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縈繞著耳畔
離子反應中,有反應物少量,那麼按照要什麼給什麼的原則去想就好了!
比如:ca(oh)2與nahco3反應。
如果將碳酸氫鈉aq滴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過量,則碳酸氫鈉少量。
教你乙個方法,假設只滴下去乙個碳酸氫鈉,那麼它的乙個碳酸根離子需要乙個鈣離子生成碳酸鈣沉澱,而乙個鈣離子又附帶2個氫氧根離子,於是這兩個氫氧根離子與剩下的氫離子結合,生出乙個水,剩下的乙個氫氧根離子和鈉在水溶液中保持電離狀態。
於反應中發生了:ca2+ +co3 2-=caco3↓ h+ +oh- =h2o
反應方程式為ca(oh)2+nahco3=caco3↓+h2o+naoh
離子方程式ca2+ +oh- +h+ +co3 2- =caco3↓+h2o
如果反過來滴,碳酸氫鈉過量,那麼假設滴下去乙個ca(oh)2
他需要乙個co3和兩個氫離子(因為碳酸氫鈉過量,他要多少可以給多少),於是。
離子方程式:co3 2- +2h+ +ca2+ +2oh- =caco3↓+2h2o
化學方程式中,因為氫氧化鈣需要兩個氫離子,必須要兩個碳酸氫鈉提供,因此。
ca(oh)2+2nahco3= caco3↓+2h2o+naco3
不知道我舉的這兩個例子你看懂沒,下面總結。
少量的反應物中所有能反應的離子(如少量氫氧化鈣中的鈣離子和2個氫氧根離子)均可以得到對應的結合離子(過量碳酸氫鈉中的乙個碳酸根離子和兩個氫離子),從而寫出離子方程式,然後根據質量守恆寫出化學方程式(2個碳酸氫鈉才能提供2個氫離子,滿足少量氫氧化鈣的需要,因此化學方程式碳酸氫鈉前配2,然後質量守恆寫出方程式右邊殘缺的生成物——碳酸鈉)
以上是離子反應中的情景,希望能幫到你。
純手打哦~)
2樓:網友
若少量a和b反應。分析過程可以是這樣(並不代表反應歷程):
a和b按計量比反應,假設生成c和d.,然後會剩餘一部分b,這時,反應物會變成c,d,b,因為a已經反應完了,所以沒有a。這時看c,d,b會不會反應,若繼續反應,則看新生成的什麼東西。
注意不足量的那種反應物會消耗掉,下一次檢查反應時不要把它認為還有。
這是一般規律,在初高中適用。實際上有些時候不適用,但遇到那種情況你們也是認為適用的。
怎麼學好高中化學,學霸求教
3樓:玲叮
元素週期表。
第一:先要把書中的基礎知識瞭解清楚。
書中的一些知識很多都是基礎,很多的精華都在練習冊裡面還有一些輔導教材裡面重要的就是先把一些基礎的知識都搞清楚,包括書中的一些備註,還有實驗器材,還有實驗的方法,還有一些互動之類的。一定都要先搞清楚。孩子學習的成績提不上去,還是因為他們這些基礎就沒有學好。
就造成了他做題的時候就不會。哪怕他上課都聽懂了,但是讓他做題他還是不會,高中化學輔導老師要幫助學生抓住基礎。
第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找到乙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還是很重要的。學習分為兩種外部學習和自己的記憶。外部學習就是我們平時的做題習慣,還有出去玩的時候看到一些東西,想到自己所學的知識。
記憶就是在平時的學習當中,自己的解題方法。但是這種思維還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不是說所有的學生都會悟出這種方法。
第三:多問自己不會的題目。
上課帶著問題聽課和沒有一點東西的聽課效率一定是不一樣的。孩子只要在上課之前看了上課的內容就一定知道老師下一步要講什麼。最起碼他心裡知道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都是什麼?
