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和解決內心的矛盾衝突

時間 2025-02-20 06:30:25

1樓:一泓清泉遊雙魚

與孩子的面對和溝通一定是平等的,心平氣和的。

家長雖然生活閱歷和經驗比孩子豐富,而且對孩子有生養之恩,但這不表示你在與孩子溝通時就有絕對的控制權,可以對孩子發號施令,強加給孩子自己的意志。

孩子們在慢慢長大,他們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意識,判斷,有自己的思維邏輯。不可否認,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都是出於好的目的,想讓孩子生活得更快樂,更美好。但如果不瞭解孩子,不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這一點是很難達到的。

現在的孩子普遍成熟的都比較早。現在的孩子,相比同等年齡的家長,他們成熟得更早,接受的事物更多,思維更開闊,思想也更開放。因此,家長不要有固有思維和經驗主意,想著當初自己在這個年齡沒有遇到的問題或不知道的問題,你的孩子沒有遇到。

時代在發展,現實以不比當年。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當你與孩子面對面,平等的交流時,你就與孩子更近一步了。每個家長都應當是心理諮詢師。能與患者平等交流,不論是從心理上還是人格上,不要小看或輕視他們。

只有在這種平等交流的基礎上,交流才會有良性結果。要做的換位思考,也就是共情。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

交流的時候,學會傾聽,因為,你是在為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釋出自己的看法或是發洩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很多家長做不到的一點。孩子還沒說幾句,自己就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拿出個人意見和看法,完全不顧孩子的反應。

導致孩子的思路被打亂,情緒低迷,無所適從。當然了,也不是家長一句話都不說,只是不要做的喧賓奪主。你是孩子的傾訴物件,他多說,你才能瞭解更多的情況,對症下藥。

另外,就是自己給出的意見,也不是強加,而是僅供參考。語氣上,多用「你覺得怎麼樣」「你自己去判斷」等等,而不是「你應該怎樣」「你必須怎樣」。讓孩子自己有乙個判斷選擇的過程,你可以出主意,但拿主意應當是孩子自己。

有時候,教育孩子,就像是面對老闆一樣,選擇題比問答題會有更好的效果。不要在心裡輕視自己的孩子,他可能遠比你想象的聰明,成熟。

當你與孩子以這種方式溝通時,你的心與孩子的心已經有效融合了,他與你之間不在有隔閡,就可以暢所欲言了。當達到這種狀態和氛圍,很多問題答案自然就顯現了。

與孩子溝通,心理定位和態度最重要,只要這兩點把握好,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並找到理想的答案。

2樓:情感心理諮詢師木

需要及時溝通,瞭解孩子發生了什麼問題,根據問題給他一些建議,讓孩子自己選擇,培養他的獨立人格。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比較敏感,在遇到一些事情會產生內心的矛盾,不知道怎麼去做。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給他一些幫助,家長最好的幫助就是引導孩子的思想,讓他正確面對問題。

您可以說一下孩子是遇到了什麼事嗎。

怎麼引導孩子自己解決矛盾衝突?

3樓:網友

家長可以介入孩子間的衝突,且必須介入,但這裡的「介入」的不是家長直接上手,而是正確告訴孩子怎麼處理。

孩子終究會離開大人獨立生活,要想孩子以後能坦然面對小到打架、大到霸凌等各類衝突,一定要孩子學會下面五件事。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我們平時刷**或者在自己身邊可能就會遇到,兩三個孩子,其中乙個氣勢洶洶推搡、拍打,甚至踢另乙個小朋友,而被欺負的小孩子可能委屈到攥緊拳頭,眼淚止不住的流也不知道還手。那麼問題來了,在學校孩子遇到這種情況,該不該打回去呢?

支援孩子打回去,又害怕孩子學會暴力,不打回去又害怕孩子被變本加厲的欺負受委屈。如果乙個孩子出手就能傷人,那對閉吵方家長在親子關係上、教育孩子上,肯定有問題,那麼該怎麼辦呢?其實,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家長一定要做到這五點。

首先是第一條,爸爸平時可以多跟孩子做一些打鬧訓練,這裡的打鬧訓練指的是鍛鍊孩子的防禦能力。

第二條,少打罵吼叫孩子,孩子在一次次打罵中愈發沒有自尊與自信,在家裡尚且不敢吭聲,就更不能指望他到外面敢還手?

第三條,要教會孩子「吵架」,就是呼救,遇到有人欺負,要大聲說:「別動,不許碰我!你不能這樣對我,我要喊人。」這是嚇唬對方的氣勢。

第四條特別重要,要教會轎嫌侍孩子界限感,比如說:「不小心碰一下」和「故意傷害」的區別,如果是故意傷害比如被扇了耳光就要立馬處理,建立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第五條,如果打不過也吼不過,那該咋辦?這時就要教孩子,找家長朋友老師,找一切能夠找的人求助,避免二次傷害,平安成長比成功更加的重要。

總 結。當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大人不能完全袖手旁觀,有時候還是需要及時介入。

介入的目的不是裁判是非對錯,而是幫助孩子緩解僵局。換句話說,不是當警察和法官,而是者碰做「潤滑劑」。

介入的方法不是講道理,而是根據具體情況,為孩子提供實際的幫助。

如何教會孩子處理矛盾和衝突呢?

