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和新機遇是什麼

時間 2021-08-30 09:53:21

1樓:曹靜

新挑戰:

一是現有的比較成本優勢加速削弱。

二是新興產業發展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加大。

三是適應新技術經濟正規化的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能力薄弱。

新機遇:

其一,有利於促進

二、三產業的深入融合。

其二,有利於催生新的產業群體和經濟增長點。

其三,有利於加快傳統產業的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一方面,新技術、新工藝將大量應用於傳統行業,大幅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含量和生產效率,啟用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一些傳統產業將轉型升級為使用新技術、採用新生產方式、滿足新市場需求的新產業。

其四,有利於緩解日益趨緊的要素約束。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談一談中國製造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2樓:智者總要千慮

中國製造面臨的新困境與新挑戰

中國三十多年的工業化程序世人矚目,中國製造也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不過,正如其他工業化國家所經歷的發展歷程一樣,中國製造目前也面臨著比較優勢減弱、生產過剩和轉型升級乏力等困境以及全球新工業革命浪潮的全新挑戰。

1。中國製造「低成本優勢」逐步衰減

由於中國「人口紅利」高峰期將過,中國的勞動力供求關係進一步逆轉將帶來工資的進一步**。儘管勞動力成本在一些行業中佔據的比例相對較低,但快速收窄的工資差距使其成為一個重要因素。根據我們的測算,以美元計算的中國工資預計每年將增長15%-20%,這將超過中國的生產率增速。

以中美兩國做對比,在考慮美國的生產率後,中國沿海地區與美國部分低成本州之間曾經巨大的勞動力成本差距,預計將縮減至目前水平的40%以下。

如果說,成本差距還只是中長期因素影響,那麼決定中美製造業競爭力的關鍵——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則是更直接的因素。

本世紀以來,以跨國公司為主導的要素和產業價值鏈縱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細分化,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和產品內分工並存,推動了新一輪產業在國家間的轉移。產業鏈縱向的高度分工化,即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佔據研發、品牌銷售渠道等高階環節,而把加工、組裝、製造等相對勞動密集度高的產業環節轉移到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比如,作為北美後花園的「墨西哥」正在通過北美自貿區和自身的後發優勢成為美國新的產業基地。

毋庸置疑,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製造業佔全球比重上升到19.8%,但製造業研發投入僅佔世界製造業研發投入的3%還低。且整體看,中國工業生產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還比較低,技術與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還較弱,工業勞動生產率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還較大,工業企業平均規模還較小,可持續發展能力還較差,許多傳統產業還存在著「貧困化」增長的現象。

比如,2023年到2023年,中國的年均gdp增速為9.9%,但經濟增長總量中2/3以上為資本積累的貢獻。如此大規模的投資帶來的卻是資本效率的下降。

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資本產出率為3.79,到了2023年至2023年已增加到4.25,再到2023年至2023年則上升到4.

89,資本的擴大對生產率增長產生了「擠出」效應。

據測算,中國製造業勞動生產率、增加值率較低,只相當於美國的4.38%、德國的5.56%。

中國製造業在質量上與發達國家仍存在差距。從中間投入貢獻係數來看,發達國家1個單位價值的中間投入大致可以得到1個單位或更多的新創造價值,而中國只能得到0.56個單位的新創造價值,價值創造能力相差巨大。

反觀美國,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企業通過縮短工時壓縮用工投入,從而削減勞工成本,勞動生產率得以持續提高。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非農業部門勞動力產出按年率計算環比增加4.2%,勞動生產率按年率計算環比上升2.

