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汐裡三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關於「中國傳統美德」的古詩有哪些?
2樓:牙牙的弟弟
一、《遊子吟》
作者:唐代孟郊
1、原文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翻譯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二、《將母》
1、原文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2、翻譯
把母親帶到揚州後,就安家於臨時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吧。
三、《過零丁洋》
1、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翻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四、《石灰吟》
1、原文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翻譯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五、《憫農》
1、原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翻譯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有關「中華傳統美德」的古文詩句有哪些?
3樓:天上飛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孟郊的《遊子吟》
譯文: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為即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宋代:文天祥
譯文: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3、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塞上曲二首·其二》唐代:戴叔倫
譯文:作為子民我願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4、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譯文:戰士只需要知道在戰場上,要為國捐軀,何必考慮把屍體運回家鄉。
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宋代:陸游
譯文: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訊息告訴我!
形容傳統美德的詩句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顧炎武;清·吳研人位卑未敢忘憂國。版 ——宋·陸游權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宋·范仲淹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唐·戴叔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這五句都是弘揚愛國的傳統美德。
釋義:
國家的興盛和衰落,每個普通人都有責任。
即使地位低下也不敢忘記關心國家大事。
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
作為子民我願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人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義,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中國傳統美德有哪些好處
快樂無限 一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道德根基和重要精神支柱 仁 義 禮 智 信 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國是文明古國 禮儀之邦,重德行 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自古以來,中...
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是什麼,中國的傳統美德是什麼?
龍生麼春冬 中國傳統禮教中,對於女性的要求比較苛刻,其中所謂的 三從 四德 就是女性立身的根本,那麼什麼是 三從 四德 呢?所謂的 三從 是指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意思是說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聽從家長的教誨,不要胡亂地反駁長輩的訓導,因為長輩們的社會見識豐富,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 出嫁之後要...
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徐噓噓噓噓噓 關於 中華傳統美德 的故事有 后羿射日 少年柳公權 孔融讓梨 孟母三遷 樊噲闖宮 諸葛恪得驢 荊軻刺秦王 解鈴還須繫鈴人 硬漢子董宣 緹縈救父 季扎還願 管鮑之交 暖不忘寒 明山賓賣牛。l例舉7個具體內容 破釜沉舟 秦末時,秦軍進攻重新建立起來的趙國,趙國向楚國求救。楚將項羽率兵渡江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