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曆叫日曆呢

時間 2021-10-14 20:31:59

1樓:匿名使用者

日曆的由來

我國始有曆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證明殷代的歷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歷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曆。

但真正的日曆產生,大約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順宗永貞元年,皇宮中就已經使用皇曆。最初一天一頁,記載國家、宮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曆分為十二冊,每冊的頁數和每月的天數一樣,每一頁都註明了天數和日期。

發展到後來,就把月日、於支、節令等內容事先寫在上面,下部空白處留待記事,和現在的「檯曆」相似。那時,服侍皇帝的太監在日曆空白處記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終,皇帝審查證明無誤後,送交史官存檔,這在當時叫日曆,這些日.歷以後就作為史官編寫《國史》的依據。

後來,朝廷大臣們紛紛仿效,編制自家使用的日曆。

至於月曆以後又發展成掛曆、檯曆等各種形式,只是近一個世紀的事。

隨著時代的發展,·儘管日曆的品種增多、花樣也不斷翻新,但仍舊保持著古老日曆的格局。

2樓:

地球的運動及其日曆的由來與發展

原始社會中,人類主要是靠採集野果和捕捉野獸為生,這種活動一般在白天進行,因此只要懂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道理就可以過日了。所以也就無人考慮什麼曆法的問題。隨著種植業的發展,人們開始考慮如何準確地辨別季節,確定農時,也就是推算日其和時間,慢慢就演變成了最原始的歷法。

人類最早根據地表動植物的顯性表現來確定一年四季,包括草木的榮枯與盛衰,鳥獸的繁育與往來。俗語講「野人無日曆,鳥啼知四時」就是這個意思。譬如,我國古代的韃靼人以畜牧業為生,以草木的榮枯來計年,「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即草青一次為一歲,並以春草返青的次數來計算人的年齡。所以人們說自己年齡多大通常是說有「多少草」。又如居住在黑龍江畔的赫哲族常以捕食鮭魚為生,並逐步摸索到鮭魚從海洋到江河的洄游週期規律,每當鮭魚溯游產卵的時候,赫哲族人就把吃過的魚頭掛起一隻,以魚頭的數目表示自己的年齡。

我國東部地處典型的季風氣候區,季節變化明顯,直接影響了種植業的農事安排,因此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季節變化的推算。我國古代的年字別法是「奉」,意思是秋谷成熟每一次為一年或一歲。《尚書.

芝典》記載有「日中星鳥,以殷中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商中星者,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這說明我國古代就根據四季星空、日照長短來確定四季的更替。古書曰:

」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可見很早以前就有專職的天文官,負責觀測日月,制定符合天時農事的歷法。每個朝代均設有太史令,宋元有司天監,明清有欽天監。

歷史上我國許多著名科學家,如漢代張衡,南北朝的祖沖之,唐代高僧一行[張遂],宋代的沈括,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徐光啟等都曾在類似的機構擔任要職,為創立我國的歷法作出過重要貢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1231-----2023年)負責修建在河南登封縣的測景臺(如圖所示)

p209l圖

它實際上是一座用來測量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巨型超級圭表。測量就是測影的意思。該測量臺高四丈,相當於高表,與平臥的長圭垂直。

長圭成水平狀向它的正北面延伸,長十二丈八尺,上面有刻度。人們又形象地稱它為「量天尺」。豎圭的表上加一塊曲面銅葉,上有小孔。

正午的陽光通過小孔,投身至圭尺上,便可直接判讀。當竿影最長的一天便是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即冬至,而竿影最短的一天,便是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即夏至日,兩次影竿最長或最短的時間間隔就相當於一年的實際時間。世界上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曆法。

然而,儘快曆法種類繁多,但就其年月日基本安排方法而言,通常主要是下面所說的三種。

p209圖

一、以朔望週期為主要依據編制的「太陰曆」

蘇軾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其實,月球是按照一定的速度和週期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

如圖所示。月球本身雖然不發光,但太陽光照耀會反射光芒。當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月球的黑暗半暗對著地球,地球上的人們看不到它,此時稱「朔月」或「新月」。

二、三天後,月球向前運動,人們開始看到月球被太陽看到的一小部分,似彎彎的峨眉,稱之為蛾眉月。大約過十五天左右,地球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時,月球的整個光亮面正對著地球,人們可以看到一輪滿月,此時稱為「望」。以後,月亮形狀逐漸變瘦。