4樓:網友

1、弄清楚事情的經過、起因家長在介入孩子之間的矛盾前,應該先了解事情的起因以及經過,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孩子處理衝突,化解矛盾,更好地明確誰是誰非。若是家長不顧青紅皂白地偏袒某個孩子,很容易讓另外的孩子感到寒心。而這種光明正大的偏袒很容易引來另外孩子的不滿,不僅無法解決孩子間的矛盾,還為數彎下次爭吵、動手埋下了鋪墊。

因此,家長在遇到爭執的孩子時,應該公平公正地聽完兩個孩子講解事情的經過,然後再考慮是否需要介入孩子的衝突中,若是需要介入,就需要從客觀的角度上幫助孩子們化解矛盾。2、要清楚到底該不該介入若是孩子之間的衝突只是平常的打打鬧鬧、推推嚷嚷,這時家長可以任由孩子解決,這樣不僅能讓孩子鍛鍊與人交往的能力,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若是一昧地介入孩子間的爭執中,很容易讓孩子養成遇事就找家長的心理,不利於孩子獨立成長,更不利於孩子未來的人生髮展。

家長在教導孩子時,要明確的告訴孩子不怕事,若是遇到其他孩子隨意欺負自己時,也要大膽反抗,不能忍受對方欺負。若是反抗不過,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讓家長幫忙找對方家長處理事情。如此一來,不僅能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也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若是孩子時常打架鬥毆,那就需要家長緊急介入處理,還需要聯絡對方的家長,共脊畢唯同處理打架鬥毆的事情。若是孩子受傷嚴重,要及時將受傷嚴重的孩子送往醫院**,再根據孩子受傷程度談各種醫療費等等。若是孩子傷勢比較輕,也要將孩子送往診所或醫院消毒和包紮,以免病菌感染。

無論如何家長在發現孩子受傷時,都要注重孩子的受傷程度,並和對方家長認真處理孩子打架鬥毆的情況。3、不偏袒任何一方家長在解決孩子間衝突時,要懂得不偏袒任何一方,讓孩子從各自的角度上講解出衝突的經過,然後家長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上處理問題。若是自身孩子有錯,那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賠禮道歉;若是對方孩子存在過錯,那麼家長要為孩子討要公道,這樣才能為孩子樹立榜樣,也可以震懾對方不再隨意地欺負人。

若是雙方都有錯,雙方家長都應該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意識到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這樣他們才會櫻培成為遵紀守法的人。

如何幫助孩子解決矛盾?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個人認為吧孩子之間大部分的矛盾都是可以自己解決的,這種情況家長就沒必要再介入了。當孩子之間有衝突家長更多的應該是引導而不是直接介入,鼓勵孩子表達情緒和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換位思考,並和孩子一起思考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虛老。

家長應該是孩子人生中第乙個智慧導師,幫助孩子學會理解自己的感受和社會規則,這樣今後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孩子都能用這份理解自己解決。如果是非原則性的問題孩子的事情還是孩子自己解決吧,這樣比較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如果事事都是父母解決的話,一旦形成了依賴性很容易走極端的,不過對於家長而言有必要去了解事情的始末,有利於疏導孩子的心裡和思想,幫助孩子尋找解決問題辦法!

即便家長介入,也應該示範孩子如何解決衝突,而不是挺身而出對別人大打出手,這是最壞的示範。家長充當孩子的保護傘,其實就是告訴孩子,以後有衝突就去搬救兵找靠山,在衝突糾紛裡誰拳頭硬誰就是問題終結者,誰的力量強大誰佔便宜。

其實很多時候,家長害怕的不是自家孩子吃虧,而是自家孩子沒有控制好力度傷害到別人家小朋友,所以,一旦他們差或公升出現矛盾就第一時間制止。這樣做反而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幫助。家長先放下自己團梁的緊張,用平常心對待他們的舉動,觀察孩子的反應,判斷他們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問題。

當然,在觀察的同時也要時刻注意小朋友的舉動,如果發現他們出現較為危險的動作,家長就要站出來及時制止。

對孩子之間的矛盾家長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在平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教給孩子一些處理問題的方式,這樣他們才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如果孩子比較小,家長就可以在中間起到調和的作用,用語言引導他們發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哦。

自己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如何解決親子之間的矛盾

柯貞教育 恩非常明白您現在的困境,孩子叛逆期是一個成長階段需要經歷的,很多的孩子叛逆的行為表現不一樣,孩子叛逆的原因和內心的變化是有很大的關係,同時也是家庭因素帶來孩子的影響,家長要解決這樣的矛盾,就先清楚的意識到孩子叛逆需要冷靜處理,家長應該陪伴孩子平穩度過這個階段,有時候孩子也是比較迷茫的,也是...

面對難言的委屈 怎麼解決,如何面對委屈

找個洞,把它說出來,或出去找個地方大吼兩聲。暫時會緩解一下的。別難過,既然是委屈就會有澄清的時候。找個合適的機會說清楚就好。我認為,當一個人面對難言的委屈的時候,應當注意調節自己和心情。因為快樂的心境是健康情緒的核心內容。人在不開心 的時候,可以試一下面的方法 一 轉移注意力。找一些其它事情去做,比...

如何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怎樣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常常會不知所措,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訓斥孩子一頓,要知道,這樣做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面對孩子的吵鬧,不同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招術 移花接木法 如果孩子還是安靜不下來繼續吵鬧,這個時候訓斥或指責是沒有用的,不妨留他一個人發脾氣,直到他安靜下來,這對他養成良好的性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