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讓自己痛苦的輪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是不是和佛教有點關係

時間 2021-08-11 17:09:40

1樓:無盡意

楊坤的無所謂!歌詞裡面的輪迴意思,是指從一個起點轉一圈又回到起點。與佛教講的生死輪迴,是兩碼事。

我門凡夫都是在生生死死中輪迴,百千萬劫,了無出期。只有修行人,通過唸佛等等其他方法,才會超越生死輪迴,像佛一樣,做宇宙人生的大覺者!

2樓:笑忘書

是歌詞嗎? 要是還有別的意思我想就是何必讓自己一遍又一遍的痛苦,總是步入痛苦裡而無法自拔,嘿嘿,個人意見啦

輪迴什麼意思?六道輪迴又是什麼意思?佛教為什麼說輪迴是痛苦的?當人不好嗎?????

3樓:飛昇玄天

素有很多

就像一個人孤獨無依的坐在船上 漂泊在海洋裡 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靠岸也不知道上岸會在什麼樣的地方

當人挺好的 人身很難得

但是人有很多的遺憾啊 首先生老病死 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很多事情 很無常

所以說當人並不是最好的

佛家講輪迴因果,可是我一直有個疑問

4樓:匿名使用者

善友,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我以前也有這樣的疑問,有這個疑問是因為有我執,或者把這個身體當成我,或者把意識當成我(產生靈魂,元神等概念)學習了善知識的優婆塞戒經講記以及成唯識論,我對這個問題有了一些看法。

表面上看起來是異作異受(今生的我和來生的我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個體)其實還是自作自受啊!為什麼這樣說,分析三點。

第一點,一切都是無常的,身體也是一樣的,特別是我們這個能夠反觀自我存在的意識更是無常的,凡夫意識不具備定心所所以更容易失念,小時的身體和思想跟現在變化這麼大,很多小時間的事情我們都忘記了,小時的身體和幾十歲的是同一個嗎?你拿什麼來確定哪?小時和現在的思想是不變的嗎?

但是不記得小時間的事情並不代表我和小時間的我是兩個人啊?!今生和來生的思想模樣也變化很大,難道就成為兩個人了嗎?沒有小時哪來現在的我,沒有過去生何來今生?

第二點,在三界中的一切眾生,如果完整受報狀態的話都具備八個心(比如人),眼耳鼻舌身意識和意根以及阿賴耶識,其中第六意識是我們造作一些行為的基礎,然而意識本身是無常的(睡眠昏厥就斷掉了)但是我們醒來還是知道自己是誰,該幹什麼對嗎?你也許會說那是因為有大腦(淨色根)的存在,然而如果一個人因為其他原因死掉了,大腦是完好的,他還能夠思想分別嗎?不能,意識的升起是靠的末那識(意根)他是非物質的,他是建立一個我的意識的基礎,因為他時時都在執著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

換句話說你我現在認為有個我,認為和未來生不一樣的我都是因為有他不斷的產生意識來進行自我的確認,他能夠去到下一世,導致一個眾生哪怕是螻蟻都有很強烈的我的認識,從意根末那識這個角度去說還是那個我啊,因為他能不間斷的升起我的認識啊,和今生不間斷升起我的認識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第三點,從聖人的角度去看,眾生具備真我如來藏這個角度去說也是自作自受,因為如來藏能夠根據前面的因果未來的因果,但是如來藏本身並沒有變化!

具體的道理非一言兩語能夠講得清楚,請閱讀經典。

5樓:海印放光

今生作孽後世受苦的並非另一個不同的人,就好比長江的上游和下游的水稍有不同,但都是長江。正如我們三歲的肉體與三十歲的肉體並不完全相同,但卻並非另一個人。

我們生生死死輪迴,受福報受惡報,都是同一個“神識”(佛教稱“阿賴耶識”),。我們的所受痛苦,並非我們這個肉體在受。比如我們貧賤的苦,被人輕視的時候,受苦的是主要還是我們的心。

有時候表面上看是肉體的病痛,其實也是心靈在受苦。因為死後神識離開後的屍體是不會感知任何痛苦的。

古人有句話:“生死如換衣”。就是說肉體,只不過是我們的衣服而已,生生死死地輪迴,就正如更換一件件不同的衣服。

此生為窮人,下輩子為帝王,只是兩件不同的“衣服”而已。而那個能感知一切的那個阿賴耶識才是真正的自己,你所作的任何善業惡業都回隨著阿賴耶識去投生。

佛教裡,也常常把肉體比喻成一個房子,我們只是住在這裡面而已,死後投生,就是換一個房子。後世換的“房子”好不好,全看今生做惡做善的多少。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叫誰不重要,重要的會有所受,你的心的真性永遠都在那裡,本質在那裡,不生不滅,不修心法,流轉於妄動中,終是自作自受,更何況人身難得,下輩子你就不是人了,你不怕?我可很怕的。

你的今生好比如你的昨天,睡了一覺,你雖然忘了昨天的事,你是否可把今天發生與未來發生的事當成是別人的事?

