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照相機是什麼時候被誰發明的,哪個國家最先使用的,中國是什麼時候使用的

時間 2021-05-04 10:20:42

1樓:註冊請

2023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佈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於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2023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臺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2023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搖攝150°的轉機。 2023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2023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

2023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製造,得到迅速發展。2023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捲」。

2樓:小余

全世界公認攝影是法國l·達蓋爾發明的。2023年8月19日法國向全世界宣佈。l·達蓋爾全名是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

3樓:邱祥在婭靜

世界第一臺照相機的國家,發明者,年代為: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經》中已有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2023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2023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2023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2023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張**,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個小時的**。2023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

2023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臺實用的銀版照相機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鐘的**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影象。

2023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2023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隻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2023年,英國的貝克製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2023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塗制的幹版,2023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捲。

隨著放大技術和微粒膠捲的出現,鏡頭的質量也相應地提高了。2023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2023年建立的**像差理論,和2023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在此基礎上,202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製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捲的小型萊卡照相機。

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採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取景器。2023年製成彩色膠捲;2023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準確度,並首先採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2023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準確,2023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表。2023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稜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並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2023年,聯邦德國首先製成自動控制**量的電眼照相機

;2023年以後,照相機開始採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形式和電子程式快門;2023年以後,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照相機品種繁多,按用途可分為風光攝影照相機、印刷製版照相機、文獻縮微照相機、顯微照相機、水下照相機、航空照相機、高速照相機等;按照相膠片尺寸,可分為110照相機(畫面13×17毫米)、126照相機(畫面28×28毫米)、135照相機(畫面24×18,24×36毫米)、127照相機(畫面45x45毫米)、120照相機(包括220照相機,畫面60×45,60×60,60×90毫米)、圓盤照相機(畫面8.2x10.6毫米);按取景方式分為透視取景照相機、雙鏡頭反光照相機、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任何一種分類方法都不能包括所有的照相機,對某一照相機又可分為若干類別,例如135照相機按其取景、快門、測光、輸片、**、閃光燈、調焦、**等方式的不同

,就構成一個複雜的型譜。

照相機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性質和光的折射與反射規律,以光子為載體,把某一瞬間的被攝景物的光資訊量,以能量方式經照相鏡頭傳遞給感光材料,最終成為可視的影像。

照相機的光學成像系統是按照幾何光學原理設計的,並通過鏡頭,把景物影像通過光線的直線傳播、折射或反射準確地聚焦在像平面上。

攝影時,必須控制合適的**量,也就是控制到達感光材料上的合適的光子量。因為銀鹽感光材料接收光子量的多少有一限定範圍,光子量過少形不成潛影核,光子量過多形成過曝,影象

又不能分辨。照相機是用光圈改變鏡頭通光口徑大小,來控制單位時間到達感光材料的光子量,同時用改變快門的開閉時間來制**時間的長短。

從完成攝影的功能來說,照相機大致要具備成像、**和輔助三大結構系統。成像系統包括成像鏡頭、測距調焦、取景系統、附加透鏡、濾光鏡、效果鏡等;**系統包括快門機構、光圈機構

、測光系統、閃光系統、**機構等;輔助系統包括卷片機構、計數機構、倒片機構等。

鏡頭是用以成像的光學系統,由一系列光學鏡片和鏡筒所組成,每個鏡頭都有焦距和相對口徑兩個特徵資料;取景器是用來選取景物和構圖的裝置,通過取景器看到的景物,凡能落在畫面框內的部分,均能拍攝在膠片上

;測距器可以測量出景物的距離,它常與取景器組合在一起,通過連動機構可將測距和鏡頭調焦聯絡起來,在測距的同時完成調焦。

光學透視或單鏡頭反光式取景測距器都須手動操作,並用肉眼判斷。此外還有光電測距、聲納測距、紅外線測距等方法,可免除手動操作,又能避免肉眼判斷帶來的誤差,以實現自動測距。

快門是控制**量的主要部件,最常見的快門有鏡頭快門和焦平面快門兩類。鏡頭快門是由一組很薄的金屬葉片組成,在主彈簧的作用下,連桿和撥圈的動作使葉片迅速地開啟和關閉

;焦平面快門是由兩組部分重疊的簾幕(前簾和後簾)構成,裝在焦平面前方附近。兩簾幕按先後次序啟動,以便形成一個縫隙。縫隙在膠片前方掃過,以實現**。

光圈又叫光闌,是限制光束通過的機構,裝在鏡頭中間或後方。光圈能改變能光口徑,並與快門一起控制曝量。常見的光圈有連續可變式和非連續可變式兩種。

**機構是在攝影過程中起延時作用,以供攝影者**的裝置。使用**機構時,首先釋放延時器,經延時後再自動釋放快門。**機構有機械式和電子式兩種,機械式**機構是一種齒輪傳動的延時機構,一般可延時8~12秒

;電子式**機構利用一個電子延時線路控制快門釋放。

照相機是什麼時候被誰發明的,哪個國家最先使用的,中國是什麼時候使用的?

