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幣制改革的主要特點,概唐高宗幣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時間 2022-03-19 08:45:20

1樓:和順表業

第一次改革

漢武帝於建元元年(前140年)春二月行三銖錢。《漢書·武帝紀》師古注曰:「新壞四銖錢造此錢也,重如其文。

見食貨志。」這次改革使銅鑄幣的名義價值與法定重量恢復一致。這一措施,第一次改變了「半兩」這一相沿下來的貨幣單位名稱。

第二次改革

第一次改革後,因為其時三銖錢與四銖重的半兩等價流通,再加上盜鑄盛行,故三銖未能堅持流通。因此,漢武帝於建元五年(前136年)春「罷三銖錢,行半兩錢。」史載:

「有司一言曰:』今半兩錢,法重四兩『「。這與文帝四銖錢不同的地方是它鑄有外郭,故被錢幣學家稱為「武帝半兩」。

第三次改革

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又下令重新鑄造三銖錢,並造白鹿皮幣和白金三品。為了抑制盜鑄,漢武帝還頒佈了盜鑄金錢者死罪令。此次改革是漢武帝歷次幣制改革中動作較大的一次。

在第三次改革前,由於漢武帝內興功利,外事四夷,連年征伐,開拓疆土,國家財政空前膨脹,很快便耗盡了文景時期積累的社會財富,造成「縣官大空」。在這個背景下漢武帝開始了第三次貨幣改革。

《史記·平準書》載,「是時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銀錫。自孝文更造四銖錢,至是歲四十餘年,從建元以來,用少,縣官往往即多銅山而鑄錢,民亦閒盜鑄錢,不可勝數。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

有司言曰:「古者皮幣,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

今半兩錢法重四銖,而奸或盜摩錢裡取鎔,錢益輕薄而物貴,則逺方用幣煩費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縁以藻繢,為皮幣,直四十萬。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

」即皮幣的實行,主要是為王侯宗室朝覲聘享之用,使他們向****的納貢不受劣錢影響。

幣制改革的漢五銖

由於少府多銀錫,「又造銀錫為白金。以為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兩,圜之,其文龍,名曰「白選」,直三千;二曰以重荖小,方之,其文馬,直五百;三曰復小,撱之,其文龜,直三百。

」白金三品幣值介於三銖與**之間,這樣就形成了一套比過去更加複雜的貨幣體系。****通過手中積累的此前並非貨幣的銀錫,定以**,即可藉機剝奪大商人的財富,增加**財政收入。

漢武帝還「令縣官銷半兩錢,更鑄三銖錢,文如其重。」這是繼第一次改革後,再次試圖以三銖代替半兩的舉措。

可見,漢武帝這次幣制改革內容主要是:一,銷半兩錢鑄半兩錢;二,發行大額虛幣皮幣與白金。而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國家的財政

2樓:僧璞玉

貨幣是一個國家經濟穩定的基礎,地位非同一般。

漢景帝時,貨幣的鑄造權**和各個諸侯國都有而且沒有統一。景帝鎮壓七國判亂之後,貨幣是各個諸侯國對抗**的資本。因此,基於國家的穩定大業,貨幣改革已迫在眉睫。

漢武帝當政時期已正式頒佈詔令推行貨幣改革。當時的通行的貨幣是**鑄造的銀錫造幣又稱「白金」,還有五銖錢。

三官五錢和上林三官五錢是漢武帝幣制改革最後定型的貨幣。公元前113年,漢武帝頒佈詔令收回了各個郡國的鑄幣權改由**統一鑄造發行。相當於把地方的財政大權收歸**,鞏固了**集權的統治!

漢武帝統一**鑄造貨幣後,由於錢幣制作工藝精良而且成本高,極大地減少了民間仿造貨幣的現象,穩定了國家金融體系!

3樓:這臺冰箱有點冷

貨幣問題並不只是漢武帝時期才出現的,而是從漢初就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嚴重的。漢初鑄造的銅幣比較輕,重三株,後來越來越輕。文帝時期,三銖錢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於是文帝下令使用四株錢,重四分之一兩,可是幣值標的卻是半兩。

4樓:洋奧維

漢代紙幣改革的主要特點是推行新的貨幣政策

5樓:飛飛在天

(一)國家的統一與****的強大。

西漢初年,地方勢力強大,****軟弱,以致無法統一貨幣制度。而漢武帝經過多年的經營,不斷削弱諸侯諸侯勢力,又取得對豪富的壓倒性的勝利,****空前強大。只有這樣,才能使政令貫徹到全國各地,才有可能實現貨幣制度的統一。

