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建築在世界建築體系中獨樹一幟,其顯著的特點是,無論民居還是宮殿、廟宇,皆採用木材建造,而西方傳統建築則多用石料。許多人覺得,正因為中國建築使用耐久性較差的木材,遠不及西方使用石料建成的教堂、宮殿等建築儲存得長久。如果能改用石料建造,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建築能儲存至今的一定會更多。
那麼,中國古人為什麼捨棄石材而偏愛以木材建造房屋呢?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古時樹木眾多,人們因有「就地取材」之便利,故大量採用木材來建屋。其實,中國境內也有很多石山,並不缺乏石料**,要利用石材亦不是困難的事情。
況且建造皇宮用的楠木等大料並非當地出產,也是從遙遠的地方甚至國外運來的。據史料記載,明成祖定都北京建造皇宮時,僅準備木料就耗時近十年,可見要使用木材並非「就地取材」那麼簡單。問題的關鍵在於歷史上東西方文化對建築物的「永恆」有截然不同的觀念。
西方人心目中的「永恆」觀就是「不變」,要使建築物永恆不變、永世長存,就必須用石材來建造。據法國建築史學家奧古斯特.舒瓦西(auguste choisy, 1841-1909)考證,其實古希臘建築的多立克柱式最初也是木造的,後來才改為石造,今人在其構築上仍可見到模仿木造的痕跡。而「改木為石」的目的,就是要使所建造的建築物,特別是重要的宗教建築,能夠永久存世。
古羅馬人後來發現了火山灰遇水硬結的特性,因而創造了人造石——混凝土(也就是如今港人所稱的「石屎」),來替代天然石材,成為西方建築史上的一次革命。 與西方人的觀念相反,中國古人將「變易」視作「永恆」。像「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春華秋實,逐年遞嬗」,蘊含的都是「永恆」的意思。
我國最古老的經書——《易經》,通篇闡述的就是這種「變易」的思想。「易」就是「變化」,外國人乾脆把《易經》的書名直接翻譯為《變化之書》。流傳至今的「文王八卦」,將木和春天放在等同的位置,象徵著生命;而將金石與秋冬相提並論,視為死亡的象徵。
古時中國的民間建築工匠也認為,木造建築是「天精地氣」之物,是有生命的。 正是因為「木代表生命,石象徵死亡」的傳統觀念,決定了中國古人用木料建造房屋,而只用石料修建墳墓。史籍中有許多關於皇宮因遭雷擊或失火焚燬的記錄,但修復時仍舊使用木材,歷代不變。
木建築在觀感上也給人以溫暖和親近的感覺,而不像石建築那樣冷酷。中國古人不追求建築實體的永久性,即如樑思成先生所說的「不求原物長存」,他們追求的是建築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特徵。中國民間有這樣的習俗,即在家道中興時,拆除祖先留下的舊屋,建造更大的新房。
於是,一代又一代,房宅越建越大、越新,但那已經不是最初的祖屋了。從美學角度看,中國古人更重視非物質的意境的創造,這也是中國傳統建築獨有的一種特質。 大量採用木材建造房屋,必然要砍伐許多樹木,加上當時人們並無環保意識,所以造成大片天然森林被破壞甚至消失殆盡。
這是中國傳統建築的一個毋庸諱言的負面作用。而中國人視「變化」為「永恆」的思想,導致不斷地拆除舊建築,再造新建築,也十分不利於古蹟的保護。事實上,在一九五零年代之前,在中國基本上沒有保護古蹟的觀念。
當然,現在的情形已大不相同了。 有趣的是,當現代中國人大量用混凝土建造各類建築(包括傳統建築)時,西方人卻普遍用木材來建造一些不太高的住宅、寫字樓、商場等建築,真可謂是「風水輪流轉」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自古傳承軟文化,外國傾向硬文化。這由主流文化造成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森林太多了,而外國相對的山比較多!
4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是資源問題,而是文化問題,只是各有所愛呵!