7樓:境界如夢

因果報應沒有可值得懷疑的,轉世也和睡一覺醒來沒多大區別,如果有人做盡了壞事,然後失憶了,他依然承受前面的果報,失憶不會妨礙因果,這是我個人對佛法裡面因果的理解。

8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下世換了身體,但靈魂沒變,只是靈魂投到另一個身體裡了,這個靈魂裡的八識田記載了你所有的善惡事

9樓:匿名使用者

未必是來生受報,造業完成,只要因緣成熟即可感受果報!您也不用說什麼永遠感受不到來世的苦,其實,現在您感覺的苦就是往世所造的業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原來也有這樣的困惑,那在你今生抱怨自己沒有好的出身沒有好的境遇的時候,你是否想過,是不是原來的自己所做的事引起的呢。

我們很容易健忘,就連剛才過去的幾分鐘你的念頭,你也不會一一記得。更何況是前世的事(經過入胎出胎是非常痛苦的,沒有大修行的人一般都不記得前世的事了,可參考《佛說入胎經》)。那原來的那個你還是你嗎?

感受痛苦的還是你嗎?

11樓:懶貓聽禪

從宗教理論講:即便來世忘記自己是誰了,也只是名字不同罷了,必定還是原來的那個你。報應有早有晚,不論福禍,早晚都是自己的。

從現代科學理論講:所說的“來世”只是“以後”的意思,並不是“下輩子”,比如今天做壞事了,自己的心理必然不健康,有些扭曲異變。所做的壞事不會繁殖惡果,但不健康的心理不糾正的話,會發展壯大,最後給自己釀成更大的禍端,這才是對自己的“報應”,是真正的惡果。

1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輪迴是通三世(過去n世、現在世、未來n世)的。

正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再沒有明白“真理”前,也只能在一些言語上的幫助我們瞭解這些問題。

望你能明白

13樓:匿名使用者

“今生造孽有些到來生才報,可是來生我已經忘記自己是誰了,”:

你今生所受的苦你願意受嗎 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如果你知道了你還會去做嗎

今生你去世了 但靈魂不滅他還是要承受你所做的孽 永遠都是你,而不是別人 只是像現在一樣你不記得而已。

正如你今生所承受的痛苦是你前世所做的孽一樣。

正所謂:凡夫畏果 不畏因 菩薩畏因 不畏果。

凡夫什麼也不信 、隨意造業,果報來時害怕了求這求那了 卻不知道這是你自己造的孽, 卻不知道去懺悔。

而菩薩知道其中的道理,不懼怕。

就是這個道理。

14樓:匿名使用者

哎!你上一世就這樣想,這一世過得如何啊?有沒有痛苦,有沒有憂傷,和你有沒有關係呀?

15樓:三歌兒

1,其實今生造孽,不必等到來生受報,當下就可受報的。

2,一個心地善良的人,處處與人方便,先人後己,大公無私,這個人一定是滿面春風,儀態祥和,人見人敬,無憂無慮,心安理得,他的世界就像天堂一樣光明。

3,相反,一個自私自利,斤斤計較,作惡多端,不忠不孝,飛揚跋扈,損人利己的人,表面上可能風光一時,背地裡遭人唾罵,白日裡揮霍瀟灑,夜晚常被噩夢驚醒,寢食難安。就像活在人間地獄,苦多樂少,暗無天日。

4,那些大富貴人,就是享受前生行善積德的福報。那些貧窮困苦之人,即是品嚐前世損人利己之苦果。

5,有智慧之人,觀此,必然覺醒,奮然為善。愚痴之人,則託言來世渺茫,無可憑據,依舊造業,輪轉不休,所以,地獄門前,至今未空!

6,若言地獄,是何相貌?急診室裡,開胸破肚,割手鋸腿,呼天喊地,哭爹叫娘,便是!

