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德戰爭期間,日本為什麼不在背後捅蘇聯一刀,反而要對美開戰

時間 2021-09-11 22:32:32

1樓:匿名使用者

在德國和蘇聯開戰之前就打過

比如:諾門罕之戰,張鼓峰之戰

1、關東軍實力不濟:諾門坎戰役給日本陸軍上了生動的一課。朱可夫將軍讓日本人瞭解了什麼是真正的現代戰爭。

在蘇德戰爭爆發的2023年,蘇聯從亞洲調了大批部隊到西線,但令日軍驚訝的是在東北與其對峙的蘇軍人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遠東軍司令違反斯大林的命令,在西伯利亞的流放犯裡面徵兵數十萬)。而在坦克以及飛機數量上,蘇聯更佔有絕對優勢。在這種態勢下,一旦開戰,日軍將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2 南面有更大的利益:東南亞豐富的戰略資源對於日本這一小國而言異常重要。而且英美對日本逐漸開始進行資源封鎖,使日本獨霸東亞的意圖更加強烈。

而當時西伯利亞的石油等礦產資源還沒有探明(或者說探明瞭日本人不知道),對於日本來說,西伯利亞的資源就只有土地、草原、木頭。

3 海軍意見:日本內部北上派主要是陸軍,而南下派則是海軍。而日本是島國,海軍的對石油的需求遠遠比陸軍高,所以其意見更被重視。

海軍的存油只有半年(9個月)的消耗量奪取荷蘭屬、英屬殖民地的石油資源成為了當務之急

4 遏止美國:美國雖然中立,但是其利益決定了與日本的敵對位置。必須乘美國尚未進入狀態是徹底將其逐出亞洲。

實際上,日本喜歡不宣而戰。

諾門罕之戰,張鼓峰之戰、珍珠港都是這樣。

而日本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相互之間都是牽制作用,蘇聯遠東軍即使在抽調最厲害的時候,也保障了百萬大軍,遠東軍就不必說了

2023年6月22日:703714人,炮10080門,坦克3188輛,飛機4140架,艦艇94艘。

2023年12月1日:1343307人,炮8777門,坦克2124輛,飛機3193架,艦艇96艘。

2023年7月1日:1446012人,炮11759門,坦克2589輛,飛機3178架,艦艇107艘。

2023年11月19日:1296822人,炮12728門,坦克2526輛,飛機3357架,艦艇98艘。

2023年7月1日:1156961人,炮13843門,坦克2367輛,飛機3949架,艦艇101艘。

2023年1月1日:1162991人,炮16827門,坦克2069輛,飛機4006架,艦艇102艘。

2023年5月9日:1185058人,炮20695門,坦克2338輛,飛機4314架,艦艇93艘。

2023年8月9日:1747465人,炮29835門,坦克5250輛,飛機5171架,艦艇112艘。

2樓:

日本人之前在諾門罕捅過蘇聯一刀,下場很慘,就這下場它還敢找蘇聯麻煩?

諾門罕戰役,或稱哈拉哈河戰役,又叫諾門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日本稱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稱為第1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1次諾門罕事件;此後至9月16日停火為止,稱為第2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2次諾門罕事件。

戰事於2023年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日、俄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偽滿洲國」及「蒙古國」交戰(以蘇聯朱可夫元帥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喬巴山元帥為領導的蘇蒙聯軍),但日、俄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大敗結束。

日、俄雙方此後在二次大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2023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戰並攻擊偽滿洲國的八月風暴行動為止。[1]

諾門罕戰役使東北關東軍向西侵略的企圖徹底落空,進而促使日軍不得不放棄「北進政策」而選擇「南進政策」,進攻太平洋諸島,偷襲珍珠港,最終導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滅。日本史學家稱這場戰爭為「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2]這是蒙古國歷史上重要的戰役之一,蒙古國為戰爭爆發70週年作紀念活動。

具體的你自己查一下吧

3樓:

這個問題在當時已經受到提議了,那時候日本還沒有對美宣戰。蘇德戰爭在那個時候正是德軍摧拉枯朽的推進時期,當時日本有兩種聲音,一是北上,也就是你說的給蘇軍背後來一刀。二是南下,侵略東南亞。

印度洋是英美兩國的利益所在地。這樣勢必會得罪美國,日本也是充分考慮到的。兩種聲音,一時之間難分高下。

但那時候的戰局左右了決定。當時,蘇聯準備不足,一說是故意敗退,反正那時候蘇軍節節敗退。日本認為,沒必要再去幫助盟友,而且西伯利亞那個時候還沒有發現油田,沒必要耗費人力物力佔領,日本是個資源短缺的國家,而東南亞有豐富的資源用於擴張。

