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本澤馬哥哥
一、我國的人口現狀
(一)人口基數大
2000
年我國人口達到
12.95
億,佔世界人口的
22%以上,
也就是說世界上每
5個人中就有
1箇中國人,而世界上的國家好幾百個。目前,我國人口比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口之和還要多
1億。世界上超過
1億人口的國家,除我國還有印度、蘇聯、印尼、巴西、日本,我國人口比這6
國之和還多,這些數字說明,我國人口數量之多,不僅居世界之冠,而且大大超過其它
人口大國。
(二)增長速度快
由於社會主義生產力的日益發展,
人民生活改善了,
醫療衛生事業進步了,
人口死亡率大幅
度下降,
到七十年代由解放前的
28‰降到了
36~38
‰,死亡率的下降,
造成了人口壽命的延
長,我國平均預期壽命達到
68歲到
70歲。
但是人口出生率卻持續在高水平上,
這就是造成
了人口的增長速度加快。據統計,從
1949
年到1982
年的33
年裡,人口由5億
4千萬增加到10
億800
多萬,比解放前人口增長率高了
7倍多,
1982
年—2002
年增加了3億。
(三)年齡結構輕
我國人口中
30歲以下的青少年佔
50%左右,這樣的年齡結構,潛在著強的生育後備軍。五
十年代同一年齡的媽媽只有四、
五百萬,
而現在,同一年齡的媽媽將有1千
2百萬以上,
未來人口增長的勢頭仍然很猛。
(四)農村人口比例大
我國13
億多人口中,
大約有10
億人口在農村,
而農村人口的出生率大大高於城市,
所以農村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比城市高。
另外,農村人口年齡構成比城市更輕,
意味著未來農村人口
增長速度仍然會高於城市,
這就告訴我們,
大力控制農村人口是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
也是實現人口發展的近期目標的關鍵。
(五)分佈不均衡
全國人口集中於東南沿海各省,
這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一種表現。
例如西北地區的
13個省、市、自治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
60%而人口只佔全國人口的
27%我國人口現狀的這些特點,充分說明,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是擺在我們全黨、全軍、全國人
民面前的一次極為緊迫而艱鉅的任務。我們每一名官兵同時也肩負著這項光榮而偉大的責
任。二、我國人口現狀帶來的影響(一
)就業矛盾更趨突出
就業問題是我國面臨的一個長期問題。
目前,我國城鎮登記失業人口近
800萬,
國有企業和
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大體上有
600萬,同時我國又正和在勞動力增長高峰期,每年新增勞力
1000
萬左右,農村還有
1.5億富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勞動力總量過剩的矛盾突出。
(二)生活水平始終處於低層次徘徊
從經濟總量來看,
2001
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躍升到世界第六位,但只相當於美國的
11%,
日本的23%
;2000
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854美元,但只排在世界第
120我位,仍
屬於中下水平。
1、控制人口數量與提高人口素質存在天然的聯絡
從巨集觀的角度說,出生人數減少為提高人口科學文化素質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
人口素質提高的主要受惠者是實行計劃生育的父母一代和計劃生育後出
生的子女一代,年齡大體在
50歲以下。在中國的經濟和教育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由於開展
計劃生育而導致的家庭規模小型化,使育齡夫婦能擺脫較重的經濟負擔和繁重的家務拖累,
把較多資源用於自身及子女的教育支出。
1990
年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
2年,2000
年提高到
11年。其中計劃生育功不可沒。如果是在開展計劃生育以前,每年出生人口超過
2500
萬的條件下,依我國的經濟實力,很難如此迅速地提高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
2、生育率迅速下降使我國勞動力比重高、負擔輕,在國際上有競爭的優勢
實地計劃生育後,我斬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老齡化初露端倪。到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時,我國1—
14歲青少年人口不到3億;
65歲以上老年人口
0.88
億;15—65
歲勞動年齡人
口8.88
億,佔總人口的
70%以上,超過所有發達國這勞動年齡人口的總和;人口負擔係數
低至43
,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低撫養比。
3、控制人口增長為提高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創造了機遇
控制人口增長、
節約和利用自然資源、
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三項基本國策,
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我國人均資源少,
經濟發展落後,
長期以來,
為了生存,
人們便不惜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
諸如亂砍亂濫伐、毀林開荒、陡坡開荒、圍湖造田、草原開荒、超載放牧、竭澤而漁等是造
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根源。
4、公共衛生預防保健體系十分薄弱。
80%的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
2000
年農村人均預防保
健經綱僅有
12元;
3億左右的人喝不上潔淨水;
1億多人得不到及時的醫療服務;
乙肝病毒
攜帶者1。2
億人;艾滋病傳播進入快速增長期,
80%的感染者在農村,暴發傳染的可能性
極大。5
、新的困難群體開始顯現。率先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父母相繼地入老年,特別是獨生子
女和雙女戶家庭父母年邁而缺乏保障,
生活陷入困難。
獨生子女因天災人禍傷殘死亡,
其父母承受著心理、
經濟、生存的巨大壓力負擔。
因計劃生育手術引發併發症而喪失勞動能力的
公民同樣如此。這些人群已經成為新的困難群本,如果不予以解決,政策將難以取信於民,
帶來嚴重後果。
6、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依然尖銳。我國人口正在逼近目前科學發展的狀況下自然環境