7,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作善作惡,今生既果報皎然,他生後世,則更不必論矣。

16樓:王東嶽學習坊

你知道佛教所說的這三界是有輪迴因果的?那人類會有輪迴因果嗎?

佛教對人的死亡是如何解釋的? 5

17樓:life囧貓兒

佛學《**生死書》中記載:有生,自然有死,每個人遲早都需要面對死亡。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兩個方法處理死亡。

忽略死亡,或者正視自己的死亡,藉著對於死亡所做的清晰思考,以減少死亡可能帶來的痛苦。不過,這兩種方法都不能讓我們真正克服死亡。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死亡的實際經驗非常重要。雖然我們將會如何再生和再生到**去,大都取決於業力,但我們在臨終那一刻的心境卻可以影響下一世的好壞。

因此,在死亡的瞬間,儘管我們已經累積了各式各樣的業,只要我們努力產生善的心態,還是可以加強和激發善業,造成快樂的輪迴。

擴充套件資料

佛學《**生死書》意義:

本書討論嚴肅的生命課題,竟然能引起這麼大的迴響,足見佛法的智慧甚深,佛法的慈悲廣大,扣緊每一個人心絃,激發大家的共鳴。

生死是每一個人無法逃避的大事,自有人類以來,乃成為人生最主要的目標。在眾多努力之中,佛法所提供的理論和實物,最能令人信服,它所散發出來的光明和熱力,救度了無數的人們。

這本書已經變成許多人最主要的精神食糧,一遍又一遍地讀,不斷地思惟,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許多讀者告訴我,這本書挽救了他們的婚姻、家庭、事業、人生,提供了他們養生送死的指南,昇華了他們的生命價值。

18樓:匿名使用者

十二因緣是佛陀對生死因果輪迴的解釋!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這是無法改變的生命規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對待生死,抱有一種正確的積極的態度,既不是知生命短而悲觀失望,消極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樣把死亡看作解脫苦難的機會和進入天堂的機會而盲目樂觀,或採取愚蠢的自殺行動。

"死”是人的生命結束,離別家庭親人,放棄一生所有東西的可怕的遭遇,沒有一個人不怕死亡。說不怕死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佛祖教導人們認識生、老、病、死苦,立志擺脫生死輪迴,積極戰勝死魔。

在未能擺脫生死,因業力取得人身時,要懂得得到人生不易,生命短促無常,要懂得珍惜人生,以人生無常為動力,積極向上,多做利己利人之事,勿做損人利己的缺德事,臨終時沒有惡業的沉重包袱,沒有內疚,輕鬆愉快,順其自然地閉上眼睛,這是一般人的死法。修行的人,可分三等,下等修行人,戒惡行善,誦經唸咒,消掉業障,臨終前不得重病,不受重苦,可以安然地死去;中等修行人,行善積德,修習禪定勝觀,死時入定坐化,化骨出現舍利等;上等修行人,修習夢瑜珈,死亡中陰瑜珈等,將死亡和證道相結合,生前死後,出現異乎尋常的各種奇異徵兆,以示成就。這只是粗略的分類,細分修行人死亡,可分三等九類。

總的修行人死亡沒有痛苦和恐懼的感受和表現,可以得到善終善逝。而且,苦樂都是精神上的感受,思想精神上如果能夠正確對待,就可以減輕死亡的恐懼和痛苦。

分手是感傷的,回憶是痛苦的,怎樣讓自己放下呢

見與不見 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想想吧。什麼都不值得的,愛是一種感覺,不是某個固定的物...

不要來挑戰我的底線這句話是包含什黱意思

你有事情惹到了對方,這是警告 就是再有什麼類似的事惹到ta,就要發火了 由範 就是別作!別當我心軟就沒脾氣 不要挑戰我的底線,是什麼意思? 社會學 經濟學和心理學術語,指人們在社會 經濟生活中談判雙方討價還價時心裡可以承受或能夠認可閾值的下限 或某項活動進行前設定的期望目標的最低目標和基本要求。如 ...

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讀了這句話的感受是什麼?求速度

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讀了這句話的感受是什麼意思就是要做一個有骨氣的人,寧死也不苟延饞喘的活著。禮記 儒行 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士可殺不可辱 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信仰。它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成為中華民族戰勝各種天災人禍的精神依託和智慧 然而,近代以來,這種信念卻逐漸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