(二)五銖錢及其制度的合理化。

新五銖錢的做工精緻,技術含量高,一般人很難偽造,並且質量、成色好,加上輕重適中,使這種銅錢形制一直沿用到20世紀初,歷時2000多年。其次,**明令禁止郡國鑄幣,將鑄幣的銅材料收歸**統管,基本上斷絕了私人鑄幣的源泉。

(三)漢武帝在其改革過程中,能夠大膽、正確用人。

漢武帝一改漢初以來對商賈「困辱之「的抑制,大膽提拔並委鉅商大賈或其後人以重任。商賈之子桑弘羊因其出眾的經濟才能,深得漢武帝信任,曾參與制定和實施武帝時期的一系列重大經濟政策,並執掌**財政大權三十餘年,為漢武帝建立其不世之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漢武帝幣制改革,指中國西漢武帝統治時期進行的幣制改革。

西漢自建立以來,幣制混亂,郡國鑄幣失控又是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髮生的原因之一,故漢武帝即位後,為了****在經濟管理和政治統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視解決幣制問題,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基本解決了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幣制問題,一方面穩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將漢高祖下放地方的鑄幣權重新統一於**。

概唐高宗幣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漢朝貨幣文化:漢朝的錢幣種類及特徵都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的貨幣是怎樣子的呢?

秦朝滅亡後,西漢初期仍使用秦制半兩錢,只是,漢初半兩錢實際重量始變輕,漢文帝半兩錢重四銖(二十四銖合兩)鑄幣名稱重量兩者由相符差距世界各貨幣史共同現象面統治階級節省幣材另面標誌著貨幣位進步確立。

漢朝的錢幣發展的演變

公元前119亦是漢武帝元狩四,漢武帝實行幣制改革採用新白金皮幣白金幣面叄等:圓形龍幣值叄千錢,形馬幣值五百錢,橢圓形龜幣值叄百錢,所謂白金,實際銀和錫的合金,銀少錫多,作價高自發貶值加銀**高錫**低千萬私鑄造起結,白金用兩廢止白金早銀幣第幣面現圖型前錢幣鑄文字用圖畫與希臘體系錢幣同漢武帝已同古羅馬、印度等**往白金鑄圖型能受外幣制影響。

作價有那麼高,自然會發生貶值,在加上銀的**高,錫的**低,成千上萬的人有私下鑄造起來,結果白金只用了一兩年就廢止了~

請問漢代法律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急!!!

7樓:匿名使用者

1。漢代基本上繼

承了秦代的法律制度,即「漢承秦制」。但漢代中期以後專,由於確立了屬儒家思想為法律的正統思想,因此表現出儒家化的趨勢。同時,在漢文帝、漢景帝之間又進行了刑罰改革。

a.漢代法律改革從觀念上否定了肉刑。

b.漢代法律儒家化。「上請」、「恤刑」、「親親得相首匿」原則的確認,均是在立法上把儒家的禮教、綱常、觀念加以法律化的舉措。

在司法制度方面,漢代法律規定了「春秋決獄」和「秋冬行刑」的制度。

2.鞫讞分司制是宋代為了防止刑獄冤濫和官吏作弊,除了個別人口較少的州外,從各州到大理寺都實行審判與檢法斷刑相分離的制度。這種由專職**分別負責審與判的制度,叫鞠讞分司制。

鞠讞分司制使檢法斷刑的**無權過問審判,負責審判的**又無權檢法斷刑,二者互相牽制,不易作弊。

4.《漢 書·宣帝紀》文穎注曰:「天子詔所增損,不在律上者為令。

」可見「令」是皇帝於律 外所釋出的命令、文告。它可以補充、更改律,也可以取消、代替律,這是中國古代法 制的一個重要特徵。

簡述漢朝法律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漢朝的貨幣

8樓:金果

西漢時期的貨幣

三銖錢:中國貨幣史上流通時間最短的貨幣。鑄於漢武帝建元元年上有「三銖」二字故名。

三銖錢重8銖,銖字金旁從王,背無輪廓。三銖錢剛鑄一年,武帝又令停鑄三銖,改鑄五銖,錢背增加了輪廓,重5銖。

四銖錢:又稱漢半兩。其直徑為2.

4-2.6釐米,重2.2-2.