容量的極限。龐大的人口在未來幾十年給資源和環境帶來的壓力和影響極為深遠。
7、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農村稅費改革全面實施後,基層人口和計劃生育工
作的正常經費缺口很大。
20多年來建立起來的基層工作和服務網路在不少地方特別是貧困
地區陷入困境。
三、未來人口的發展政策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立足於人口學視角,
對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作出具有新意的詮釋:
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
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包括滿足人的生理、心理、交往、文化等全面發展的需要;發展應著
眼於代際的可持續發展,
把滿足當代人與後代人的需要結合起來;
發展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人
力資本,
21世紀人力資本比自然、產出、社會資本具有更**值;推動人口與資源、環境、
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擺正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建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關係。五
個支撐點將人口發展戰略置於科學發展觀之下落到了實處,
具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新意
義。(二)
繼續控制人口數量增長。按照「軟著陸」中方案**,全國人口可由
2000
年12.67
億(未含臺灣省,下同)
。增加到
2010
年的13.60
億,2020
年的14.44
億,2030
年達到峰值
時的14.65
億;其後
2040
年可下降到
14.51
億,2050
年可下降到
14.02
億,2100
年可下降
到並基本穩定在
10億左右。該方案總和生育率假設:城鎮由
2000
年的1.31
提高到2023年的
1.62
,以後保持不變;
農村基本保持
2000
年的2.06-2.08
水平。綜合城鄉的和生育率假設:
2000-2005
為1.75
,2005-2010
為1.80
,2010-2020
為1.83
,2020-2050
及以後為
1.80。該「
軟著陸」方案較好地吸納了低方案有效控制人口數量增長的優點,避免了超高老齡化過於嚴重
年齡結構變動過於急速的缺點;
吸納了高方案老齡化控制在合理範疇年齡結構變動比較合理
的優點,避免了人口數量控制不力的缺點。同時兼顧人口與經濟、
社會發展以及資源、
環境變動,是揚長避短和現實可行的理性選擇。提出穩定低生育水平
+適度調整的「三點建議」
:一是全國不分城鄉,
雙方均為獨生子女者結婚一律允許生育兩個孩子;
二是農村一方為獨生
子女者結婚允許生育兩個孩子,城鎮可在
2010
年以後組織實施;三是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
上多孩生育條件下,
農村可不分性別普遍生育兩個孩子。
經過測算,
如果這三條建議付諸實
施,不會造成生育率較大幅度的**,也不會突破「軟著陸」中方案目標。
(三)提高人口素質。實現由人口和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轉變,根本在人口素質
的提高。
《人口戰略》提出身體素質是基礎、教育素質是關鍵、文明素質(首次提出)是保
證的論斷。借鑑國際經驗,後進國人均
gdp達到先進國
40%時,人均所受教育年限應達到
先進國的
70%左右;後進國人均
gdp相當於先進國
80%時,人均受教育年限應達到先進國
的水平。
由此提出後進國追趕先進國要從教育追趕做起,
堅持教育優先原則。
聯絡我國提倡
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已經過去一代人,
提高人口素質要特別注重獨生子女教育,
吸取德國
等開展德育的成功經驗,
將國家核心價值觀編入中小學教科書,
提高人口文明素質要從娃娃
抓起。(四)調整人口結構。一是調整勞動年齡人口結構與「人口盈利」
。「軟著陸」中方案15~
64歲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量可由
2000
年的8.67
億,增加到
2017
年峰值時的
10.00
億;2030
年減至9.89
億,2050
年減至8.62
億。勞動年齡比例可由
2000
年的68.70%
,上升到
2009
年峰值時的
72.30%
;2030
年下降到
67.36%
,2050
年下降到
61.29%。可見
21世紀上半葉不
會發生總體勞動力供給不足,
可能發生的是勞動力供給的結構性短缺、
勞動年齡人口結構的
相對高齡化問題。然而中方案自身已具備調整解決的條件和潛力。
二是調整老年人口結構與「人口虧損」
。2030
年「人口盈利」期過後,將步入老齡化加速推
進和從屬比持續上升的「人口虧損」
期。中國人口老齡化具有速度比較快、
達到的水平比較
高和累進增長的特點,
《人口戰略》以
2050
年發達國家老齡化率可能達到
26%為最高「警
戒線」,
任何時候中國都不應超過這一
「警戒線」
;並提出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全方位的社會
養老保障體系,
同時積極應對老齡化給經濟、
社會發展帶來的挑戰,
適時調整產業結構和就
業結構。
中國娛樂節目的發展現狀及趨勢,關於當今中國娛樂節目快速興盛的幾個問題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巨德潤 關於當今中國娛樂節目快速興盛的幾個問題 幻之湛藍 給觀眾帶來愉悅的同時賺上收視率和money 李小剛 1.硬體製造,2.資訊的真實性,可信性極差。3道人向善的同時得到壓力的輕鬆,理智,文雅的釋放,找到夢想和現實的平衡點。4.該是開放市場的時候了,老是 一邊倒的現象該...
我國工業電機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怎樣?
電機是指依據電磁感應定律實現電能轉換或傳遞的一種電磁裝置。電機應用的關鍵領域為工業電機,隨著國內工業發展,工業電機產銷總體保持增長。根據報告顯示,2016 2021年我國工業電機產量由萬千瓦增長至35463萬千瓦,銷售收入由億元增長至億元。從細分市場看,工業電機分為一般交流機和一般直流機。目前一般交...
如何減緩中國人口老齡化,為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應該採取什麼措施?
付小菊 1 為老齡化高峰期做準備 據權威部門 到201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 74億,約佔總人口的12 78 按照這一 中國人口老齡化高峰期將在2030年到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準備期只有短短25年的時間。2 加強救助貧困老年人 為了加強對貧困老年人的救助,規劃 特別提出,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