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南端東西兩側的景觀為何有差異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時間 2021-10-18 16:38:57

1樓:匿名使用者

安第斯山脈從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綿亙約形成一道連續不斷的屏障。安地斯山脈將狹窄的西海岸地區同大陸的其餘部分分開,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徵之一,它對山脈本身及其周圍地區的生存條件產生深刻的影響。

在火地島和巴塔哥尼亞安地斯南部難以形成土壤,冰河和強風作用使許多地方只剩下幾乎裸露的岩石。已發現的泥炭沼、灰壤和草地土壤都有厚層的腐殖質,排水很差。湖泊地區有火山土壤,富於有機物,便於排水。

南緯45°以北,在海拔較高的地區土壤直接由岩石風化而成,較低的地區土壤呈棕紅色,並摻有礫石和石英,侵蝕嚴重。

南緯37°以北,阿塔卡馬沙漠由受到嚴重侵蝕的沙漠土壤覆蓋,缺乏水分和有機物,礦物鹽的含量卻很高。這類土壤(其間稍有差異)分佈在沿西科迪勒拉至祕魯北部一帶。

安第斯山南段東側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西側為溫帶荒漠帶。

原因:1、安第斯山南段地處中緯西風帶,來自低緯太平洋的西北風帶來的暖溼氣流,在安第斯山南段東側沿迎風坡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較豐沛,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分佈著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安第斯山南段西側則成為中緯西風的背風坡,降水稀少,屬於溫帶沙漠氣候,分佈著溫帶荒漠帶。

2、溫帶森林——落葉闊葉林。有一個生物學家在考察這片土地時,發現安第斯山南端西側的植物葉子比東側的大得多,但根系不如東側的發達,這是什麼原因? 原來,安第斯山脈的天然屏障使得山脈兩邊的降水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情況:

西側迎風坡多雨,植物吸收的水分多,因而葉子大,根系淺;東側背風坡少雨,植物吸收的水分少,因而葉子少,根系深。

2樓:匿名使用者

安第斯山南段東側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西側為溫帶荒漠帶。

原因:1、安第斯山南段地處中緯西風帶,來自低緯太平洋的西北風帶來的暖溼氣流,在安第斯山南段東側沿迎風坡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較豐沛,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分佈著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安第斯山南段西側則成為中緯西風的背風坡,降水稀少,屬於溫帶沙漠氣候,分佈著溫帶荒漠帶。

2、溫帶森林——落葉闊葉林。有一個生物學家在考察這片土地時,發現安第斯山南端西側的植物葉子比東側的大得多,但根系不如東側的發達,這是什麼原因? 原來,安第斯山脈的天然屏障使得山脈兩邊的降水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情況:

西側迎風坡多雨,植物吸收的水分多,因而葉子大,根系淺;東側背風坡少雨,植物吸收的水分少,因而葉子少,根系深。

馬丘比丘印加古城在祕魯的安第斯山脈嗎

馬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祕魯 peru 境內庫斯科 kuscow 西北130公里,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地理座標 南緯13 9 23 西經72 32 34 馬丘比丘位於祕魯南部安第斯山脈的尾部.馬丘比丘在 就愛與眾不同 馬丘比丘是祕魯古印加帝國的古城...

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脈是由於什麼造成的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這山系是世界上最長的褶皺山系。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島,綿延約15000公里。科迪勒拉山系的成因,主要是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一活動與大西洋的張開及南部岡瓦納大陸的分離,特別是南美與非洲的分開,都有著密切的關聯。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形成於中生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