所以,最終,南下的聲音戰勝了北上。

後來,就有了日軍偷襲珍珠港。

歷史就這樣定格了,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假如能假設的話。那麼,可以肯定,至少,盟軍裡是沒有蘇聯了,歷史也將改寫。

沒有,當時三國結盟時已經劃分了勢力範圍。整個蘇聯和歐洲美洲歸德國,義大利負責非洲,而日本,是亞太。

4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在戰爭剛開始時確實有意對蘇聯開戰,當時日本有北進和南下兩種選擇,而初期時北進戰略佔上風,日本據此策劃並實施諾門坎戰役,不想此役日本在蘇聯強大的空軍和火炮面前損失慘重。於是日本改為南下戰略,使用其強大的海軍力量攻佔東南亞,繼而攻擊英美,導致美國參戰。

5樓:納蘭雲磬

第一:日本曾在諾門坎一戰被蘇聯打的慘敗,認識到了自己和蘇聯巨大的差距。

第二:當時德國在歐洲一路勢如破竹,很多歐洲老牌國家被滅,其在中南亞的殖民地一下都成了無主之地。日本看到了當然不能放過,當時日本稱為「絕不能錯過的班車」。所以日本選擇了南下而不是北上

6樓:匿名使用者

戰爭都有目的

日本的戰爭重點不是要土地,而是要資源;

日本到後來之所以對英美開戰,

主要是因為石油,不是吃飽撐著沒事亂打.

打蘇聯能幹嘛?把西伯利亞打下來又怎樣?

如果開戰就是為了談和,那當初不打不就得了?

7樓:金陵一夢

試過了,結果叫人家揍的屁都不敢放,知道現在都是

8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也不傻……之前的幾次和蘇聯衝突(比如諾門坎),日本的肉彈完全打不過蘇聯的坦克大軍,可以說是被打的傷了元氣,留下恐懼了。

拿下西伯利亞……先備好棉衣吧!不是人人都能拿下那個地方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沒有能力.蘇聯很清楚自己遼闊國土在防禦上的困難,因此在對德國作戰的同時,遠東依然保持有百萬精兵對付日本的可能進攻.日本陸軍部一直主張北上進攻蘇聯掠奪西伯利亞地區豐富的資源,關東軍一次被不斷擴充強大,以準備對蘇聯的作戰.

但是在諾門檻戰役之後日本很清楚自己在陸地上不少蘇聯人的對手,因此果斷放棄,與蘇聯達成默契,日本不入侵蘇聯,蘇聯也不對日本動手,也不讓盟軍借道蘇聯進攻日本,日本因此放心南下掠奪東南亞資源,準備與美國決戰,而蘇聯則調集遠東兵力去西線,迅速擊潰德國.

二戰蘇德戰爭 為什麼前期蘇聯被德國打得那麼慘 但到最關鍵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頂住了?

10樓:虎踞江南

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對於德軍而言,主要是因為:

(1)當德軍抵達斯大林格勒時,已深入到蘇聯的縱深地帶,其補給線越拉越長,既增加了部隊後勤保障的難度,且很不安全,極易遭到蘇聯游擊隊的襲擊。而這反過來,又讓德軍在斯大林格勒的一線部隊物資短缺,影響了戰鬥力。突出表現就是連鬱冬的棉衣都沒有,連生存都成了問題,豈有不敗之理?

(2)而德軍的戰略實施有誤。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初期,由於德軍同時又在北高加索一帶採取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從而致使攻擊斯大林格勒的兵力一度出現了很大的「缺口」。之後,隨著戰役規模的不斷擴大,德軍繼而又分期分批向斯大林格勒增兵,犯了「添油戰術」的兵家大忌。

對於蘇軍而言,主要是因為:

(1)斯大林格勒既是莫斯科的南部屏障,也是通往大後方的大門。如果該城淪陷,之前一切的努力可謂將付之東流,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蘇聯高層下達了不惜任何代價,必須死守斯大林格勒的命令。

(2)西方盟國對蘇聯的支援,以及蘇聯高層及時抽調大量遠東的部隊及物資趕來增援。這兩條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由前期的與德軍僵持,發展到後期**的主要原因。

另外,此役蘇軍的損失雖然仍超德軍,但不同的是:德軍是被整建制消滅,戰鬥力不復存在,新的部隊不經一段時間的訓練形不成戰鬥力。而蘇軍則是以戰爭初期後撤的殘存部隊補充新兵,以老帶新,其對戰鬥力的有利影響遠遠超過不利的一面。

11樓:匿名使用者

冬天,冰天雪地,很多德國士兵抵抗不了蘇聯的冬天,而蘇聯士兵則習慣了他們的冬天,於是戰場發生了逆轉。

12樓:匿名使用者

前期蘇聯沒準備,同時大量優秀指戰員在大清洗運動中被**,部隊戰鬥力下降!斯大林格勒在不守住就要滅國了,同時這是斯大林的故鄉,是象徵!

