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書核心問題是什麼,《新約》的主要內容,核心點是什麼?

時間 2021-08-11 17:51:07

1樓:

“福音”的原意是“佳音”、“喜訊”、“好訊息”。《新約》中的“福音”就是上帝派遣彌賽亞降臨的恩許開始實現了,他已開始在地上建立天國,完成自己的救贖使命。所以,“傳福音”即報告耶穌的降生、言行、受難及復活的資訊,勸勉聽眾相信耶穌即彌賽亞。

隨著傳教事業的需要,原來口傳的材料被逐漸記錄成書,原因有三:第一,曾經跟隨過耶穌的使徒們陸續年老去世,為儲存口傳材料的忠實與完整,非記錄成書不可;第

二、在傳教中,信徒們提出了一些問題,必須統一宣傳口徑,用具有權威性的書面材料作依據來回答這些問題;第

三、傳教範圍擴大,信徒人數增多,也需要有固定統一的宣教材料。於是各地**徒團體就把自己口傳的“福音”據當地實際情況加以取捨,記錄成書,並冠以某某使徒的名字以提高其權威性。這種書面“福音”就是《福音書》。

最初《福音書》的種類為數較多,但後來只有《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卷《福音書》得到了公認,取得了首正經的地位,其餘各種《福音書》就都被認為“偽經”了。

《新約》的主要內容,核心點是什麼?

2樓:中地數媒

《新約》原文是希臘文和亞蘭文,公元一二世紀時陸續寫成,主要內容是四福音書、《使徒行傳》和《啟示錄》等。福音書是《新約》的核心,體現了初期**教的思想,生動描繪了耶穌**的形象和精神面貌。《聖經》除宗教意義外,對西方文學藝術的影響也很大,歷代都有許多取材於《聖經》的作品,如英國詩人彌爾頓的長詩《天路歷程》等。

周國平的散文

3樓:匿名使用者

周國平 那個時代似乎離我們已經非常遙遠了。當時,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歐洲和全世界,人文知識分子大多充滿著政治激情,它的更莊嚴的名稱叫做歷史使命感。那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世界剛剛**為兩大陣營。

就在那個時候,曾經積極參加抵抗運動的加繆發表了他的第二部散文風格的哲學著作《反抗者》,對歷史使命感進行了清算。此舉激怒了歐洲知識分子中的左派,直接導致了薩特與加繆的決裂,同時又招來了右派的喝彩,被視為加繆在政治上轉向的鐵證。兩派的態度鮮明對立,卻對加繆的立場發生了完全相同的誤解。

當然,這毫不奇怪。兩派都只從政治上考慮問題,而加繆恰恰是要為生命爭得一種遠比政治寬闊的視野。加繆從對"反抗"概念作哲學分析開始。

"反抗"在本質上是肯定的,反抗者總是為了捍衛某種價值才說"不"的。他要捍衛的這種價值並不屬個人,而是被視為人性的普遍價值。因此,反抗使個人擺脫孤獨。

"我反抗,故我們存在。"這是反抗的意義所在。但其中也隱含著危險,便是把所要捍衛的價值絕對化。

其表現之一,就是以歷史的名義進行的反抗,即革命。對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的批判是《反抗者》中的精彩篇章。加繆一針見血地指出,盧梭的這部為法國革命奠基的著作是新福音書,新宗教,新神學。

革命的特點是要在歷史中實現某種絕對價值,並且聲稱這種價值的實現就是人類的最終統一和歷史的最終完成。這一現代革命概念肇始於法國革命。革命所要實現的那個絕對價值必定是抽象的,至高無上的,在盧梭那裡,它就是與每個人的意志相分離的"總體意志"。

"總體意志"被宣佈為神聖的普遍理性的體現,因而作為這"總體意志"之載體的抽象的"人民"也就成了新的上帝。聖·鞠斯特進而賦予"總體意志"以道德含義,並據此把"任何在細節上反對共和國"亦即觸犯"總體意志"的行為都宣判為罪惡,從而大開殺戒,用斷頭臺來擔保品德的純潔。濃烈的道德化色彩也正是現代革命的特點之一,正如加繆所說:

"法國革命要把歷史建立在絕對純潔的原則上,開創了形式道德的新紀元。"而形式道德是要吃人的,它導致了無限鎮壓原則。它對心理的威懾力量甚至使無辜的受害者自覺有罪。

我們由此而可明白,聖·鞠斯特本人後來從**到處死為何始終保持著沉默,斯大林時期冤案中的那些被告又為何幾乎是滿懷熱情地給判處他們死刑的法庭以配合。在這裡起作用的已經不是法律,而是神學。既然是神聖的"人民"在審判,受審者已被置於與"人民"相對立的位置上,因而在總體上是有罪的,細節就完全不重要了。

