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哥是圍觀群眾
連詞「和」、「與」、「及」比較起來,「和」用得最廣泛,口語和書面語中都很常見。
「和」可以連線名詞性成分,也可以連線動詞性或形容詞性成分,表平等聯合。 例如:①老師和學生都贊成這個意見。②這件事情還要進一步調查和了解。③他的話是那樣明確和有力。
表示3項以上成分的平等聯合時,「和」要放在最後兩項之間,前面的成分用
頓號連線。
例如:①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都進行了這項工作。②一切事物都有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
另外,在連線較長的片語時,「和」的前面可以有一個停頓,書面上用逗號隔開。
例如:是根據歷史發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號,和為了實現這種口號而提出關於每一發展階段„„的動員口號。
「與」較多連線名詞性詞語,也可連線動詞性、形容詞性詞語,多用於書面語,書名、標題中常見。
例如:①工業與農業的發展都依賴科學技術的進步。②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消除分歧,增強團結的有力措施。③偉大與渺小的事物都值得我們關注。④實現和平與鞏固和平是兩件事。
「及」一般連線並列的名詞性成分,多用於書面語。跟「和」相同,連線3項以上成分時,「及」要用在最後兩項之間。值得注意的是,「及」連線的成分往往有主次之分,「及」後的成分是次要的。
例如:①本次試驗用的主要裝置及各種備用件均已備齊。②醫生們決定,聯合本市所有醫院的醫護人員及社會各界人士,為孤殘兒童獻愛心。③圖書、儀器及其他物品已經搬進了新教學樓。
請問「和」、「與」、「及」、「同」的用法有何不同?
2樓:充建義尚越
和一般用在兩者之間,代表一種共同的關係。
與一般用於相互間發生動作的情況下,或者被關聯的元素一併進行某種動作。
及,一種附帶的關係,前面的是主要的,後面的是次要的。
同一般用來說明所關聯二者間的關係。
和與及的用法有什麼不同
3樓:匿名使用者
「和」與「及」都可以起到連線的作用。
「和」連線的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還可以是「形容詞,代詞等等」如,工人和農民,傳播和接受,快樂和幸福,我和他。
「和」連線的兩個詞語,是並列關係。
「及」連線的是並列的名詞成分。如,「工人、農民及知識分子」,「鋼鐵、煤炭、石油、電力及其他工業」
(注意:「及」連線的成分如在意義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應放在「及」的前面。)
4樓:小離老師
回答您好,我是小離老師,已經累計提供諮詢服務近4000人,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000小時! 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現在正在整理答案,大概需要三分鐘,請您稍等一會兒哦~感謝~
我們的關係剛剛緩和一些。
更多1條
"得"和"的"的用法有何不同
5樓:
得 有兩個用法:
一個是得到的意思。
另一個是把其後的話用來形容前面的字,
例如 他快樂得跳了起來。
的 好像只有一個用法:
就是用作形容詞,
例如大街上有枝葉繁茂的大樹。
6樓:匿名使用者
「得」前作補語,後加動詞
如:他高興得跳起來。(強調高興的程度)
「的」前作定語,修飾後面的名詞
如: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的」前是定語,修飾名詞「電影」)
7樓:匿名使用者
「的」後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如: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貴的教科書、鳥的天堂、偉大的祖國、有趣的情節、優雅的環境、可疑的情況、團結友愛的集體、他的媽媽、可愛的花兒、誰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2「地」後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如:高聲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瘋狂地咒罵、嚴密地注視、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圍、沙沙地直響、斬釘截鐵地說、從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細地看、開心地笑笑......」
3「得」
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後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態的詞或詞語,表示怎麼怎麼樣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爛、疼得直叫喚、瘦得皮包骨頭、紅得發
紫、氣得雙腳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樂得合不攏嘴、驚訝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掃得真乾淨、笑得多甜啊......
那和哪有什麼區別,主要是用法
8樓:很久呀
「那」和「哪」用法上的區別在於表示疑問的
時候,反問的時候,感嘆的時候一定要回用帶口字旁的「哪答」。沒有疑問的時候絕不能加口字旁,要用「那」。
9樓:return風戀發
「那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5656538」表示一個具體的,明確的你看得見或者你知道的地方,一般用於陳述句;
「哪」表示不具體的,你不知道的不明確的地方,一般用於疑問句;
「那」拼音
nà,nǎ,nèi,nā筆劃6
五筆vfbh部首阝
結構左右結構五行火
筆順橫折鉤、橫、橫、撇、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釋義[ nà ] 指較遠的時間、地方或事物,與「這」相對:~裡。~個。
~樣。~些。~時。
~麼。 [ nǎ ] 同「哪」(一)(中國大陸地區已不用)。 [ nèi ] 義同(一),「那」和「一」連讀的合音,但指數量時不限於一:
~個。~五年。 [ nā ] 姓。
「哪」拼音
nǎ,něi,na,né筆劃9
五筆kvfb部首口
結構左右結構五行火
筆順豎、橫折、橫、橫折鉤、橫、橫、撇、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釋義[ nǎ ] 疑問詞,後面跟名詞或數量詞,表示要求在所問範圍中有所確定:~樣。~裡(a.
