。

第二種,是設想計算機的轉換開關由蛋白質(酶)來承擔,這種生物計算機的運算過程實際上是蛋白質分子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生物計算機在影象識別和「感知」化學物質等方面將可能優於現在的電子計算機。

另外一些專家對第五代電子計算機主要是從功能方面提出了設想。他們認為,第五代電子計算機除了在高速度、大容量方面繼續保持發展勢頭外,在功能方面應從以計算為主過渡到以推理、聯想和學習為主,它處理的物件應從以資料為中心過渡到以知識為中心,它的工作方式應對使用者更為「友好」,使用者可以使用自然語言、影象、聲音等各種手段與它打交道。到那個時候「計算機」這個名詞就應該改了。

第五代電子計算機應該被稱為知識資訊處理系統。

3樓:匿名使用者

一、電子管電腦。

其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為基本電子元器件,體積大 耗電量大 壽命短 可靠性低 成本高;儲存器採用水銀延遲線.在這個時期,沒有系統軟體,用機器語言和組合語言程式設計.電腦只能在少數尖端領域中得到運用,一般用於科學,軍事和財務等方面的計算。

二、電晶體電腦。

電晶體計算機是第二代電腦。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第一代(老祖宗),電腦都採用電子管作元件。電子管元件在執行時產生的熱量太多,可靠性較差,運算速度不快,**昂貴,體積龐大,這些都使計算機發展受到限制。

於是,電晶體開始被用來作計算機的元件。電晶體不僅能實現電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效率高、發熱少、功耗低等優點。使用電晶體後,電子線路的結構大大改觀,製造高速電子計算機就更容易實現了。

三、積體電路電腦。

2023年,美國德州儀器的工程師jack kilby發明了積體電路(ic),將三種電子元件結合到一片小小的矽片上。更多的元件整合到單一的半導體晶片上,計算機變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這一時期的發展還包括使用了作業系統,使得計算機在中心程式的控制協調下可以同時執行許多不同的程式。

2023年—2023年的計算機叫積體電路電腦。

四、超大規模積體電路電腦。

***計算機是指從2023年以後採用大規模積體電路(lsi)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vlsi)為主要電子器件製成的計算機。例如80386微處理器,在面積約為10mm x l0mm的單個晶片上,可以整合大約32萬個電晶體。***計算機的另一個重要分支是以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簡述計算機的發展史

4樓:斯帕狄

2023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2023年,美國科學家範內瓦·布什造出世界上首臺類比電子計算機。

2023年2月14日,由美**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

2023年世界上第一臺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裝置也在不斷地變革。比如外儲存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擴充套件資料:

計算機的主要特點:

1、運算速度快

計算機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準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使大量複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

2、計算精確度高

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高度精確的計算。計算機控制的導彈之所以能準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是與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分不開的。

3、邏輯運算能力強

計算機不僅能進行精確計算,還具有邏輯運算功能,能對資訊進行比較和判斷。計算機能把參加運算的資料、程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儲存起來,並能根據判斷的結果自動執行下一條指令以供使用者隨時呼叫。

4、儲存容量大

計算機內部的儲存器具有記憶特性,可以儲存大量的資訊,這些資訊,不僅包括各類資料資訊,還包括加工這些資料的程式。

5、自動化程度高

由於計算機具有儲存記憶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所以人們可以將預先編好的程式組納入計算機記憶體,在程式控制下,計算機可以連續、自動地工作。

5樓:聲悠逸李通

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時代,使用機器語言和組合語言編制程式,主要應用於科學計算。

第二代電晶體計算機時代,出現作業系統和高階語言主要應用於事物管理。

第三代積體電路計算機時代採用半導體儲存器

出現分時作業系統

***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時代

微型計算機

應用發展到社會

6樓:匿名使用者

【簡介】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儲存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式執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電子裝置。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

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充套件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範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資訊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使用者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網際網路、通訊、多**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3年至2009 年,計算機使用者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臺,聯網計算機臺數由原來的2.9萬臺上升至5940萬臺。

網際網路使用者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網際網路有6.7 億移動使用者,其中手機上網使用者達1.

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發展歷史概述】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的不同階段,例如從「結繩記事」中的繩結到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啟發了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和設計思路。

2023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2023年,美國科學家範內瓦·布什造出世界上首臺類比電子計算機。

2023年2月14日,由美**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臺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

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效能**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1、第一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2023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儲存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儲存器、磁鼓、磁芯;外儲存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組合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2、第二代:電晶體數字機(1958—2023年)

硬體方的作業系統、高階語言及其編譯程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效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積體電路數字機(1964—2023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積體電路(msi、ssi),主儲存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作業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式設計方法。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準化等。

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書處理和圖形影象處理領域。

4、***:大規模積體電路機(2023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嚮物件語言等。特點是2023年世界上第一臺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

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由於整合技術的發展,半導體晶片的整合度更高,每塊晶片可容納數萬乃至數百萬個電晶體,並且可以把運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個晶片上、從而出現了微處理器,並且可以用微處理器和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組裝成微型計算機,就是我們常說的微電腦或pc機。微型計算機體積小,**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運算速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過去的大型計算機。另一方面,利用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製造的各種邏輯晶片,已經制成了體積並不很大,但運算速度可達一億甚至幾十億次的巨型計算機。

我國繼2023年研製成功每秒運算一億次的銀河ⅰ這型巨型機以後,又於2023年研製成功每秒運算十億次的銀河ⅱ型通用並行巨型計算機。這一時期還產生了新一代的程式設計語言以及資料庫管理系統和網路軟體等。

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裝置也在不斷地變革。比如外儲存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電子計算機傳遞方式的特點

方便快些,具有更多功能 1 運算速度快 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指的是單位時間內所能執行指令的條數,一般以每秒能執行多少條指令來描述,早期的計算機由於技術的原因,工作頻率較低,象1946年的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體積相當龐大,但運算速度卻只有幾千次,而現代的大型計算機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幾十億到數百億次,假如一...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已經歷了四代,四代計算機的主要元器件分別是

黑豹 電子管 電晶體 中小規模積體電路 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哪四個階段 自1946年第一臺電腦誕生起,至今不過短短半個多世紀曆史,然而,它的發展之迅速 普及之廣泛 對整個社會和科學技術影響之深遠,是任何其它學科所不及的。半個多世紀以來,電腦已經發展了四代,現在正向第五代電腦發展。第...

電子計算機主要以什麼為標緻來劃分發展階段的

快樂 流浪 主要以 處理器的組成,電子管 電晶體 積體電路 從這裡開始才可能有微機,也就是我們俗稱電腦 積體電路後,又分為好多代了,主要是工藝上的問題了 裴萬榮 電子計算機劃分階段主要以電子元件 或物理器件 來劃分的。 電路元器件和積體電路複雜程度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暴走少女 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