這個周而復始的週期,約為29.5306日,即人們講的朔望月時間,由於月亮的夜間照明效果沒有規律的週期變化,在古代人類生產生活中影響特別大,因此很多文明古國都採用過類似以月相週期變化為依據的歷法。

p170圖

按朔望月週期為一個月,約二十九天半多一點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那麼每年大約三百五十四天多,比真正的一年少十一天多,這樣就會出現矛盾。譬如,如果今年一月恰好在仲冬季節,那麼,十五年後的一月份可能是在仲夏季節,「太陰曆」因為沒有考慮到地球繞日公轉的迴歸週期和氣候的冷暖變化,所以,對農牧業的生產是不利的。但因為月相的盈虧變化是極為典型的天文現象,放棄朔望月的週期變化現象又可惜,後來人們又以設定閏月的辦法來協調,取得了滿意的答案。

如我國的農曆就是一部比較完美的陰陽曆。

我國古代一向重視月亮變化。從發掘的殷墟甲骨文中的「月」字用看釣月中加一點即「 」來表示,這表明人們可能最初把新月作為一個月的開始。《漢書.

匈奴傳》中記載有「舉事常隨月,盛狀以攻戰,月虧而退兵」,說明人們常根據月亮變化考慮軍事進攻與撤退的時機。

有趣的是,直到現在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或地區仍然保留以朔望月為週期的「太陰曆」,也就是通常說的「回曆」。但它一般只供伊斯蘭國家作為歷史紀年和宗教祭祀之用。其中回曆元年元月元日,即伊斯蘭教祀穆罕默德避難進麥加的那天,公元六二二年七月十六日算起。

截止二001年已是回曆的一四二一年。

二、以迴歸年週期為主要依據所編制的「太陽曆」

太陽曆又稱「陽曆」。它不考慮月相的變化如何,只考慮地球繞日公轉一週即一個迴歸年的時間長短。我們知道,地球總是斜著身子繞日不停地作圓周運動,公轉一週的時間是365.

2422日(即365天5時48分46秒)。如果人為地設定十二個月,小月為三十天,大月為三十一天,仍然由於一迴歸年後有一個小數點尾巴帶來的問題。後來人們又想出了設定閏年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譬如平年365天,閏年366天,以便保證陽曆年的長度與實際迴歸年的長度基本吻合。

與西漢王朝同時代的古羅馬帝國也是文明古國之一,曾經使用的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陰曆,後來為了協調與迴歸年的關係,採用了各種設定閏月的辦法,但始終是一個混亂無序的「陰陽曆」。公元前四十六年,儒略.愷撒掌握軍政大權後,聘請了天文學家索西琴改革曆法,其要點是:

1、全年十二個月,單月為大月三十一天,雙月為小月三十天,平年的二月為二十九天,全年共計三百六十五天,

2、冬至後十月為一年的開始,即為每年的歲首。

3、從改歷的下一年起,每三年是一閏年,閏年共計三百六十六天,所多的一天放在二月尾,為三十天。

這就是現行流行的陽曆的前身,一般稱「儒略曆」,其中七月因儒略.愷撒的出生而命名為「儒略月」。然而負責執行的僧侶們誤把「每隔三年置一閏年」理解為「每三年置一閏年」,並一直錯誤執行了三十多年,到公元前九年屋大維(即奧古斯都)統治時,人們發現三十多年中已多設定了閏年五次,於是屋大維下令在以後的一段年份裡少設三次閏年,並恢復原來每四年設定一閏的規定。

屋大維是把自己的出生的八月命名為奧古斯都月,於是把原來屬於小月的八月改為大月,多出的一天從二月中扣出。同時,為了避免一連三個大月,又把九月和十一月改為小月,十月和十二月改為大月。這一不合理的規定一直延續到現在。

儒略曆規定每年平均長度是365.25天,比實際迴歸年長出0.0078天,即每年長出12分14秒。

這點差值在短期內難以發現,但只要過128年,曆法規定的年就要多出迴歸年一天,公元325年,至高無尚的的歐洲**教教會召開宗教大會,一致確定儒略曆是最準確的歷法並全面推行。並根據天文觀測和宗教活動的需要,規定春分日必須是三月二十一日,而紀念耶穌死後復活的復活節定在春分滿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到公元2023年,隨著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確認和天文觀測的技術的進步,發現實際春分時刻已提前到三月十一日,比原定的三月二十一日提前十天,當時的羅馬教皇格列高列十三世便召集天文學者和僧侶們商討改歷問題,最後決定採用天文學家利里奧的改革方案。

1、為使春分時刻再回到三月二十一日,把2023年月10月4日以後的一天改為10月15日,從中刪去10天。

2、採用400年97閏法,即凡公元年號能被4整除為閏年,但公元年號為整百年時,須能被400整除者方為閏年,(如2023年、2023年)。其它為平年(如2023年、2023年)。

這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陽曆,又稱「格列歷」。至於歲首和紀元的設定,也是人為而定。現在的歲首是儒略.

