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晨暮老師
從邏輯上看,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至少有三種可能的理論立場,並且在人類思想史上也確實存在三種主要立場。其一是“人類中心論”。
這是人類在進入文明時代之後,隨著人的主體意識覺醒而產生,並隨著近現代工業文明的推進而不斷被強化的立場。其二可以稱為“自然中心論”。人類在矇昧時代產生並在某些人群中一直延續至今的自然崇拜意識是這種立場樸素的觀念表達。
當代自然價值論是在人類遭遇生態危機後產生的一種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論,實質上就是一種自然中心論,因為它認為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系統的內在價值都附屬於整個自然系統的內在價值,而整體自然系統的內在價值高於人類的內在價值。其三可以稱為“非中心論”或人與自然相互作用論。這個理論立場的著眼點不在於考慮人與自然的相對地位問題,而著眼於考慮它們之間的實際互動,其典型代表就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論的人與自然觀。
馬克思主義實踐論在吸取前兩種立場的合理因素基礎上指出,人與自然的關係主要是一種實踐關係,它們在實踐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馬克思主義實踐論看待和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視角和思路具有顯著的創造性和實踐意義,這個立場是我們審視人與自然關係的基本立足點。
2樓:匿名使用者
人與自然
近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類實踐的範圍不斷擴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轉化為人化自然,人類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時,對自然均衡狀態的破壞也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與自然的問題:人口問題(人類自身問題)、資源問題(自然問題)、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相當突出。
環境汙染、生態失衡已成為世界性公害。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目前全世界有10億以上人口生活在汙染嚴重的城市,而在潔淨環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
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數以萬計人的死與水汙染有關,食品中毒事件經常發生。由於自然資源非正常利用,異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擾了自然生態的正常演化,破壞了整體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出現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其中:
“臭氧層的破壞”、“溫室效應”、“酸雨危害”,已成為世界性的生態危機的三大突出問題。人與自然關係嚴重失衡,造成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個方面不可忽視:一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類對技術的控制能力不夠;三是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區利益、集體利益以及個人利益代替了人與自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四是價值偏見。
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內在價值,為了滿足眼前區域性的利益,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採,以至危及人類的持續發展。
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就是由人類社會和自然界雙方組成的矛盾統一體,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一方面,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
人由自然脫胎而來,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的存在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必然要通過生產勞動同自然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現在的自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自然,而是到處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記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絡、相互滲透越來越密切。人與自然之間客觀上形成的依存鏈、關聯鏈和滲透鏈,必然要求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覺地接受社會規律的支配,同樣要自覺地接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促進自然與社會的穩定和同步進化,推動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人與自然之間又是相互對立的。
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總是要不斷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狀態,並改變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復到自然狀態。人與自然之間這種否定與反否定,改變與反改變的關係,實際上就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如果對這兩種“作用”的關係處理得不好,特別是自然對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發性,這種自發性極易造**與自然之間失衡。此外,由於人類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如果人類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然規律,恰當地把握住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就能不斷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強人類對自然的適應能力,提高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對自然界更深層次的本質聯絡尚未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一定層次上的某種聯絡尚未把握住的情況下,改造自然,其結果要麼自然內部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類社會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與自然的關係被破壞,因而受自然的報復也就在所難免。
恩格斯曾就此告誡過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還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變成沙漠為例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協調發展關係,實現人類與自然界關係的全面、協調發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此,首先必須確立大自然觀。現代意義上的自然觀,真正視人類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絡的整體,從整體上把握住規律,並以此作為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礎。
其次,必須走出“人類中心”的誤區,建立人與自然全面和諧共處和協調發展的關係。科學證明人類不過是眾多生物種類中的一種,人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萬物的尺度,同時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類的認識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況且人類的認識正確與否、能否得到完善和發展,一點也不能離開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即實踐),尤其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更是離不開人與自然的聯絡,在當今世界變革的大潮中,新出現的諸如“大科技觀”、“持續發展觀”、“生態價值觀”等等,就是對“人類中心論”的否定。其三,必須全方位的**自然的價值。
不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從自然中獲取有利於人類發展的使用價值;同時要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要樹立大價值觀念,即在評價一切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時,不僅要考慮其經濟價值,而且要考慮其生態價值;不僅要考慮眼前價值,而且要考慮長遠價值;不僅要考慮從自然中所得,還要考慮如何回報自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協調發展。
3樓:北極熱南極冷嗎
人和自然的關係其實也比較簡單,可以說是一種和諧共存的一個關係,人與自然本可以和諧共存,但是人們總是以各種方法來破壞自然所得到追逐的利益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分析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使人與自然和諧
4樓:匿名使用者
1、客觀規
律性的bai觀點。世界是
物質du的,物質的運zhi動是有規律的。dao客觀規律是事物運動過回程中固有的答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絡,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自然界的運動也存在它的規律人們的實踐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否則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2、普遍聯絡的觀點。事物之間存在一種普遍的聯絡,人的實踐行為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自然。不當的行為必然破壞自然,最終不利於人類的本身。
3、矛盾的觀點。人與自然界之間形成一對矛盾,和諧相處,矛盾才不會被激化。否則,矛盾的雙方在鬥爭中會兩敗俱傷。
辨析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唯心主義實踐觀區別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是主觀見之於客觀,既有主觀的能動性和認識的侷限性,也有客觀的主體性和決定性。唯心主義實踐觀,往往假定客觀現象符合人們的主觀想象,以此指導人們的具體實踐。比如人們製造出五行理論,就會拿來到處套,比如把人的五臟對應五行,什麼肝木腎水之類。經常這樣牽強附會,貌似有理,但不能確切證明的東...
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談談你對宗教的看法
資深錦衣衛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以後又經歷了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是迄今為止最為科學的宗教觀,對它的涵義需要全面把握。首先,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實質上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宗教並不是像宗教神學所宣揚的那樣是由客觀上存在的超自然的力量,如神所創造和決定的 也不是像主觀唯心主義者所說的是...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哲學意義
王兄哥哥 一 如何理解物質觀 1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是標誌著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不依賴於人的感覺而存在,通過人的感覺為人所感知 複寫 攝影和反映。2 物質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3 物質世界是聯絡的,發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