什麼地方。b.用於反問句,表示否定,如「我~~知道?
」「他~~笨啊?」c.謙辭,推辭對自己的褒獎)。
[ něi ] 「哪」和「一」的合音,但指數量時不限於一:~個。~年。
~會兒。~些。 [ na ] 助詞,「啊」字受到前一字韻母n收音的影響而發生的變音:
加油幹~! [ né ] 〔~吒〕中國古代神話裡的神名(「吒」讀輕聲)。
10樓:beling不琳
區別主要
bai有以下兩點du:
1、意思不同,「那zhi」nà 是指dao示代詞,指代某個人,或版是某物權;「哪」nǎ 是疑問代詞,表示疑問或虛指、任指。
2、讀音不同,「那」讀音為「nà」四聲;「哪」讀音為「nǎ 」三聲。
11樓:寶寶
一、那和哪的區別主要是:
1、哪是疑問代詞,後面跟名詞或數內
量詞,常用於問句中;容
2、那是指示代詞,可用於任何語句中。
二、拓展:
1、那【讀音】nà、nǎ、nèi、nā
【部首】阝
【五筆】vfbh
【釋義】
[ nà ] 指較遠的時間、地方或事物,與「這」相對:~裡。~個。~樣。~些。~時。~麼。
[ nǎ ] 同「哪」(中國大陸地區已不用)。
[ nèi ] 「那」和「一」連讀的合音,但指數量時不限於一:~個。~五年。
[ nā ] 姓。
2、哪【讀音】nǎ、něi、na、né
【部首】口
【五筆】kvfb
【釋義】
[nǎ]:疑問詞,後面跟名詞或數量詞,表示要求在所問範圍中有所確定:~樣。
~裡(a.什麼地方。b.
用於反問句,表示否定,如「我~~知道?」「他~~笨啊?」c.
謙辭,推辭對自己的褒獎)。
[ něi ] 「哪」和「一」的合音,但指數量時不限於一:~個。~年。~會兒。~些。
[ na ] 助詞,「啊」字受到前一字韻母n收音的影響而發生的變音:加油幹~!
[ né ] 〔~吒〕中國古代神話裡的神名(「吒」讀輕聲)。
12樓:樑大根
那一般有指定的目標和目的,比如那邊、那人、那裡等等,哪一般帶有問的意思,代表不明確的目標和目的,比如**(謙虛的語氣詞除外)、哪個、哪有。
13樓:匿名使用者
1、「那」nà ,指示代詞。用法有 「那、那些、那裡、那麼、那樣」
2、「哪」nǎ ,疑問代詞,表示疑問或虛指、任指。用法有 哪、哪些、**
14樓:我用哈啊
那和哪有什麼區別,主要是用法。一個表示肯定,一個表示疑問。
15樓:清閒自在
那和哪的區別哪是哪個是詢問句?那個那是肯定句。
16樓:匿名使用者
那和哪有什麼區別,主要是用法是,那有指向性,哪有詢問性。
「給與」和「給予」的區別以及用法有什麼不同?
17樓:越答越離譜
1、解釋不同
給與:供給,**,支給;
給予:使別人得到;給;樂觀地幫助他人。
2、出處不同
給與:《後漢書·章帝紀》:「今肥田尚多,未有墾闢。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遊手。」
白話釋義:「現在肥沃的田地還多,沒有得到開墾。他把分給貧民,供給糧種,儘量地努力,不要讓在手。」
給予: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早年結婚,身體孱弱,小地方看去,他絕頂聰明,然而他給予人的卻是那麼一種沉滯的懶怠之感。」
3、用法不同
「給予」用「我給予他溫暖」,而 「給與」用「我將溫暖給與他」,也就是在句式上有所不同,如「給予我美好的往日吧」就不能用成「給與我美好的往日吧」。
「給予」是你給別人什麼東西,「給與」是你把什麼東西給別人。
18樓:次次次蛋黃米亞
「給與」與「給予」的區別:
1、給與(gěiyǔ)是供給,**的意思,後面接的詞句只說所給的事物,多以抽象事物為主,不說接受的人。
2、給予(jǐ yǔ)是給予幫助,給予同情,給予親切的關懷,範圍比"給與"大。
19樓:破曉虎鶇啼丷丷
「給予」可讀jǐyǔ也可讀gěiyǔ。
「給與」只讀gěiyǔ 。
在用法上有所不同:「給予」用「我給予他食物」,而 「給與」用「我將食物給與他」
在句式上有所不同:「給予我幸福的未來吧」就不能用成「給與我幸福的未來吧」。
字意上的理解也不同:「給與」是指具體的幫助,而且形式比較具體,很實在的。「給予」是指巨集觀上的幫助,包括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是比較概括和抽象的。
(給jǐ)和(給gěi)首先都可以做動詞,一般都「引起動作的物件(詞語)+給」。
給與(gěiyǔ ):交付,送與,給以。
給予(jǐyǔ ):送給,獻給。
"給予"是你給別人什麼東西,"給與"是你把什麼東西給別人。
在現代漢語裡,名量詞和動量詞用法有什麼不同?