8克,錢穿孔比較小,無內外廓,錢文製作比較規範。四銖半兩因順應了當時的國勢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

五銖錢:五銖錢輕重適中,合乎古代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水平對貨幣單位的要求,因而在漢武帝以後的西漢、東漢、蜀、魏、晉、南齊、樑、陳、北魏、隋均有過鑄造,歷時長達739年,是我國歷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最為成功的長壽錢。

皮幣:武帝於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發行皮幣,用宮苑中的白鹿皮製成。

白金幣 :亦稱白金三品」。西漢的銀錫合金幣。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鑄造。當時以為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獒如龜,故用為白金幣花紋。

東漢時期的貨幣

鐵錢:公元30年,公孫述在四川鑄造鐵錢,歷史上第一次用鐵作幣材。

五銖錢:公元40年,光武帝從馬援建議恢復五銖錢 。

9樓:不乖的

漢朝(包括西漢和東漢)內部主要是以五銖錢為貨幣,是一種以銅為原料製造的貨幣。

在它以前,漢朝的貨幣十分混亂,種類繁多且偷工減料,有大的如某些刀幣,長十九釐米,重五十多克;小的如莢錢,直徑不到一釐米,象豌豆那麼一粒,攜帶與計數都很不方便。漢武帝將鑄造錢幣的大權收歸**所有後,五銖錢使得西漢的貨幣得到了統一,有效的穩固了西漢的經濟。

漢代在發行了五銖錢以後,錢幣使用得更加廣泛,流通的渠道也更多了。五銖錢的使用方式有支付官吏薪俸,買官職,贖罪等等。但是西漢時,對外**時作為國際貨幣使用的是**。

五銖錢是從漢武帝是開始發行,它相當精美,銅色渾厚勻稱,文字端莊俊秀,並且採用了戰國時刀幣、環錢邊緣突起的輪廓,以保護幣上的文字不致磨損,同時增加牢度。這一邊緣突起輪廓的鑄造法從此就固定了下來。 五銖錢大小得體,輕重適中。

漢武帝統一幣制的背景

10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漢武帝內興功利,外事四夷,連年征伐,開拓疆土,國家財政空前膨脹,很快便耗盡了文景時期積累的社會財富,造成「縣官大空」。在這個背景下漢武帝開始了貨幣改革

秦朝的貨幣與漢朝的貨幣有什麼共同特點

11樓:匿名使用者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錢幣的形狀不一,如鏟幣、刀幣、環錢等,且只能在各自統轄的範圍內流通;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秦朝滅亡後,五銖錢西漢初期仍使用秦制半兩錢,由於允許民間私鑄,錢制較亂,以致出現重僅一克的莢錢。民間還出現剪邊半兩,也就是一些投機商將秦制的半兩,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個半兩,就可剪下一個半兩的青銅,用剪下的銅再鑄半兩,這樣以來,導致貨幣失衡,給當時的經濟造成一度的混亂,以至於後世出現剪邊半兩很多,呂后發現問題後,積極主張幣制改革,並且親自參與了錢幣的設計,為了防止剪邊,在方孔圓錢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圍邊,定五銖為計重單位,漢五銖從此誕生

五銖是一種中國古銅幣,錢重五銖,上有「五銖」二字,故名。初鑄於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東漢、蜀漢、魏、晉、南齊、樑、陳、北魏和隋都有鑄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止。

但舊五銖仍然在民間流通。五銖是中國歷史上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

通報的主要特點是,通報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中華狼酋 解付友機畫 一 通報的特點 通報,是表彰先進 批評錯誤,傳達重要情況所使用的公文。通報,一般屬下行文。但是,有時也用來相同級機關和不相隸屬的機關,甚至上級機關傳達某一重要事項或資訊。二 通報的特點 通報的主要特點 一是教育性。因為通報用於表彰先進單位 先進個人和先進事蹟,宣傳成功的經驗 批...

中國戲曲的主要特點,中國戲曲的主要特點

東方旅人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 清末學者王國維語 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 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 唱 念 做 打 1 始於離者,終於和 中國戲...

唐代踏歌的主要特點

中國漢族流傳下來的舞蹈動作,大多儲存在戲曲舞蹈中 一些舞蹈姿態和造型,儲存在我國極為豐富 的石窟壁畫 雕塑 畫像石 畫像磚 陶俑,以及各種出土文物上的繪畫 紋飾舞蹈形象的造型中 我國豐富的文史資料也有大量的對過去舞蹈形象的具體描述。我國舞蹈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的對中國古典舞的研究 整理 復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