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產生的先後順序,先秦諸子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1-06-28 21:49:26

1樓:曦月

諸子百家

“百家”表明當時思想家較多,但也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莊子、列子、韓非子、商鞅、申不害、許行、告子、楊子、公孫龍子、惠子、孫武、孫臏、張儀、蘇秦、田駢、慎子、尹文、鄒衍、晏子、呂不韋、管子等。

儒家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據史記所說,他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創人物,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也被稱為「聖人」。

孟子孟子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孫子思的再傳**。

荀子荀子,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人,生於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於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關於荀子的記載很少,而且頗有出入。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後最大的儒學的。

他的思想記載於《荀子》一書中,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荀子曾經遊歷燕、齊、楚、秦趙多國,後家居蘭陵至死。

道家老子

據一般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生卒年不詳,一說生於公元前604年,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諡聃。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學主無為之說,以自隱無名為務。

有很多學者認為老子是戰國時代的人,但是比較多人認為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

莊子莊子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人,生卒於約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據《史記》所記載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墨家墨子

春秋末戰國初思想家、學者,墨家學派創始人。姓墨名翟,生卒於約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魯國人,一說宋國人。墨子出身平民,自稱「北方之鄙人」,人稱「布衣之士」和「賤人」。

法家韓非

韓非,姓韓名非,戰國末年的韓國人,出身於貴族,為韓國的公子,生年與血親已不可考,卒於公元前233年。韓非口吃,不善於言說,而好著書。韓非與李斯為同學,同師事於荀子。

商鞅商鞅(公元前390年至公元前338年),姓公孫,名鞅,秦孝公時封於商邑,故名商鞅,號為商君。商鞅為衛國庶出公子,故亦稱為衛鞅。商鞅先事魏相公叔痤為中庶子。

公叔痤知道商鞅有才能而未得重用,向魏惠王推薦商鞅。商鞅未被惠王納用,待公叔痤去世後,聞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於是商鞅西入秦。

名家公孫龍(約公元前325-前250年)趙國人,或曰魏人,有傳字子秉。約生於周顯四十四年,死於周惠公六年,生平與莊子、惠施、孟子、鄒衍同時。公孫龍因為是「專決於名」,執名為實,他的辯論主要是語言的自身所,離開了具體、經驗的事物辯論。

惠施惠施,生於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80年),傳卒於公元前310年,戰國中期宋國著名學者,名家鼻祖,與莊子為友,曾做過魏(梁惠王)的相國;後惠施聯合齊、楚的活動遭到失敗,被張儀驅逐。

陰陽家鄒衍

鄒衍(約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0年),齊國人,陰陽家的代表人物,因其學問迂大而巨集辯,人稱為談天衍,又稱鄒子。

縱橫家蘇秦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東周洛陽人。學縱橫之術遊說各國,初至秦說惠王,不用。

乃東至趙、燕、韓、魏、齊、楚,遊說六國合縱御秦。他相六國,歸居於趙,被趙封為武安君。其後秦使人誑齊、魏伐趙,六國不能合作,合縱瓦解。

張儀張儀是魏國人,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於魏惠王時入秦,秦惠文君以為客卿。公元前328年,秦使張儀、公子華伐魏,魏割上郡於秦。當年,張儀為秦相。

雜家呂不韋

呂不韋原籍衛國濮陽人,戰國後期著名政治家,擔任秦相國十三年,為秦最後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呂不韋長期賣貴,積累大量家產。但他不滿足於大商人的地位,一直在尋找機會,投身政界。

農家許行

許行是魯國的農業專家,亦為先秦諸子農家的代表人物,為神農之言者。

他的事蹟大多不可考。據《孟子‧滕文公》所載,他曾自楚至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文公更與之處。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曰:「聞君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願為聖人氓。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跟許行學其術。

**家虞初

虞初為西漢河南洛陽人。其事蹟多已散佚。據《史記》、《漢志》所載,虞初於武帝時,以方士侍郎,乘馬衣黃衣,號黃衣使者。而在《郊祀志》有載:「雒陽虞初等以方詞阻匈奴、大宛。」

兵家孫武

孫武齊國人,字長卿,春秋時兵法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經伍子胥的推薦,被任命為將,率吳軍攻破楚國。