4樓:匿名使用者

照相機的發展簡史

一個不透光的盒子,這就是照相機。照相機是用感光膠片反景物拍攝下來的攝影器材。它的發明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我國對光和影像的研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國的《墨經》一書就詳細記載了光的直線前進、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現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1031至2023年)一書中,還詳細敘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

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出現了供繪畫用的「成像暗箱」。

2023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佈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於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2023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臺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2023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搖攝150°的轉機。 2023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2023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

2023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製造,得到迅速發展。2023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捲」。這是感獠牧系囊桓齜稍盡m

5樓:匿名使用者

照相機是用於攝影的光學器械。被攝景物反射出的光線通過照相鏡頭(攝景物鏡)和控制**量的快門聚焦後,被攝景物在暗箱內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潛像,經沖洗處理(即顯影、定影)構成永久性的影像,這種技術稱為攝影術。

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照相機比較複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等系統,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複雜產品。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經》中已有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2023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2023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2023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

2023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張**,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個小時的**。2023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

2023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臺實用的銀版照相機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鐘的**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影象。

2023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2023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隻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2023年,英國的貝克製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2023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塗制的幹版,2023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捲。

隨著放大技術和微粒膠捲的出現,鏡頭的質量也相應地提高了。2023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2023年建立的**像差理論,和2023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在此基礎上,202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製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捲的小型萊卡照相機。

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採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取景器。2023年製成彩色膠捲;2023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準確度,並首先採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2023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準確,2023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表。2023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稜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並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2023年,聯邦德國首先製成自動控制**量的電眼照相機 ;2023年以後,照相機開始採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形式和電子程式快門;2023年以後,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中國最早使用照相機的人,一是清皇朝皇親國戚,二是京、津、滬、杭、寧波、廣州等口岸城市的第一代照像館人,有外國人辦、有國人自己辦的,也有「中外合資」辦的

2023年清朝皇宮裡裕勳齡就給慈禧拍過照,當然也給皇帝、太后其他皇親國戚拍過照,有些**雖過了100多年,至今在收藏品市場還流傳很廣,當然是些翻拍的「老**」,這些是清皇朝皇親國戚們最早玩的相機,而老百姓當然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見了望遠鏡還叫千里眼,當然玩不上照相機了。但京、津、滬、寧、杭等口岸城市洋人一到達,並且開起了照像館、寫真館——攝影術傳入中國是法國公佈達蓋爾攝影術的第二年——2023年,鴉片戰爭起隨著傳教、經商、辦醫、軍事侵略等多種途徑攝影術傳入中國了。2023年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在澳門與法國進行商談時,作為禮儀、曾向英、美、意、葡四國**贈送他的肖像**。

照相機的工作原理,相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是什麼?

小小羊角尖 照相機的原理可分為多個方面,1.鏡頭成像原理,2.快門原理 3.膠片感光原理,你好想問的是膠片部分的原理,鏡頭成像傳統和數碼沒區別,就不再說了。傳統相機的感光材料是膠片,光線在快門和鏡頭的控制下在膠片上成像,膠片上的碘化銀見光分解,利用光線強弱分解程度不同,而記錄影像。還分彩色黑白,正片...

蘋果6s照相機照相相片怎麼是倒過來呢

自帶的不能調,可以下個相機360自帶映象,另外一個大老爺們用得著 麼?蘋果手機照相機怎麼把 反過來?蘋果手機拍照後的 為什麼是反的? 蘋果相機能設定拍出來的 不反麼? 雪雨舞裳 我覺得這應該是你沒有設定好,其他人都沒有出現這個問題。 導師叩 蘋果7拍攝 後呈現的 是反的是因為這是蘋果手機特意設定的映...

照相機總是不停的自動微調是怎麼了

nikon的相機在設定近攝的時候是有這個現象的,是正常的,因為近攝它需要時刻保持清晰的影像所以要實時對焦。在設定運動場景的時候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實時對焦。在設定了對焦方式為連續對焦,而不是單次 手動的方式外,也會遇到這個問題。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再就是遇到光線不好的時候,相機需要反覆調節焦距來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