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釗鉼
計算機網路中的四種延遲分別是:節點處理延遲 、排隊延遲、傳送延遲、傳播延遲。
1、節點處理延遲
資料更改在一個伺服器上完成與該更改出現在另一個伺服器上之間所用的時間(例如在釋出伺服器上進行更改和該更改出現在訂閱伺服器上之間的時間)。
延遲是指幀從網路上一個埠進入到從另一個埠出去,所花費的時間。
2、網路延遲
網路延遲是指各式各樣的資料在網路介質中通過網路協議(如tcp/ip)進行傳輸,如果資訊量過大不加以限制,超額的網路流量就會導致裝置反應緩慢,造成網路延遲。
3、排隊延遲
時延是指資料從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排隊時延是指分組在經過網路傳輸時,要經過許多的路由器。但分組在進入路由器後要在輸入佇列中排隊等待處理。
在路由器確定了**介面後,還要在輸出佇列中排隊等待**。
4、時延
時延是指一個報文或分組從一個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個端所需要的時間。它包括了傳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時延=傳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一般,傳送時延與傳播時延是我們主要考慮的。
對於報文長度較大的情況,傳送時延是主要矛盾;報文長度較小的情況,傳播時延是主要矛盾。
時延是指資料包第一個位元進入路由器到最後一位元從路由器輸出的時間間隔。在測試中通常使用測試儀表發出測試包到收到資料包的時間間隔。時延與資料包長相關,通常在路由器埠吞吐量範圍內測試,超過吞吐量測試該指標沒有意義。
擴充套件資料:
定義:在傳輸介質中傳輸所用的時間,即從報文開始進入網路到它開始離開網路之間的時間。
如何定義網路延遲程度:
(網路延遲ping值越低速度越快)
1~30ms:極快,幾乎察覺不出有延遲,玩任何遊戲速度都特別順暢
31~50ms:良好,可以正常遊戲,沒有明顯的延遲情況
51~100ms:普通,對抗類遊戲能感覺出明顯延遲,稍有停頓
>100ms:差,無法正常遊戲,有卡頓,丟包並掉線現象
計算方法:1秒=1000毫秒(例:30ms為0.03秒)
2樓:琪琪的街拍
正確答案應該是:傳播延遲,交換延遲,介質訪問延遲,佇列延遲。
3樓:天津土人
你想問的是不是延時啊?
延時是從網路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時間。
它是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的:
傳播延時:電磁波在通道中傳播所需要的時間
傳播延時=通道長度/電磁波在通道上的傳輸速率傳送延時: 傳送資料所需要的時間
傳送延時=資料塊長度/通道頻寬
排隊延時: 資料在交換節點等候傳送在快取中所排隊所經歷的延時。
總延時=傳輸延時+傳送延時+排隊延時
往返延時:從傳送端傳送資料開始,到傳送端接受到來自接受端的確認,總共經歷的延時。
4樓:匿名使用者
傳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計算機網路的資料交換技術有四種,分別是?
5樓:綠鬱留場暑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信元交換
電路交換:端對端通訊質量因約定了通訊資源獲得可靠保障,對連續傳送大量資料效率高。
報文交換:無須預約傳輸頻寬,動態逐段利用傳輸頻寬對突發式資料通訊效率高,通訊迅速。
分組交換:具有報文交換之高效、迅速的要點,且各分組小,路由靈活,網路生存效能好。
信元交換又叫atm(非同步傳輸模式),是一種面向連線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是通過建立虛電路來進行資料傳輸的。
6樓:尨蓇厵菭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信元交換
電路交換(cs:circuit switching)是通訊網中最早出現的一種交換方式,也是應用最普遍的一種交換方式,主要應用於**通訊網中,完成**交換,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通訊的過程是:首先摘機,聽到撥號音後撥號,交換機找尋被叫,向被叫振鈴同時向主叫送回鈴音,此時表明在**網的主被叫之間已經建立起雙向的話音傳送通路;當被叫摘機應答,即可進入通話階段;在通話過程中,任何一方掛機,交換機毀拆除已建立的通話通路,並向另一方送忙音提示掛機,從而結束通話。
報文交換(message switching)是一種資訊傳遞的方式。報文交換不要求在兩個通訊結點之間建立專用通路。結點把要傳送的資訊組織成一個資料包——報文,該報文中含有目標結點的地址,完整的報文在網路中一站一站地向前傳送。
