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未伊末萊
出自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
全文意思是: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捲起,樓閣上的旌旗靜止
我登臨的地方,讓吳國和蜀國在這裡分開。
我徘徊的時刻,使洞庭湖與君山籠罩在暮靄裡
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 行程萬里 今日登高遠望是什麼心緒?
【登樓憑弔古人 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 看著遠山的古樹 青蒼中 隱含無限的傷悲】
賞析:尾聯情景相生,“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瀟瀟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
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格
(*^__^*)
2樓:羅拉小弟
出自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
譯:登樓憑弔古人
我自己已是
兩鬢如霜
看著遠山的古樹
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賞析"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限悲"
3樓:誰予深情寄流年
襯著殘陽一點點下墜的餘暉,憑欄懷古。風兀自拂過臉上的褶皺,鬢已發白,韶華不再,參差枝丫下的盤虯枝幹是如此滄桑,它是那般飽經風霜;映著點點落日餘霞的水面,粼粼波光點點。面目蕭條寂寥,何處言殤?
自己寫的,文筆不好,還望笑納。。。(●'◡'●)
4樓:現實3無奈
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書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限悲. `.這是宋陳與義的《登岳陽樓》意思是登樓憑弔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
5樓:hurt煙脂
出自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譯:登樓憑弔古人 我自己已是 兩鬢如霜 看著遠山的古樹 青蒼中 隱含無限的傷悲,“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
理解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限悲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登岳陽樓來(其一)》(源陳與義)詩最後兩句bai。全詩:“洞庭之東江水西du,簾zhi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書dao
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限悲。”
這兩句意思是:登樓憑弔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詩句中,“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蕭蕭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
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格。
請採納!!
7樓:匿名使用者
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限悲.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8樓:返春風畫不入
出自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
譯:登樓憑弔古人
我自己已是
兩鬢如霜
看著遠山的古樹
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
9樓:木子
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蒼波無限悲。意思
10樓:
出自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一
譯:登樓憑弔古人
我自己已是
兩鬢如霜
看著遠山的古樹
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風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風霜的自我寫照.
賞析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限悲
誰予深情寄流年 襯著殘陽一點點下墜的餘暉,憑欄懷古。風兀自拂過臉上的褶皺,鬢已發白,韶華不再,參差枝丫下的盤虯枝幹是如此滄桑,它是那般飽經風霜 映著點點落日餘霞的水面,粼粼波光點點。面目蕭條寂寥,何處言殤?自己寫的,文筆不好,還望笑納。 現實3無奈 登岳陽樓 其一 陳與義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