加繆並不懷疑諸如聖·鞠斯特這樣的革命者的動機的真誠,問題也許恰恰出在這種可悲的真誠上,亦即對於原則的迷醉上。"醉心於原則,就是為一種不可能實現的愛去死。"革命者自命對於歷史負有使命,要獻身於歷史的終極目標。

可是,他們是從**獲知這個終極目標的呢?雅斯貝爾斯指出:人處在歷史中,所以不可能把握作為整體的歷史。

加繆引證了這一見解,進一步指出:因此,任何歷史舉動都是冒險,無權為任何絕對立場辯護。絕對的理性主義就如同絕對的虛無主義一樣,也會把人類引向荒漠。

放棄了以某種絕對理念為依據的歷史使命感,生活的天地就會變得狹窄了嗎?當然不。恰好相反,從此以後,我們不再企圖作為歷史規定方向的神,而是在人的水平上行動和思想。

歷史不再是信仰的物件,而只是一種機會。人們不是獻身於抽象的歷史,而是獻身於大地上活生生的生活。"誰獻身於每個人自己的生命時間,獻身於他保衛著的家園,活著的人的尊嚴,那他就是獻身於大地並且從大地取得收穫。

"加繆一再說:"人不只屬於歷史,他還在自然秩序中發現了一種存在的理由。""人們可能拒絕整個歷史,而又與繁星和大海的世界相協調。

"總之,歷史不是一切,在歷史之外,陽光下還綿亙著存在的廣闊領域,有著人生簡樸的幸福。我領會加繆的意思是,一個人未必要充當某種歷史角色才活得有意義,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古希臘人那樣的貼近自然和生命本身的生活。我猜想那些至今仍渴望進入歷史否則便會感到失落的知識分子是不滿意這種見解的,不過,我承認我自己是加繆的一個擁護者。

在黑暗中並肩行走

聖經中四福音書中各有多少神蹟?其中那個神蹟是這四卷書都有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我是一名**徒,我會將我知道的告訴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耶穌愛您!

首先主耶穌**,從來沒有要靠著神蹟吸引萬人歸向他。而且我們從福音書,更能看到,主耶穌也不願意人們因為神蹟奇事的好奇而跟從主。

回到您的問題中,在四福音書當中,有記載的,耶穌**行了,36個神蹟。但是沒有記載肯定很多,正如聖經新約約翰福音21:25寫到:

  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共同有記載的神蹟的話,我給您找了一張**,您可以親自看一下,還有**了,這樣可以更直觀點了。

5樓:喬若翰

耶穌的第一個神蹟記載於若望(約翰)福音2:1--11節迦納婚宴變水為酒。神蹟不計其數,大多神蹟記載於瑪爾谷福音。

4福音相同的神蹟是:主耶穌的苦難,聖死與光榮的復活。**。

瑪竇(太)26--28章。瑪爾谷(瑪谷)14--16章。路加22--24章。

若望(約翰)18--21章。三部對觀福音記載了主的苦難,聖死與光榮的復活。**。

若望沒有記載**。這是4福音中記載的相同的神蹟,也是最大的神蹟。是教會信仰的核心。

耶穌還行了許多別的事,假使要一一記載,我想要寫的書,連這世界也容不下。

不但福音中有神蹟,舊約中也有:比如出谷記中的十個神蹟和過紅海(出7:14---14;31)天主亞威在曠野裡以馬納養活自己的百姓。這都是神蹟。多看看聖經吧。

6樓:匿名使用者

四福音共有的神蹟是 “五餅二魚”耶穌拿五個餅二條魚 掰開祝謝後分給大家吃,使5000人吃飽了!

其他主要是醫治、趕鬼、使拉撒路復活、赦罪、變水為酒、斥責海浪、海中行走、咒詛無花果樹等等~~~

7樓:陸澤仍雅麗

把水變成酒、平靜風浪、在海面上行,用五餅二魚使許多人吃飽,醫好瞎子,治好癱子,叫死人復活,治好了馬勒古的耳朵,醫治十個長**瘋的人。四卷都有的神蹟:耶穌的復活。

四福音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中心思想:

四福音的要義我們讀聖經時,要曉得聖靈是總編緝,他帶領神的僕人從四個不同的角度來描述一件相同的事。若只從一面看某人,你便只看見他的正面,卻不曉得他的背面與側面;你必須從四個方向來看一個人,才能完整地認識他的形態和相貌。

同樣的,也要從四方面來認識耶穌,所以四福音啟示了一位完整的耶穌**。耶穌**降生在地上,活了三十三年半,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了,他在世期間傳講了許多寶貴的道。