孫臏齊國阿鄄人,孫武的後代,大致與商鞅、孟軻同時,為戰國時兵法家。他曾

醫家扁鵲

扁鵲齊國盧邑人,也有記載為渤海郡州人,或勃海郡鄭人。「扁鵲」並非真名實姓。人們把他和黃帝時的扁鵲相比,並且稱呼他「扁鵲先生」。

連史書也以扁鵲稱呼他。扁鵲原姓秦氏,名越人。生於公元前407年至公元前310年,大約和孔子同時。

由於扁鵲是盧人,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盧醫」。扁鵲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醫學家,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傳記的醫學家。

公元前310年,忌妒他賢能的秦太醫令李謐派人在崤山設伏,刺殺扁鵲,終年九十七歲。

2樓:小嘴叭叭

來個簡潔明瞭的答案,

老子,孔子,孫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先秦諸子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3樓:雲端之上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統治階級互相征戰,放鬆了對社會的控制,所以導致了社會上各種思想大發展

4樓:特刺激了

先秦時代的歷史總結和思想濃縮。以儒墨道法為大主線,詳盡闡釋諸子百家,關於人性善惡、德治法治、有為無為,跨越三百多年的大辯論。

先秦諸子散文的三個發展階段?

5樓:利利聊娛樂

我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典籍和古老豐富的歷史文獻,散文的傳統悠久而豐厚。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散文是一種僅次於詩歌的主要文學形式。先秦散文可以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

歷史散文有《尚書》、《春秋》、《國語》、《左傳》、《戰國策》等。《尚書》亦稱《書》或《書經》,是殷商的典冊,它實際上是一本上古歷史檔案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內容收載的主要是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文獻。其中追述傳說中虞、夏時代的《堯典》、《皋陶謨》、《禹貢》、《洪範》等,是由後來的儒家學者補充進去的。

在甲骨文與鐘鼎文之外,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散文。由於時代相隔久遠,它的文辭簡古,讀來估屈聾牙,很不易懂。現在流傳的《春秋》,則是經孔子修訂過的魯國編年史記,它提綱絮領,微言大義,極為簡略,其文學價值不及《尚書》。

古代最初記載帝王言行和歷史事件的是史官。東漢班固說:“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這種記言、語錄,就成為後代語錄體散文的始祖。記事,就成為歷史散文的始祖。

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書寫物質條件的改善與史學的發展,就出現了《國語》、《左傳》、《戰國策》這樣幾部歷史散文,它們在記敘的生動、描寫的形象、議論的深刻方面大大超過了《尚書》和《春秋》的表現力。這是因為春秋戰國時代變化急建,社會矛盾錯縱複雜,無論是政治鬥爭的曲折變幻,人事更替,成敗興亡,還是天時地利,人心向背,這些都要求人們進行及時的總結和估價,歷史散文就是應這種時代需要而產生、發展起來的。這些歷史散文,對後世文學影響最大的,要推《左傳》與《戰國策》。

諸子散文作為記錄學者的學術思想的著作,它們反映了春秋戰國時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比較優秀的為《論語》、《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書。散文的產生和發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

未有文字之前,早有口頭詩歌,而散文產生於有文字之後。生產力發展了,才有書寫工具,如竹、帛、絹、筆之類。隨著社會上手工業的發展,文化工具有了改進,書寫日益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逐漸才為長篇大論的散文和有組織、有系統的散文著作提供了物質條件。

先秦諸子是當時新興階層的“士”,他們多憑藉自己的學術和遊說,向統治者獻計獻策。而各諸侯列國,為維護自己的統治,也招徠賢能之士為其自身利益服務。於是掌握各種知識的士階層,在階級鬥爭和社會鬥爭的要求下,紛紛登上了政治舞臺。

他們進可以取相卿,退可以著書立說,成為當時的顯赫力量。“士”階層的流品很雜,其中著書立說者主要為學士,如儒、墨、道、法各派的孔子、墨子、孟子、老子、莊子、苟子等。這是些具有各種不同傾向的思想家,他們標誌著整個時代的學術造詣和文化水平。