為什麼西方人的建築以石頭為主,中國人卻偏愛木製的材料
5樓:嵩吾峰
關於中西方建築藝術的得失與優劣,歷來有不少文章和專著。從根本上說,它們的差異首先來自於材料的不同:傳統的西方建築(包括被西方視為東方的埃及、印度、伊斯蘭的建築)長期以石頭為主體;而傳統的東方建築(包括中國、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國家和地區的建築)則一直是以木頭為構架的。
這種建築材料的不同,為其各自的建築藝術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石頭是一種密度很高的建築材料。它的缺點是施工週期長;它的優點是使用壽命長;它的特點是足以承擔巨大的壓力,宜於向高空發展。
與之剛好相反,木頭是一種密度較小的建築材料。它的缺點是使用壽命短;它的優點是施工週期短;它的特點是容易製造較大跨度的窗框和飛簷,宜於橫向發展。 相對於石頭的優點和缺點,西方的經典建築往往具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施工週期,可一旦落成又可經受千百年的考驗。
作為歐洲建築史上早期哥特式教堂的典範,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竣工於2023年,歷時182年之久。然而時至今日,它還完好無損地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的斯德島上。比它更晚、更高,也更具有哥特風味的科隆大教堂的整個建築時間跨越了近5個世紀,僅石料就用了16萬噸。
其垂直向上、高聳入雲的雙塔尖頂,凝結了德意志民族幾代人的艱辛和努力。說到西班牙,人們一定會想到巴塞羅那的那座至今尚未竣工、卻已被寫進建築藝術史的聖家族教堂。這座由著名藝術家高迪設計的造型奇異的龐然大物,從19世紀開始施工,已經建造了一百多年,而按照預期的建設計劃,還需要建造一百多年才能完工……。
在歐洲的建築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為什麼西方人的建築以石頭為主,中國人卻偏愛木製的材料呢?是不是因為歐洲山石過多而中國盛產木材呢?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有資料顯示,古希臘「最早的神廟是用木頭和泥石在石地基上建成的。到了公元前7世紀末,較為奢華和耐久的石頭,開始被選作建築材料」。與之相反,「現代地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在遠古時代,黃土高原上除了少數的特殊地區,從未存在過森林」。
因此,中國與西方的古代建築大師之所以對木頭與石頭有著不同的偏好,不能歸因於地理資源上的差異。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不同地域的民族在建築材料上最終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呢?這或許與東西方建築不同的社會功用有關。
中國古代建築中多用木料,為什麼西方建築多用石材?
6樓:王王王王王思潔
是因為在西方建築史上,石材支撐著人類文明發展的壯麗歷史。在中國,對木材的記憶無處不在,獨特的美讓世界驚歎。
石頭建築更有利於防禦,所以中國古代的城牆都是石頭,連著名的長城都是石頭但是這座城市經常被戰爭摧毀,所以除了長城之外,很少見到石頭建築。在大城市裡,不需要考慮防禦的普通建築不再需要石頭。而且,常見的建築基本上都是大面積的建築,位於平原地區。
石材不多,木材更方便運輸和使用。
山上也有石樓,但古代政權的中心大多位於平原,所以對古建築的印象都是用木頭做的。事實上,情況並非如此。如果這是一個竹子豐富的地方,竹子將被使用西方的建築一般都比較小,而且山多,所以收集石料比較方便。
古代的歐洲貴族用石頭在山上建造自己的城堡來防禦。
他們常常缺乏力量在平原上建一座有城牆的城市。而且,石頭建築歷史悠久,可以儲存下來它給人的印象是歐洲所有的建築都是石頭建築畢竟,即使有木結構的建築,也是時候把它們變成灰燼了。我認為主要的問題是建築的規模。
例如,法國的盧浮宮由幾代國王建造了300年,建築面積為4.8公頃。紫禁城建成14年,建築面積15公頃。
如果紫禁城被石頭覆蓋,如果大明城被摧毀,它就可能無法完工。
巴黎聖母院建了180多年,德國 科隆大教堂建於600年前,歐洲神權統治大於君主制,宗教建築屬於上帝。它必須是不朽的,而且經過一百多年的辛勤耕作,石材的使用往往是常有的。
7樓:0雷哥真棒
前陣子版上有人在討