9樓:自治區區

四福音的要義

我們讀聖經時,要曉得聖靈是總編緝,他帶領神的僕人從四個不同的角度來描述一件相同的事。若我們只從一面看某人,你便只看見他的正面,卻不曉得他的背面與側面;你必須從四個方向來看一個人,才能完整地認識他的形態和相貌。同樣的,我們也要從四方面來認識耶穌,所以四福音啟示了一位完整的耶穌**。

耶穌**降生在地上,活了三十三年半,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了,他在世期間傳講了許多寶貴的道。你若能掌握到各福音書的特點,就會越讀越有味道。例如馬太福音是國度的福音,所以它的要求也特別高,在五至七章中,它提到天國的律法登山寶訓。

我們從四福音,就能認識到主的各方面,成為我們每天的幫助。神的工作是開始於他的話,你若每天以神的話作靈糧,無論服事、工作、追求、學習都是以他的話為起首,主的話就要充滿你。不僅開始時需要有主的話,在過程中也需要主的話作引導。

馬太福音要義

新約聖經分幾部分,首先是四福音書,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有些信徒對於四福音都存有一點疑問,覺得內容似乎有些出入,懷疑作者記載錯了。聖經是神所啟示的書,每卷都有某些相似或相異的特點,例如馬太福音的作者馬太本來是一個稅吏,有一天他坐在稅關上遇到了主耶穌,耶穌呼召他來跟從主,他就成了主的門徒。馬太福音的重點是耶穌是萬王之王,所以其中記載主的言行神蹟都是緊緊連於這條脈胳,就如第一章的家譜是從亞伯拉罕和大衛起首的,因為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大衛是合神心意的王,說明耶穌是神所揀選的君王。

第二章記載東方的博士來朝見這位王,其餘各章都常提及國度。"天國"這個詞在馬太福音出現最多,所以馬太福音是國度的福音。主耶穌是王,他所傳的是國度的福音。

弟兄姊妹們,今天我們不是僅僅得救而已,我們還有進神國度的盼望。主的福音不但要救我們脫離地獄,還要救我們脫離一千年的黑暗,叫我們得以進入永遠的榮耀中,並且與主一同作王。讀馬太福音需要留意"主是王"這個要點,你不禁希奇:

一個本是極之不配的稅吏,竟會成為主的門徒和主合用的器皿,所以你若愛主,也同樣會蒙主重用。

其它三卷福音書

馬可福音的重點是耶穌是僕人,其中記載的都是主如何忙碌作事。由第一至十六章,主一直在地上殷勤服事,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候。在路加福音,主耶穌所扮演的角色是人子,書中常出現"人子"這個詞,表明他是神降生成為人子,而第四章所記載的家譜,也與馬太福音不同,是由人類的始祖亞當起首的,還有,路加福音所傳的是赦罪的福音,為要叫人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如第十五章記載浪子回頭的比喻,表明神願意赦免人的罪,是何等巴望世人迴轉歸向他。

約翰福音啟示耶穌是神的兒子(他也就是神),所以它是永生的福音。"永生"這個詞在約翰福音裡用得特別多,就如"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這就是永生。"(約十七3)神是沒有家譜的,所以約翰福音也就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在第一章直接了當地說: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一1)末了的一章又說:"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約二十一25)為要說明這位神的兒子耶穌是太初的道,有一天他道成了肉身,不受時空的限制。他所說的話、行的事,怎樣都記載不完,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是他所創造的。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天雲山莊 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全黨必須按照 八個堅持 八個反對 的要求,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這個核心問題,把黨的作風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第一,要堅持領導帶頭。第二,要著眼人民群眾。第三,要切實解決問題。第四,要抓住制度建設。八個堅持 八個反對 指 堅...

新聞上說的巴以和談的核心問題到底是什麼

中東和談的核心問題 耶路撒冷 以色列堅持 完整 統一的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巴勒斯坦人想把東耶路撒冷作為巴勒斯坦國的首都,東耶路撒冷曾由約旦控制,1967年被以色列奪佔 美國不承認以色列吞併東耶路撒冷。邊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承認巴勒斯坦應當建國,承認以色列為此必須退出約旦河西岸的至少部分地區 巴...

《藤野先生》可以提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一 十碗瘦肉 1 第一段表達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怎樣的情感?2 藤野先生只是個普通人,作者為什麼說他偉大?3 作者為什麼要離開東京去仙台學醫,為什麼又棄醫從文?4 課文讚揚了藤野先生怎樣的品質?5 課文主要寫了藤野先生的哪幾件事?關於 藤野先生 的三個問題,急啊! jay劍客 1.藤野先生是一個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