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like志存高遠
物以稀為貴,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並不一定具有價值。商品的價值量也只能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時間。
像水、空氣這種不需要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製造且廣泛存在的東西,自然其價值就基本可忽略不計。而鑽石的稀缺和製造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複雜性決定了其價值的高昂。
2樓:亂了序
乙個商品裡面既包括」狹義的價值「也包括」使用價值「,但是經濟學裡「價值」的含義是狹義的價值概念,僅僅指的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而不包括使用價值,價值決定商品的**,而決定**的價值就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鑽石雖然沒有使用價值,但是因為開採、切割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類勞動,因此「價值高」「**也高」,而水雖然是人類的必需品,使用價值高,但是僅需要將水裝進瓶子再運到消費者手裡,因此水並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類勞動,所以水的價值低,**也低。
問關於經濟學基礎的作業題目
3樓:
摘要。您好,請問您的問題是什麼?
您好,請問您的問題是什麼?
十個問題嗎?
嗯塞。關係如下:1.
當tu上公升(或增加)時,mu>02. 當tu達到最高時,氏州mu=03. 當tu下殲襲蔽降(或減禪薯少)時,mu<04.
mu曲線先遞增,而後遞減5. tu是mu的累計加總。
您好,十個問題建議您購買**哦。
怎麼購買。
幫做經濟學題目
4樓:
摘要。您好,您這不是經濟題目,是英語呢。
麻煩了。您好,您這不是經濟題目,是英語呢。
您好,罩梁襲第一問消費者物兄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渣旦好程度增強時,對該商品的需求數量就會增加。相反,當偏好程度減弱時,需求數量就會減少。
您好,第一問是旅埋,消費者的偏好。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晌雹的偏好程度增強時,對該商品的需求數拆謹螞量就會增加。相反,當偏好程度減弱時,需求數量就會減少。
經濟學作業,拜託大家了
5樓:網友
1a. 大於2b. 反方向變動 3 b.
利息能最有效地利用資本4a. 資本具有淨生產力 5高度發達和富裕的國家6c. 謝爾曼法 7**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8a9d 10c.
部門法11需求來自廠商,供給則來自消費者(要素所有者)12b
作業,大神們幫忙啊!經濟學原理
6樓:戀勞
1.需求定理的例外是吉芬品,就是那些比較劣質的商品,在1845年的愛爾蘭饑荒中,雖然馬鈴薯的**急劇上公升,當地農民反而增加對馬鈴薯的需求量。
供給定理的例外是奢侈品。供給定理是供給和**同方向變動,而奢侈品當供給減少的時候,**上公升。稀缺物品也是如此。
2.在短期內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是生產成本,特別是生產成本中的工資成本。在長期內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是生產能力,即經濟潛力的增長。
因此,供給管理包括控制工資與物價的收入政策,指數化政策,改善勞動力市場狀況的人力政策,以及促進經濟增長的增長政策。
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
**。生產技術與管理水平。
生產成本:要素**。
預期**。**的稅收與補貼政策。
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邊際效用背叛的原因在於:
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樣性。
希望能幫到你。
經濟學原理作業,求過程,求答案
7樓:匿名使用者
在均衡點上,x=20y,dy/dx=-20y的意義是每減少20單位y損失的滿足等於損失1單位x,所以x=20y
2x+5y=270 收入=支出。
所以45y=270 y=6 x=120對了就給滿意。
大家,有誰學的是經濟學?經濟學幹嘛的?謝謝啦,最好不要百度,說說自己親身經歷,經濟學怎麼樣呀
庶吉士 我大學學經濟管理系的,專業是工商,也學過經濟學基礎課程。我通俗談談吧,畢業工作,學過的經濟學具體理論無法為你創造財富的,就像不是經濟學家就能成為富豪的,因為這個學科是很理論化的,特別是現在高等數學的引入,邊際,計量經濟學等等發展也是越來越越理論化,資料化。越來越不貼近實際。但是學過這個課程,...
請教大家,如何學經濟學的知識呀,然後自己做生意?理論用於實踐呢?謝謝
樓上的兄弟的話我50 同意。經濟學無處不在,瞭解經濟的大環境和走勢對個人的經營是有幫助的,不全是理論。比如今年某種產品熱銷,你就要小心來年會滯銷,而且 很有可能大跌。不瞭解的話有可能你會跟風囤積,結果導致損失。基礎的經濟學原理必須爛熟於心,否則你只會成為經濟浪潮中隨波逐流的一片樹葉,自身難保。被經濟...
求張維迎老師的《經濟學原理》課後習題答案
1 曼昆 經濟學原理 上下冊。梁小民教授翻譯。曼昆為哈佛高才生,天才橫溢,屬新古典凱恩斯主義學派,研究範圍偏重巨集觀經濟分析。該書為大學一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 說理淺顯 語言有趣。介面相當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其貼近,諸如美聯儲為何存在,如何運作,greenspan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