論「中國古建築多用木而不用石」,今天看了《不只中國木建築》,裡面的一番話對我很有啟發,似乎可以為給出 一 部 分 解釋。
作者說:「單從材料的選擇看來,石頭需要挖掘和開採,木頭需要砍伐和培植。一個帶著開開拓色彩(石礦),一個傾向於配合自然(植林)。
以農業作為生產基礎的中國,歷代典籍都詳細羅列各種木材的用途和官方的植林方案,一般平民百姓則以自己的能力和經驗進行貯材的計劃。」
農民播下一顆種子,盼望樹苗抽條長大。同時利用農閒,到河灘用扁擔將適合砌地基的石子挑到預定的範圍內整平。 父親一代往往已經預先替自己的兒孫種下良木,連同建房經驗,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幾乎每一箇中國農民都是業餘的建築師,其中總有一兩個擅於修建門窗之類較複雜結構的能收。「人丁單薄的家庭會按照能力分期施工,春天先豎起屋架,等到秋收農閒的時候才平頂蓋瓦,又或者邀請左鄰右里來幫忙,通力合作把房子完成。這種可貴的互助精神,在中國農村並不罕見。
」「假如農村建設所用的材料不是木材而是石頭,設計的開採技術和勞動力,就恐怕非三家村的農民所能應付。中國傳統的緊密倫理關係,也許亦會因建築材料的不同而改寫了。」 所以,從民居角度說來,木材,更適合中國這個以農業為重,注重家族氏族倫理的民族。
而石材,恐怕更適合古歐洲那種城市化的國家。從技術上來講,木材的使用更加方面而實際。
「沒有人比農民更加了解土地,他們在土地上種出五穀糧食,種出棉**織,種出舟車器皿,居然也種出房舍家園來。」中國建築對木材的偏愛,體現了中國文化裡對自然的濃厚感情。
「19世紀初的西方社會曾經掀起過一陣田園風,藝術家們都殷勤地表現著鄉村和自然的景緻來舒緩新興都市的返校壓力。……這種情懷,在中國有著更悠久的傳統,樸素簡單的建築,在中國文化畫裡,既是人生的起點,也是生命的歸宿。」恐怕,中國文化裡「道」的精神,也體現在木材的使用上。
8樓:阿芯
歐洲神權大於君權,宗教建築是給神用的,必須永垂不朽,得用石頭。這類建築往往窮百年之功才能建好。
9樓:匿名使用者
國的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這一區域主要是黃土,覆蓋有茂密的森林,而很少有表面裸露的石頭.所以自然而然,先民們在做建築的時候就地取材就使用木材了.西方文明發源於希臘位於地中海沿岸,那裡有很多裸露在地表的石頭,於是就地取材就使用石材了.
10樓:1999張微
築訊中國認為:1、木頭向上生長,寓意美好;石頭觸感不夠親和;2、在五行裡,東方五行屬木,生髮,吉;西方五行屬金石,肅殺之氣,凶;
11樓:黑暗霸主霸鯊
單從材料的選擇看來,石頭需要挖掘和開採,木頭需要砍伐和培植。一個帶著開開拓色彩(石礦),一個傾向於配合自然(植林)。 以農業作為生產基礎的中國,歷代典籍都詳細羅列各種木材的用途和官方的植林方案,一般平民百姓則以自己的能力和經驗進行貯材的計劃。
為什麼中國人不愛用國產?國產真的那麼爛嗎?為什麼會那麼跟風?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根本原因是人們都不是傻子。人們在用人民幣投票。這次大眾出這麼大事為什麼我們國家不查,因為國產車根本不達標。要是查等於自己打自己的臉。 亢龍飛天 主要還是工藝落後。加上還偷工減料。好東西也越來越差了。失去了信心。國人 誰說的啊,我現在用的東西大多都是國產的,而且我認為用的東西是國產或不是國產自己用著舒...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suv,為什麼中國人更喜歡SUV
中國人相對來說喜歡大一點的車子,所以suv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空間夠大,底盤夠高。 汝北 好面子唄 抗著高油耗,天天路上堵成渣,停車還不好找地方 開suv的女的還特別多,女車主多數個子小,suv座位高,視野好,另外還有所謂的安全感 相對於轎車來說,suv外觀更顯大氣,空間寬敞,舒適度好,底盤高通過...
為什麼中國人很愛嫉妒,為什麼有些中國人總是嫉妒別人 看不慣別人?
海戀 回答就用自己的回答,你抄襲別人以為會有分啊?最討厭你們這種抄襲的!複製下誰不會啊滾! 才能 名譽 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離縮短時所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多年情緒體驗。它是有明顯的敵意甚至會產生攻擊詆譭行為,不但危害他人,給人際關係造成極大的障礙,最終還會推毀自身。地位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