9%,大大超出預期。

2。中國製造面臨新一輪全球技術和產業革命衝擊

迄今為止,中國製造業發展趨勢與典型工業化國家的一般規律基本吻合,同時也表現出追趕國家的一些特點。從已經出現的行業峰值時點看,與國際經驗吻合度較高。當前,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處於全球價值鏈低端帶來國際**利益分配失衡等問題,對中國製造業的升級提出了諸多挑戰。

特別是金融危機之後興起的新一輪產業革命,既是一場數字化革命,更是價值鏈革命。網際網路+、物聯網、機器人技術、人工智慧、3d列印、新型材料等多點突破和融合互動將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興起,一個後大規模生產的世界正在來臨。這場革命不僅將影響到如何製造產品,還將影響到在**製造產品,將重新塑造全球產業競爭格局。

現在,美歐等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促進製造業迴流,資訊科技、大資料、雲端計算、工業4.0、工業網際網路+等對中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衝擊,中國製造業面臨著「前堵後追」的雙重擠壓。

3。製造業後發優勢與創新投入嚴重不足

根據oecd資料庫資料計算,2023年,美國研發支出達460億美元。中國在研發領域的支出自2023年起增長了3倍,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從2023年的1.32%,提高至2023年的1.

98%。2023年中國製造業研發強度低於發達國家在2008-2023年的研發強度。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製造業基地,2023年中國的製造業研發強度只有0.

88%,而2023年美國已經達到3.3%,德國為2.4%。

在所有產業中,高技術:主要發達國家的高技術製造業的研發強度最高,2023年美國達到16.9%,日本在2023年為10.

5%,相對比2023年我國為1.75%;中等技術:美國研發強度最高,達到7.

5%;英國為5.1%,日本為5.9%;低技術:

這幾個國家的中低或低技術製造業的研發強度都很低,基本都是低於1%。

相比之下,中國高技術企業研發強度仍顯滯後。《科技經費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中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r&d經費支出2034.3億元,佔規模以上製造業的比重為25.

6%;r&d經費投入強度為1.75%,比規模以上製造業平均水平高0.87個百分點。

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裝置製造業的研發強度最高為6.12%。具體深入到細分行業這種差距更為顯著。

在當今世界形勢下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哪些

3樓:**雞取

一、國際**正向有利於我國的方向轉變

二、對外經濟合作領域將繼續擴大和深化

三、外交領域在拓寬,國際話語權在增強

四、發展低碳經濟大有可為

五、人民幣有望走向國際化

在當今世界形勢下中國面臨的挑戰有:

一、國內一些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二、中國的和平發展要贏得國際社會的真正認同尚需時日三、周邊環境動盪,安全域性勢不容樂觀

當前國際形勢跌宕多姿,變幻莫測。世界各種力量粉墨登場,加緊角逐,縱橫捭闔,分化組合。各國忙於本國經濟儘快企穩回升,併為後國際金融危機時代佈局謀篇,力爭在國際舞臺上佔據有利地位。

全球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在此形勢下,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總體來看,機遇大於挑戰。

4樓:匿名使用者

1.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也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

2.「中國製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

3.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各種挑戰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與風險。

5樓:萌九歲

機遇:今天的中國百業巨星盛通人和社會穩定,綜合國力不斷提升,面臨新的發展契機

挑戰: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

新形勢 下中國製造業將面臨哪些挑戰

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的考驗是什麼,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的四個考驗是什麼?

執政考驗 市場經濟考驗 改革開放考驗 外部環境考驗。這些考驗是長期的 複雜的 嚴峻的。 執政考驗 改革開放考驗 市場經濟考驗 外部環境考驗 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的 四個危險 是什麼? 精神懈怠危險 能力不足危險 脫離群眾危險 消極腐敗危險 分別是 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

中國海權面臨的挑戰及對策,中國海權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樓主河科大的吧?大幾的?沒事兒自己去學校機房登入河科大電子閱覽室,裡邊有這類的 以及資料的。 你妹在這呢哈哈 河科大的就不要在這窮折騰了 還不如自己隨便找兩篇湊湊 大三的表示都是這麼過來的 ps 這什麼老師 全校三個年級都給出一樣的 蘇7小然 大三的飄過 自己寫吧 網上的就這幾篇 沒法用了 看看範文...

中國當前面臨的複雜國際形勢,中國如何應對當今複雜的國際環境和戰略格局

天空就是盡頭 外交目的簡而言之就是為中國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以降低外部不利環境對中國發展的影響。具體來說,主要是外部的國際環境對於當前中國來說並非有利。改革開放以來的戰略發展期已經過去,當前的國際形式是改革開放以來最惡劣的時候。全球政治經濟形式不好,美國在外虎視眈眈,朝鮮問題正是關鍵時刻,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