愷撒頒佈曆法時規定的,即定在冬至後十天為一月一日,因此有「冬至十天陽曆年」的說法。古代歐洲和我國過去一樣常採用「王位紀年法」,即將某個統治者登基作為紀年的開始,在西歐的羅馬帝國則以羅馬統治者狄奧.支列顛稱帝時作為紀年的開始。

後來有個叫狄奧尼亞的**僧侶在預先推算狄奧支列顛紀元248年的「復活節」日期時,提出所謂耶穌誕生於狄奧.支列顛紀元前284年的說法,並主張以耶穌誕生的一年為紀元。它的主張竟然得到教會的大力支援,這樣,狄奧支列顛248年就成為耶穌誕生紀年的532年。

因此,現行的公曆紀年,實際上從公元532年才在一些地區開始實行,到現在逐步成為全世界通用的正式紀年。

課本p33圖

三、獨具特色的我國農曆

與現行陽曆並用的農曆,一直是我國的傳統曆法,也是我國古代以來農民安排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因此,稱之為「農曆」。其大致的做法是:

1、朔望月週期是29.5306天,因此農曆規定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但大小月並不因定順序,而是由兩次合朔之間的天數來決定。前提為凡是有合朔時刻的一天,必定為初

2、若一年為十二個月,共計354天多,比實際迴歸年少11天多,長此下去月序與節令氣候不吻合,因此採取設定閏月的辦法來調整。大概在春秋時代採用「十九年七閏的辦法,即每十九年,插入七個月,一般還把不會「中合」的月份定為閏年(二十四節中,單數則叫「節氣」,雙數則叫「中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的一個創造。它能準確地反映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生動地體現了地面上寒暑四季變化的迴圈規律,同時也具有鮮明的節氣特點和濃郁的鄉土氣息,主要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共順序依次是: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大暑、小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從它的含義上看,有反映天象的,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夏至和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分別在北迴歸線和南迴歸線的時刻,而春分與秋分時太陽直射點均在赤道上。也有表示氣候的,如雨水、清明、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還有表示物候的,如驚蟄、小滿、滿種等。下面根據二十四節氣編成的諺語能反映出節氣與農事安排的關係。如「立春耕牛走」,「清明種瓜豆」,「穀雨播大田」,「小滿粒長滿」,「芒種忙收種」,「夏至秧苗全」,「處暑備也鐮」,「小寒忙買辦」,「白露谷登場」,「大寒要過年」,為了便於記記憶,二十四節氣中每取一字,可能編成一首順口溜。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農曆還有一套特有的紀年和紀日方法,就是所謂的「干支紀法」。干支即「天干」「地支」的總稱,以甲、乙、丙、丁、戌、已、庚、辛、王、癸、申10個這字為「天干」,以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為「地支」,並讓相應的天干與地支有序組合,便可得到60以不同的干支,60年一個迴圈,往復不斷。到了近代人們習慣有用干支紀年來表明某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如2023年的甲午戰爭,2023年的辛亥革命。

干支紀法比較繁瑣,此不評述。

為什麼日曆上沒有年迴圈,為什麼日曆上沒有2023年2023年迴圈?

2000年到2099年這100年的日曆遵循28年一迴圈的原則,但是到了2100年,這個說法就不成立了,進入了另一個迴圈中。日曆是一種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於記載日期等相關資訊。每頁顯示一日資訊的叫日曆,每頁顯示一個月資訊的叫月曆,每頁顯示全年資訊的叫年曆。有多種形式,如掛曆 座檯曆 年曆卡等,如今又有...

日曆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中國的日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現在,我們每家必備的掛曆和檯曆就是由日曆發展來的,但是這不過近百年的歷史.至於日曆從何時出現的,誰也說不清,只是據史料記載,大約在1100年前唐順宗永貞元年,皇宮中已經在使用日曆了.當時的日曆又稱皇曆,不僅記錄著日期,而且是編修國史的重要資料.那時候的日曆與現在對於點兒相似.把一年分為12冊,按每月...

日曆不一樣嗎,為什麼日曆和農曆不一樣??

市場上的日曆版本有很多,確實都有所不同。有的把風水學說,黃道吉日都標註在日曆上,還有的把國外的各種節日也有標註。而大部分都只會標註國家節假日。同一年份日曆的時間是一樣的。在其他功能方面會有所不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看手機日曆,在同一年中,日曆的時間是一樣的。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日曆的功能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