分組交換(ps:packet switching)的實質就是將要傳輸的資料按一定長度分成很多組,為了準確的傳送到對方,每個組都打上標識,許多不同的資料分組在物理線路上以動態共享和複用方式進行傳輸,為了能夠充分利用資源,當資料分組傳送到交換機時,會暫存在交換機的儲存器中,然後根據當前線路的忙閒程度,交換機會動態分配合適的物理線路,繼續資料分組的傳輸,直到傳送到目的地。到達目地之後的資料分組再重新組合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資料。
信元交換又叫atm(非同步傳輸模式),是一種面向連線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是通過建立虛電路來進行資料傳輸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我想這是很容易理解的:資料在通訊雙方間進行傳輸,最簡單的方式是直接互聯。但在大型網路中,讓所有裝置都兩兩相連是不實際的。
取而代之的是通過中間節點的網路進行資料傳輸。這些節點並不關心資料的內容,而是提供一個交換裝置,使資料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直至到達目的地。
這些節點的互相連線形成了網路,而終端就連線在網路中的某個節點上。
通常,網路系統所採用的資料傳輸技術有以下三種: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的原理是:在資料傳輸時,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有一條利用中間節點構成的專用物理鏈路,此線路將一直保持到資料傳輸結束。若是這兩個節點之間的通訊量很大,則可同時建立多條連線。
使用這種技術,在傳輸資料之前會事先建立一條端到端的線路。舉個例子,在兩個終端a,b之間有由a、b、c、d、e五個節點組成的網路,a與a直連,b與b直連,而a、b節間無直接連線。a向a發出連線請求,要與b通訊。
此時,a到a的電路是專用的,早已存在。而節點a必須在通向節點b的路徑中找到下一條支路。如果它選擇了到c的電路,則在此電路上分配一個未用的通道,並告訴要連線b。
於是,c在重複a的動作並如此迴圈直至連線到b,最終建立起到b的線路。這樣,a、b之間就有了一條專有線路用於a、b間的通訊。這種傳輸自然是相互的。
資料經過節點時幾乎沒有延遲和阻塞,除非線路有意外或節點出現故障。資料傳輸完成後,由通訊的某一方發出拆除電路請求,對方作出相應釋放鏈路。
電路交換的有點在於資料傳輸可靠、迅速,且保持原有序列。但是,一旦通訊雙方佔有一條通道後,即使不傳送資料,其他使用者也不能使用,造成資源浪費。
電路交換適於資料傳輸要求質量高,批量大的情況。典型的是**通訊網路。
報文交換
為解決電路交換佔用通道的缺陷,報文交換產生。其原理是:資料以報文為單位傳輸,長度不限且可變。
資料傳送過程採用儲存-**的方式。傳送方在傳送一個報文時把目的地址附加在報文上,途徑的節點根據報文上的地址資訊,將報文**到下一個節點,接力式的完成整個傳送過程。每個節點在受到報文後,會將之暫存並檢查有無錯誤,然後通過路由資訊找出適當路線的下一個節點的地址,再把報文傳送給下一個節點。
這個過程中,報文的傳輸只是佔用兩個節點之間的一段線路,而其他路段可傳輸其他使用者的報文。於是,這種解決方案不會像電路交換佔用終端間的全部通道。但是,報文在經過節點時會產生延遲。
這段延遲包括接收報文所有位(bit)所需的時間,等待時間和傳送到下一個節點所需的排隊延遲。
相對於電路交換,報文交換的優點有:線路效率高;節點可暫存報文並對報文進行差錯控制和碼制轉換;電路交換網路中,通訊量很大時將不能接收某些資訊,但在報文交換網路中卻仍然可以,只是延遲會大些;可以方便地把報文傳送到多個目的節點;建立報文優先權,讓優先順序高的報文優先傳送。
報文交換也是存在缺點的。首先,它不能滿足實時互動式的通訊要求,經過網路的延遲可能會有不小的變化。其次,有時節點收到的報文太多以致不得不丟棄或阻止某些報文。
最後,對交換節點的儲存量有較高要求。
分組交換
為了更好地利用通道資源,降低節點中資料量的突發性,在報文交換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分組交換。在分組交換的網路中,每個分組的長度有一個上限,因此,一個較長的報文會被分割成若干份。每個分組中都包含資料和目的地址。
傳輸過程和報文交換類似,只是由於限制了每個分組的長度,減輕了節點負擔,改善了網路傳輸效能。
分組交換的特點是:1、把資料傳送單位的最大長度作出了限制,從而降低了節點所需的儲存量。2、分組是較小的傳輸單位,只有出錯的分組會被重發而非整個報文,因此大大降低了重發比例,提高了交換速度。