這些學士各立門戶,聚徒論道,到處遊說,著書立說,反映了社會生活中孕育和發展著的各種矛盾鬥爭,在哲學和思想上就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活躍的學術局面。這些爭論是複雜的、劇烈的、嶄新的。當他們要系統、細緻、深入地表達自己意見時,原來的四言二拍的詩歌形式就遠遠不敷需要了,就採用了新的宜於說理的不受拘束的散文形式。

可見,散文形式的發展,是社會生活鬥爭促成的,是時代的需要,是文化發展的需要,也是歷史賦予文學的新的使命。

諸子散文風貌各異,墨子注重說理的闢(譬喻)、伴(襯托)、援(引證)、推(推理)等方法,他的文章富有很強的邏輯性。孟子講究文章的氣勢,他的文章鋒芒畢露,氣勢逼人。莊子說自己為文有三種方法,“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天下》)。

卮言是合於自然的無成見之言,為誇張、推衍手法;寓言是寄託寓意的故事,藉以推廣其道理;重言是假託要人之言,以示其真實可靠。這些,正是《莊子》散文富有浪漫主義氣息的原因所在。其他諸子散文,也各樹其幟,獨具特色,在我國散文發展史上呈現出百花爭豔、璀燦奪目的壯麗景象。

6樓:紅顏的顏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他們紛紛著書立說,互相辯論,因而促進了諸子散文的發展。諸子散文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春秋末年至戰國初期。這個時期主要作品中的《論語》《老子》都用詞簡約,含義深刻豐富。

《墨子》基本形成論說文的形式。第二個時期是戰國中葉,主要作品有《孟子》《莊子》等,它們的文辭比前一個時期繁富,論說暢達有力。第三個時期是戰國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韓非子》等。

其代表性文章都寫得結構嚴密,分析深入,文筆流暢,邏輯性強。先秦諸子的散文是闡述哲理的理論著作,但也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諸子散文各有特色,從文學的角度來說,在戰國諸子著作中,以《孟子》和《莊子》的文學價值最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更重要。

《荀子》和《韓非子》則以論說文見長,它們對後來論說文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

孟子的文風以辯論見長,寫得剛柔相濟,曲折盡情,波瀾壯闊。孟子的議**“魚,我所欲也”。“舜發於畎畝之中”(《告子下》)是其代表作。

《孟子》的議**,善用比喻說明道理,有時也用寓言來說理,如“揠苗助長”和“齊人有一妻一妾”等故事。孟子的散文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唐宋古文家如韓愈、蘇洵、蘇軾等,不但在思想方面受到他的影響,在文章方面也效法他。

莊子的散文,文字優美,想象豐富。莊子的散文中有所謂“寓言”“重言”和“言”三部分。寓言包括一些神話幻想故事,也包括通常所說的寓言。

“重言”是引證一些歷史故事和古人的話,其中有許多隻是作者的假託。“言”是抽象的論說。莊子在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於他的寓言和重言富於浪漫主義的色彩和濃郁的詩意,《秋水》和《逍遙遊》就是他的代表作。

他的作品給後世文學家以極大的啟發,許多詩人和散文家都愛學習莊子的風格和技巧。在戰國諸子中以莊子給後世文學的影響最大。

先秦諸子名家的思想主張具體的,先秦諸子名家思想主張是什麼?

先秦名家代表人物有惠施,宋刑,公孫龍和尹文子,名家最大的特點就是過於強調事物的特殊性,以達到以名亂實的目的,比較著名的就是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先秦諸子主要思想及代表作品 中國先秦時期老子 莊子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 百家指的是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名家等學術流派的代表家。列舉...

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階段,先秦諸子散文的三個發展階段?

利利聊娛樂 我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典籍和古老豐富的歷史文獻,散文的傳統悠久而豐厚。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散文是一種僅次於詩歌的主要文學形式。先秦散文可以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歷史散文有 尚書 春秋 國語 左傳 戰國策 等。尚書 亦稱 書 或 書經 是殷商的典冊,它實際上是一本上古歷史檔案和部分追述古...

列舉先秦的諸子散文與歷史散文著作

古代散文 我國古代,為區別於韻文 駢文,凡不押韻 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 傳 史書在內,一律稱之為散文。我國古代散文的發展歷程 1 先秦散文 包括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散文以論說為主,如 論語 孟子 莊子 歷史散文是以歷史題材為主的散文,凡記述歷史事件 歷史人物的文章和書籍都是歷史散文,如 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