學習的主動特性,還能幫助到學生在他學習的步驟當中有乙個好的學習態度。
第四:多幫助學生,也就是你鞏固知識。
可能因為你學習比較好,所以學生會讓你給她講一些題,你們知道嗎?給學生講題,其實也就是你自己在鞏固知識。學生,請你給她講題,你也不要不好意思,也就是把老師上課講過的知識,給他講明白。
讓自己也當一次小老師。多給學生講一下題,你自己的知識也就記得比較紮實,你下次在遇到這種問題,你就會跟隨著你的理解,跟隨著你的想法一步一步的往下解題。
高一化學,學神進
4樓:原子幻數
1)4 4 單鍵,雙鍵,三鍵。
2)鏈 環。
第四種 三個碳形成乙個環,另外乙個是甲基。
高中化學高手進
5樓:網友
可能發生的反應有:
cuo + c =cu + co (加熱)
co + cuo =cu +co2 (加熱)
c + co2 = 2co (高溫)
理論是先發生第乙個反應:
假設恰好只發生第乙個反應,則氧化銅和碳都無剩餘,剩餘固體為cu。
cuo + c =cu + co (加熱)
80g 12g
此時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為: 80g/(80g+12g)×100%= 剩餘固體為cu
若w(cuo)< 則反應後碳有剩餘,剩餘固體為cu和碳。
若w(cuo)>,反應後氧化銅有剩餘,會繼續反應。
co + cuo =cu +co2 (加熱) 剩餘固體是cu
當恰好發生第二個反應時,這時總反應可寫成。
2cuo + c = 2cuo + co2
160g 12g
此時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為: 160g/(160g+12g)×100%= 剩餘固體是cu
當若w(cuo)>時,cuo有剩餘,此時剩餘的固體為cu和cuo
綜上所述:當w(cuo)< 時, 剩餘固體為cu和碳;
當 ≤w(cuo)≤時,剩餘固體為cu;
當w(cuo)>時, 剩餘的固體為cu和cuo
6樓:網友
解:(1)①2cuo+c=高溫=+co2↑、②c+co2=高溫=2co
2)①2cuo+c=高溫=2cu+co2↑、②c+co2=高溫=2co
②,得:③cuo+c=高溫=cu+co↑
當恰好按反應①進行時,x=12/160=3/40,這時殘留固體只有cu.
當恰好按反應③進行時,x=12/80=3/20 ,這時殘留固體也只有cu.
當x<3/40時,cuo過量,殘留固體為cuo和cu的混合物;
x>320時,c過量,殘留固體為c和cu的混合物.
答:(1)①2cuo+c=高溫=2cu+co2↑、②c+co2=高溫=2co
2)當x=3/40或3/20時,殘留固體只有cu;當x<3/40時,殘留固體為cuo和cu的混合物;
x>3/20 時,殘留固體為c和cu的混合物.
7樓:網友
1)cuo+c=加熱=cu+co, cuo+co=加熱=cu+co2, 2cuo+c=加熱=2cu+co2
2)假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為x,則cuo的質量為xm,c的質量為(1-x)m,帶人第三個方程式計算,求出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時候x的值為40/43,所以此時反應完剩餘的為:cu. 當x>40/43時,cuo過量,剩餘的是:
cuo和cu。當x<40/43,c過量,剩餘的是:cu和c。
求化學學霸講解
8樓:網友
取食鹽樣品,置於試管中,加入食醋後觀察。如有氣泡冒出,且匯入澄清的石灰中,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混入碳酸鈉結論成立。
取少量樣品置於試管中,加入適量水**使之溶解,然後加入幾滴無色酚酞,觀察。如變紅色,結論成立。
取少量樣品置於試管中,加入適量水**使之溶解,滴入幾滴澄清石灰石,觀察。如變渾濁,結論成立。
9樓:網友
取少量食鹽,溶解,得溶液備用;
1、取少量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沉澱生成,說明當中含碳酸鈉;
2、取少量溶液,滴加醋酸,若有氣泡生成,說明混有碳酸鈉;
3、取少量溶液,滴加2-3滴酚酞試液,若觀察到溶液變紅,說明混有碳酸鈉;
10樓:網友
1:取樣溶解,加入酚酞,若變紅,則混有。
2:取樣加入食醋,若有氣泡,則混有。
3:取樣溶解,加入澄清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混有。
高中化學怎麼學才好,高中化學如何學好
高一化學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他只是高中課程的適應階段,所學的知識點並不多,建議你多花些時間做做練習,這可不是題海戰術,因為假期補習效果並不明顯,大多時間消耗在被動的接受上。所以你可以買幾本口碑較好的教輔書,最好是內容分章分節的,並附有一定練習的。因為化學是一門在現階段看來是記憶性較多的學科,練習...
高中化學金屬怎麼學,怎樣學好高中化學金屬
有點成線,在成面,就幾乎差不多了。按照金屬單質 金屬氧化物 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 也就是相應的鹼 該金屬對應的鹽。每一種物質在從它的結構 性質 用途 製取等各方面把握。在聯絡每種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一 物理性質1熔沸點 狀態 同族金屬從上到下熔沸點減小,同族非金屬從上到下熔沸點增大。2 一般,具有金屬...
高一化學怎麼學 高中化學學習重點
說實話,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相比,有一個質的的飛躍,其難度大大提升。挺難的,但是也不乏有學的很好的人。至於重點,幾乎都是。例如一些摩爾質量 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酸 鹼 鹽一直都是重點,再來是代表金屬鐵 銅 鋁 鈉 鎂。代表非金屬硫 碳 鹵素元素 即第七主族元素 元素週期表也是重點。化學平衡是最難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