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居里夫人的科學家故事
1樓:時尚西歐夢
伽利略、門捷列夫、愛迪生、
有關居里夫人的事例,儘量要短哦!
2樓:瀟灑雅晴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皮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
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居里夫人的年薪雖然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不「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選單,因為這些選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
難怪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乙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據說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里夫人。
品德教育。加分哦!
誰有關於居里夫人的事例
3樓:手機使用者
居里夫人簡介 原名: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波蘭文:mabya sklodowska) 瑪麗·居里(marie curie),(出生于波蘭,是法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
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pō)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用了好幾年在研究鐳的過程中,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
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乙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里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
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記和傳記資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書:《瑪麗· 居里:
她的一生》(maria curie::a life),為她艱苦、辛酸和奮鬥的生命歷程描繪了一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影象。 她的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與丈夫約里奧因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次女艾利,**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國王於1965年授予該組織的諾貝爾和平獎。
居里夫人的事例
4樓:哲哥聊歷史
1、居里夫人,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名叫瑪麗亞,原籍波蘭,她一世頌念生的偉大貢獻在於和丈夫櫻灶居里一起,在極其簡陋、艱苦的條件下煉出了放射性物質釙和鐳。
2、丈夫去世以後,她強忍悲痛,繼續對鐳和其他多種放射性元素進行研究,並取得豐碩成果,推動了原子核科學的發展。
3、由於她在放射性現象方面成就顯著,1903年她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她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一生共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
4、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於波蘭首都華沙,1891年隨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讀書,在巴黎取得學位並從事科學研究,是巴黎及華沙搜困居里研究所的創始人。
居里夫人的事例,居里夫人的事例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即瑪麗居里,是一位原籍為波蘭的法國科學家。她與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 po 和鐳 ra 並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分享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居里夫人繼續研究了鐳在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並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又獲得191...
居里夫人的,居里夫人的資料
居里夫人瑪麗 居里 1867.11.7 1934.7.4 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 p 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 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用了好幾年在研究鐳的過程中,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
居里夫人的資料,居里夫人資料
瑪麗 居里 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 p 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 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用了好幾年在研究鐳的過程中,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後有同名電影 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