3、源節點發出第一個報文分組後,可以連續發出隨後的分組,而這時第一個分組可能還在途中。這些分組在各節點中被同時接收、處理和傳送,而且可以走不同路徑以隨時利用網路中的流量分佈變化而確定儘可能快的路徑。
終端與主機間的通訊通常採用分組交換。
有資歷的玩家也許還聽說過分組交換還分成虛電路分組交換和資料包分組交換兩類。那這兩類方式都有什麼不同呢?其實,這種區別有些類似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
所謂虛電路方式就是在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事先建立一條邏輯電路。由於這條線路不是專用的,於是就稱只為「虛」的。兩個終端之間,鏈路的建立、拆除和資料傳輸都很像電路交換,差別僅僅是電路是否專用。
很明顯,虛電路方式是面向連線的交換方式,常用於資料交換量大的情況。至於資料包方式,傳輸的每個分組都被稱為資料包,每個資料包自身都攜帶足夠的地址資訊。在這種方式裡,不需事先建立連線(不管是不是虛的)。
具體過程不用多說,其實也就是變了樣的報文交換。這個資料包方式是面向無連線的,通常用於互動式會話中每次傳送的資料包不長的情況。
8樓:匿名使用者
寫這麼長幹嘛?我們剛考的: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信元交換
在計算機網路中,資料交換的方式各有哪幾種?各有什…
9樓:匿名使用者
網路中常用的資料交換技術可
分為兩大類:線路交換和儲存**交換,其中儲存**交換交換技術又可分為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線路交換
通過線路交換進行通訊,就是要通過中間交換節點在兩個站點之間建立一條專業的通訊線路。利用線路交換進行通訊需三個階段:線路建立、資料傳輸和線路拆除。
線路交換的特點是:資料傳輸可靠、迅速、有序,但線路利用率低、浪費嚴重,不適合計算機網路。
報文交換
報文交換採用"儲存-**"方式進行傳送,無需事先建立線路,事後更無需拆除。它的優點是:線路利用率高、故障的影響小、可以實現多目的報文;缺點是:
延遲時間長且不定、對中間節點的要求高、通訊不可靠、失序等,不適合計算機網路。
分組交換
分組由報文分解所得,大小固定。分組交換適用於計算機網路,在實際應用中有兩種型別:虛電路方式和資料包方式。
虛電路方式類似"線路交換",只不過對通道的使用是非獨佔方式;資料包方式類似"報文交換"。
報文的優點是:高效、靈活、迅速、可靠、經濟,但存在如下的缺點:有一定的延遲時間、額外的開銷會影響傳輸效率、實現技術複雜等。
令牌是什么?計算機網路,令牌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
令牌環網是ibm公司於70年代發展的,現在這種網路比較少見。在老式的令牌環網中,資料傳輸速度為4mbps或16mbps,新型的快速令牌環網速度可達100mbps。令牌環網的傳輸方法在物理上採用了星形拓撲結構,但邏輯上仍是環形拓撲結構。其通訊傳輸介質可以是無遮蔽雙絞線 遮蔽雙絞線和光纖等。結點間採用多...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功能,簡述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
山西新華電腦學校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是資料通訊和共享資源。1 資料通訊是指計算機網路中可以實現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資料傳送。2 共享資源包括共享硬體資源 軟體資源和資料資源。簡述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 愛做作業的學生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主要表現在硬體資源共享 軟體資源共享和使用者間資訊交換三個方面。1...
計算機網路中存在哪些安全隱患,計算機網路安全方面存在哪些隱患,防範這些安全隱患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大了,嚴格意義上講,能列出的安全隱患的例子太多了。對於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隱患,主要的還是資訊保安。資訊保安是一個非常關鍵而又複雜的問題。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指計算機資訊系統資產 包括網路 的安全,即計算機資訊系統資源 硬體 軟體和資訊 不受自然和人為有害因素的威脅和危害。計算機資訊系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