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切問而近思
工業的主體是傳統產業,但也應包括新興產業,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產業發展規律看,新興產業發展大多依賴於傳統產業的基礎。通過現有產業升級換代,是培育新興產業的一條重要途徑。
同時,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迫切需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牽引和帶動。考慮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有專門規劃,在《規劃》中並沒有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單獨成章,而是將其融合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之中。 在《規劃》第三章“工業轉型升級的重點任務”中,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突出重點,並提出實施重點產業技術創新工程和實施產業鏈升級工程,促進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
在《規劃》第四章“重點領域發展導向”中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在一起,如在“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中,把重大智慧製造裝備、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民用飛機、民用航天、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內容融入到整個裝備製造業體系中進行了闡述;在“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中將高效能金屬材料、稀有金屬和稀土功能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也作為原材料升級換代的方向;在“改造提升消費品工業”中將生物醫藥、高效能纖維等新興產業內容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在“增強電子資訊產業核心競爭力”中,將積體電路、新型現實、高階軟體、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科技作為突破的重點。我們認為,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兩者是不能截然分割的,而是可以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的。採取上述處理方式,就是基於以上的基本考慮。
要答案(1)政治題:分析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經濟意義 (2)我們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何
2樓:__丁小桃
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經濟意義
(一)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少、生態環境脆弱,又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面臨改善民生的艱鉅任務和資源環境的巨大壓力。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二)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輻射帶動力強,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利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利於提升產業層次、推動傳統產業升級、高起點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體現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構建國際競爭新優勢、掌握髮展主動權的迫切需要。當前,全球經濟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科技發展正孕育著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快部署,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資訊、生物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我國要在未來國際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必須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及相關智慧財產權,增強自主發展能力。
我們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何
1、堅持創新發展,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成為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2、立足國情,努力實現重點領域快速健康發展3、強化科技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4、積極培育市場,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5、深化國際合作,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
6、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投入7、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強組織領導
如何培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比較優勢
中國製造如何走向中國創造
3樓:匿名使用者
培養創新型人才,發展核心高科技,提高國際競爭力。
工業“轉型升級”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4樓:落月修長
根據**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我國工業
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認為,轉型就是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加快向創新驅動轉型、綠色低碳轉型、智慧製造轉型、服務化轉型、內需主導及消費驅動轉型;升級就是全面優化行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佈局結構,促進工業結構的整體優化提升,實現由傳統工業化道路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 工業轉型升級涉及理念的轉變、模式的轉型和路徑的創新,是一個戰略性、全域性性、系統性的變革過程,必須堅持在發展中求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全面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佈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基礎上,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工業強國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我國要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關鍵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我中國來在改革開放初期,抓住自機遇,充分利用人力資本的優勢和國家對外貿的扶持,大搞三來一補,經過三十多年的飛速發展,儼然成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遍及世界每個角落,但是由於中國製造的大部分產品都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其附加值都比較低,或者為國際名牌貼牌生產,得到的利潤很少,真正的高附加值商品還不多,所以如今中國正在大力提倡中國創造,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提倡鼓勵發明創造,創立自主品牌,拿出我們的中國元素的拳頭產品,比如中國晶片、華為品牌、中國高鐵等等,逐步掌握中國產品在全球的話語權和定價權,未來為使我國的產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樹立中國名牌,中國首創產品,鼓勵提倡扶植國民發明創造、創新,切實保護智慧財產權,打擊剽竊、假冒,才是中國創造的關鍵,中國才能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
何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包括哪些產業
6樓:匿名使用者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礎上,代表未來科技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敲定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發展新方向,體現當今世界知識經濟、迴圈經濟、低碳經濟發展潮流,目前尚處於成長初期、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對經濟社會具有全域性帶動和重大引領作用的產業。
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徵,立足我國國情和科技、產業基礎,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高階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摺疊新醫藥
由生命科學推動的醫藥產業,如新藥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裝置製造;力爭在幹細胞研究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要把生命科學前沿、高新技術手段與傳統醫學優勢結合起來,研發適應多發性疾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治要求的創新藥物,突破應用面廣、需求量大的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以創新藥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裝置製造為龍頭的醫藥研發產業鏈,大幅度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幹細胞研究發展勢頭強勁。幹細胞研究促進了再生醫學的發展,這是繼藥物**、手術**之後的又一場醫療革命。
我們要力爭在幹細胞研究的更多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摺疊新材料
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效能結構材料、奈米技術和材料;形成新材料與智慧綠色製造體系。
中國高效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裝備嚴重依賴於進口,關鍵技術受制於人,“中國製造”總體水平處在國際產業鏈低端。無論是推進大飛機、高速列車、電動汽車等重點工程,還是發展電子資訊、節能環保等重要產業,都面臨著一系列關鍵材料技術突破問題。必須加快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效能結構材料、奈米材料和器件等領域的科技攻關,儘快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材料與智慧綠色製造體系。
摺疊生物產業
大力發展用於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術藥物、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等創新藥物大品種,提升生物醫藥產業水平。加快先進醫療裝置、醫用材料等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促進規模化發展。著力培育生物育種產業,積極推廣綠色農用生物產品,促進生物農業加快發展。
推進生物製造關鍵技術開發、示範與應用。加快海洋生物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摺疊新能源產業
積極研發新一代核能技術和先進反應堆,發展核能產業。加快太陽能熱利用技風能應用術推廣應用,開拓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提高風電技術裝備水平,有序推進風電規模化發展,加快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智慧電網及執行體系建設。
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生物質能。
摺疊新材料產業
大力發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效能膜材料、特種玻璃、功能陶瓷、半導體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積極發展高品質特殊鋼、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進結構材料。提升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效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發展水平。
開展奈米、超導、智慧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
摺疊節能環保產業
重點開發推廣高效節能技術裝備及產品,實現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帶動能效整體水平的提高。加快資源迴圈利用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範,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再製造產業化水平。示範推廣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提升汙染防治水平。
推進市場化節能環保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建立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的廢舊商品**利用體系,積極推進煤炭清潔利用、海水綜合利用。
摺疊新能源汽車產業
著力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同時,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相關前沿技術研發,大力推進高能效、低排放節能汽車發展。
摺疊農業和生物育種
10年實現優良品種的顯新能源汽車著改良
要發展轉基因育種技術,這是提高農業產量和改善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科學家建議超前部署分子設計育種,大規模挖掘動植物種質中蘊藏的優異基因資源。這樣,中國10年左右就可能實現小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和豬、牛、羊等主要牲畜的優良品種的顯著改良。
摺疊高階裝備製造產業
重點發展以干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為主的航空裝備,做大做強航空產業。積極推進空間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衛星及其應用產業發展。依託客運專線和城市軌道交通等重點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
面向海洋資源開發,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強化基礎配套能力,積極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整合技術為核心的智慧製造裝備。
摺疊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
加快建設寬頻、泛在、融合、安全的資訊網路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行動通訊、下一代網際網路核心裝置和智慧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雲端計算的研發和示範應用。著力發展積體電路、新型顯示、高階軟體、高階伺服器等核心基礎產業。提升軟體服務、網路增值服務等資訊服務能力,加快重要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
大力發展數字虛擬等技術,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