13樓:歐美明星粉絲

前期蘇聯被德國打慘的原因是;首先,蘇軍的錯誤估計,使得蘇軍淬不及防。但同時,蘇聯在衛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頂住的原因是;蘇軍採用了城市游擊戰,先把德軍的裝甲步兵部隊,引入城市,然後就是猛烈的火力打擊。

14樓:匿名使用者

前期的斯大林血洗中層以上軍事指揮官,最後把遠東集團軍調了過來 才頂住的,要是小日本這個時候把遠東拿下,二次世界大戰結果就不一樣了,因為小日本不知道遠東石油資源多

15樓:隨風歪倒

在二戰前 希特累訪問蘇聯 給出斯大林 一個假象 我不會打蘇聯 前面是被打的措手不及後來 德軍被雨季拖慢了腳步 再然後到了一個冬季 第二個 是巷戰是最殘酷的 就是拿人命填 蘇聯已經退無可退了 加上德軍的後勤已經無以為繼

16樓:等等

根據鳳凰衛視紀實片,德老兵回顧,戰敗有三大原因,第一,莫斯科提前進入了冬天,出現嚴寒天氣!第二戰線太長,補給跟不上!德軍連棉衣都遲遲未到!

第三,希特勒,指揮失當,該停下來休整,他沒停,他目空一切,揚言要在冬天前佔領莫斯科!

17樓:匿名使用者

斯大林格勒前已經有莫斯科會戰

18樓:小渣j型

對第三帝國來說莫斯科離德國太遠,補給跟不上,而且部隊連續作戰後戰鬥力下降,佔領區又要分兵駐守,還搞三路齊頭並進兵力進一步分散。

反觀蘇聯本土作戰有是保衛首都,士氣高昂兵力充沛,部隊在紅場閱兵後直接開赴戰場,後備兵員充足,把人海戰術發揮到了極致,死一撥後面立馬在開上來兩撥。

於是,第三帝國的百戰精銳被淹沒在了人民的海洋之中...

19樓:匿名使用者

前期:德軍擁有閃電戰優勢,裝備精良,軍隊人數飽和,加上誇大的宣傳攻勢,士氣高昂等;

之後,日本人為了偷襲珍珠港,怕蘇聯從背後捅自己刀子,維持了《蘇日中立條約》使得斯大林抽調西伯利亞的駐軍包圍莫斯科,抵住了德軍的進攻;此後,德軍不再擁有大規模戰略進攻的優勢,開始地區性進攻——軍隊統帥部希望在南方攫取斯大林格勒,但是元首堅決要高加索地區的石油,一意孤行地施行自己的意志,等到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有所部署的時候,元首腦子一抽分出攻打高加索地區的兵力去奪取斯大林格勒,最後不但沒攻下斯大林格勒,還差點被蘇軍包了攻打高加索地區軍隊的餃子......莫斯科戰役的敗局差不多就奠定了東線戰爭的局勢了!

二戰期間日本的資源都是從那裡來

在各大國中,日本的鋼鐵和彈藥是最少的,比如鋼產量是200萬噸,連德國的1 10都不到。當時日本的鋼鐵 主要是從美國進口鋼鐵和廢鐵。從中國的掠奪是次要的。當時日本並沒有得罪美國,所以美國願意出口。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斷絕一切對日 日本的鋼產量急劇下降.日本發動二戰是長期準備的,通過在外國特別是中國的掠奪...

二戰蘇德有多長,二戰蘇德之間有什麼大的戰役?

41年到45年,一共四年。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夥同僕從國匈牙利 羅馬尼亞 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 巴巴羅薩 的計劃,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 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蘇軍反擊,最終於1945年4月30日攻佔德國柏林。5月8...

二戰蘇德之間有什麼大的戰役,二戰前的蘇德關係是什麼樣的?

基輔會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包圍戰,也是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圍殲戰。整個戰役持續了兩個半月以上,在正面300公里 縱深約600公里的大片領土上進行。蘇聯方面軍持久而頑強的鬥爭,對打破德軍 閃擊戰 計劃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德軍在向莫斯科方向的進攻上受到了阻礙。德軍贏得了在斯大林格勒發生的戰爭史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