20樓:暴走少女
一、專用名詞不同
1、名量詞
表示事物的計量單位。例如「條、根、枝、張、顆、粒、個、雙、對、鬥、公斤、公里、畝」等。以上所舉的都是專用量詞。
有些名量詞是從名詞借來的,例如「缸(一缸水)、碟兒(一碟兒花生米)、箱子(一箱子書)」等,這種量詞叫「借用量詞」。
2、動量詞
包括:次、回、遍、趟、下(兒)、頓、番。這些動量詞表達的意義各不相同,和動片語合的能力也不一樣,比如「次」和「下(兒)」和動片語合的能力強(即多數動詞可以和它們組合),而「趟」只能和「去」「走」「跑」等部分動片語合。
二、表示內容不同
1、名量詞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單位,與數詞合成數量短語,常作定語。
2、動量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的單位,與數片語成數量短語,常作補語。
三、分類不同
1、名量詞
1)計量名量詞
主要是度量衡單位。例如:公斤、尺、畝、度等。
2)通用名量詞
主要指多數名詞都適用的量詞。包括:種、類、些、點等四個。
「個」這個量詞有了通用化的傾向,能夠和它組合的名詞越來越多。但是仍然有很多名詞只能用其專用的量詞,而不能用「個」替代。例如「電影」可以不說「一個電影」,而說「一部電影」。
但「紙」無論如何不能說「一個紙」。
「去一趟、看一遍、做一次、哭一場」中的「趟、遍、次、場」,表示動作的數量單位,叫做動量詞。
2、動量詞
1)工具動量詞
指的是下面例子中的情況:他踢了我一腳。我打了他一巴掌。
老師瞪了我一眼。「腳」是「踢」的工具,「巴掌」是「打」的工具,「眼」是「瞪」的工具。這樣的詞臨時用來表示動作的量。
離開這樣的語言環境,它們只是普通的名詞。也可以把這種動量詞叫作臨時動量詞。
2)複合量詞
把名量詞「駕」「人」和動量詞合在一次,共同用來作為一種特殊的計量單位,就是複合量詞。
常用的複合量詞在構成形式上雖然是「名量詞+動量詞」,但要注意,名量詞一般來說是比較開放,即很多名量詞都可以用來構成複合量詞,而動量詞只有「次」最常用來構成複合量詞。一些複合量詞:班次、人次、件次、卷次、例次、艘次、部次、架次、批次、戶次、輛次、臺次。
to,for的用法和不同,to與for的區別和用法
雖然他們都是介詞,但意義上有很大的不同。to 是方向詞,通常譯為 向xx地兒,對xx人或物 比如we came back to tanzania.我們回到了坦尚尼亞。it s difficult to me.對我來說這太難了。for 是目的介詞,通常譯為 為xx.比如we work hard for...
我國與世界同緯度地區冬季和夏季氣溫有何不同 這一差異反映了我國氣候的什麼特點
冬季氣溫低於同緯度,夏季氣溫高於同緯度,反應了我國氣候的大陸性特點 不很確定,想想應該是 以地中海為例,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氣溫差值也沒有我國冬夏季溫差大,反映出我國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大陸性氣候。看著像是一道應試題目,同意樓上回答。我國的季風氣候有很強的 性。與世界同緯度地區...
海魚和河魚有何不同,海魚與河魚的區別?
顧名思義,河魚和海魚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的生長環境。王教授告訴記者,其實,嚴格說來,河魚應該叫淡水魚,常見的有鯉魚 鯽魚 草魚 鰱魚 武昌魚 羅非魚 鱔魚等 海魚則包括帶魚 金槍魚 大黃花魚 小黃花魚 鮁魚以及三文魚和多寶魚等。他說,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魚,其營養成分大體相同,總的營養價值很高。首先,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