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過草地觀後感,紅軍過草地電影觀後感600字作文四年級

時間 2021-05-05 22:32:24

1樓:匿名使用者

回自己的感受和見解。答它又有別於影評:影評--重在「評」,在挖掘了主題之後,應當對主題的成功與否、主題的表現所依賴的環境是否真實,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現實生活以及電影語言的運用是否成功等方面評價與論述;觀後感--重在「感」,表達方式以抒情、敘述為主,內容多為電影對觀眾的啟發,觀眾看了影片後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從主題、人物、細節、場面、語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來說,有的側重於思想內容,有的側重於表現形式,有的擷取影片的某個場面、某個事件。「感點」的選擇,各具特色,可資借鑑。

寫電影觀後感,要選擇好角度。一篇幾百字的觀後感,容量很小,而一部電影所牽涉的內容卻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須選好角度,把重點放在一個側面上,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選擇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地方。

角度選得好,對立意、選材、構思、謀篇都直接產生連鎖反應,有利於把觀後感寫好。

求《長征》中紅軍過草地的觀後觀,200字以上

2樓:

前三個場景著重反映紅軍過草的艱難,渲染了一種沉鬱、悲壯的氣氛;「草地之夜」這個場景,突出紅軍的堅強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洋溢著樂觀、喜悅的氣氛。

電影紅軍長征過草地觀後感

3樓:青島牛仔

長征展現了革命者對信念的堅持、堅定和堅韌以及追求理想的大智慧,在敵人的圍剿中避實就虛儘量儲存自己的實力,最終走出困境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天地,對於個人來說可以從中領悟一些做人的道理。

《草地》觀後感

4樓:匿名使用者

:漫漫長征路,前有天險,後有追兵,十分艱難。幾天前,我看了長征故事片《草地》,深有感觸。 該影片講述了十幾位紅軍戰士在過草地時掉隊,

草地觀後感500字

5樓:匿名使用者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會看」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會看電影?

可是為什麼許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說寫出感想了。因此,老師在此提醒各位同學在看電影時要「投入」,要讓自己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裡,與主人公同悲歡、共休慼。

同時,還要並用眼、耳、腦各種感官,留意細節。

所謂細節,就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物件的區域性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緻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排程,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定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

觀眾**影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視聽享受的過程,既是視覺美感逐漸積累的過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聚「睛」會神,我們在**時獲得的感受才能愈豐富、強烈,對影片內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徹,寫觀後感就更有基礎。

紅軍長征時過草地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6樓:三舀子水

飛奪瀘定橋,

四渡赤水

強渡大渡河

遵義會議

爬雪山過草地

會寧會師

金色的魚鉤

巧渡金沙江

一袋乾糧

紅軍長征過草地

據史料記載,若爾蓋縣曾兩度留下紅軍的足跡,紅軍長征過草地的艱難歷程大部分在若爾蓋縣境內。境內有著名的巴西會議會址 包座戰役舊址等革命遺蹟。長征中,中國工農紅軍 一 二 四方面軍三大主力皆由若爾蓋縣出川入甘,也是四川省境內紅軍三大主力唯一共同走過的縣份。紅軍長征最艱苦的階段是爬雪山 過草地,有上萬紅軍...

紅軍長征過雪山 草地的故事,紅軍過雪山草地的故事

於入水 1934 1936年間,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蘇區向陝甘革命根據地 亦稱陝甘蘇區 的戰略轉移。遵義會議後,由於執行了正確的民族政策,紅軍順利通過大涼山彝族區。接著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6月中旬,與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紅一 四方面軍會師後,紅軍以北上建立川陝甘根...

紅軍過草地是什麼地方

紅軍過草地的地方是 松潘草地。松潘草地位於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連線段的川西北草原,縱橫300餘公里,面積約萬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由於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澤。1934年到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一 二 四方面軍先後通過草地,也就是松潘溼地,經過的地區包括今天的松潘縣 紅原縣 若爾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