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燈瑣憶的內容簡介
1樓:泥星光
《秋燈瑣憶》是清代文人蔣坦所作散文集,內容記述了他與愛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瑣事。這是一對情深意篤、才情清絕、心性淡遠的夫妻,他們意趣高雅,性情相契,儘管生活貧寒,卻整日涵泳於琴棋書畫中,陶然忘憂。他們既是一對夫妻,又是兩個韻友。
秋燈瑣憶》是一種「憶語體」,也就是回憶錄的意思。文辭極美,敘事傳情栩然哀切,輒催人淚下。
據說秋芙天生體弱,卻生具慧根,悟性奇高。凡古琴、繪畫、詩詞、書法等雅業,觸手便通,讓人訝異難解。有道家的高人說她是曇陽轉世,蔣坦認為是真的。
秋芙曾寫過這樣兩句詩「空到色香何有相,若離文字豈能禪。」其境界之高,似非凡人氣象。秋芙從小篤信佛法,誦經禮佛二十年,三十多歲的時候,終於西去了,真正是「人間不許見白頭」。
秋芙死後,蔣坦也全心禮佛,夕梵晨鐘,懺除慧業。蔣坦向佛陀許下這樣的心願:如果自己能夠往生西方,願意和秋芙並肩而坐,聽彌陀說法。
如果還要墮入娑婆人間,則願意和秋芙世世永為夫婦。四十二歲左右,蔣坦也死了。他是因為兵亂餓死的。
秋燈瑣憶的介紹
2樓:小煜°搋
《秋燈瑣憶》是清代浙江錢塘人蔣坦回憶與愛妻關瑛(即秋芙)生活瑣事的散文。其文辭極美,敘事傳情栩然哀切,輒催人淚下。秋芙和沈復之妻芸娘被林語堂形容是中國古代最可愛的兩個女性。
秋燈瑣憶的作者簡介
3樓:發現
蔣坦,字平伯,號藹卿,浙江錢塘人。生卒年按其文章推算與後人考據,約為1818-1863年左右,終生秀才,善文章、工書法,著有《息影庵初存詩集》及《百合詞》二卷,《夕陽紅半樓詞》二卷;其妻關瑛(即秋芙),亦負文才,著有《夢影樓詞》,解音律,善彈琴,尤喜佛經。夫婦偕隱家園,聯吟禮佛,出則文壇吟社,客滿樽盈。
道光七年蔣坦與青梅竹馬的表妹關瑛(秋芙)訂婚,道光二十三年成婚,長年居住於杭州西湖。一日蔣坦在芭蕉葉上題句:「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秋芙續曰:「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秋芙患肺病十年,常感嘆:
人生百年,夢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僅存者,十一二耳;況我輩蒲柳之質,猶未必百年者乎?」據考,關瑛約於咸豐四五年間(1854-1855)病卒。
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杭州,蔣坦避禍慈谿,投靠朋友王景曾,又回錢塘,不久餓死。著有《秋燈瑣憶》、《息影庵初存詩》、《集外詩》、《微波集》等。徐世昌《晚晴蓉詩匯》曰:
後秋芙死,藹卿為制《秋燈瑣憶》,皆幽閨遺事」。秋芙被林語堂形容是中國古代最可愛的兩個女性之一,另乙個是沈復之妻芸娘。
沙白秋仿寫,仿寫沙白的秋如湖泊上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什麼
夏 鄒世燁 池塘中飄著綠葉一片,如清水一般 滋潤著萬物生靈。姑娘 葛錚 大陸上走著紅臉的姑娘,如一個紅蘋果 裡面有著美好的回憶。柳 俞佳妍 小河邊有一棵柳樹,如少女的長髮 預示著美好的未來。春 馮鈺燕 在空中飄著柳絮,如一個天使 帶來春天的資訊。冬 張梓霞 小河上鋪著一層厚冰,如一條棉被 給小河帶來...
請您用散文化的語言改寫白樸的天淨沙 秋左右
清風明月一劍愁 如火的紅日墜下地平線,淙淙流水唱出憂傷的調子,幾處茅屋,在風中矗立,些許兒童,笑聲盈盈。淡淡的炊煙中,透出了幾分安詳。我騎在一匹瘦骨嶙峋的馬上,回首看,古老的藤樹幾近乾枯,纏繞在蒼蒼的老樹上,幾隻歸巢的烏鴉在老樹上空盤旋,久久沒有落下,啼叫聲嘶啞,在漸漸退去的夜色中縈繞不絕。西風漸起...
節能燈都是白的細看發藍的好黃的好?
我們平時所說的顏色,例如,白 灰 紅 黃 綠。等等,只是個粗略所法。細分,人眼可以分辨出數千種顏色。在色度學中,是用色座標來區分顏色。直觀些 帶色彩的可以用主波長與色純度來區分顏色差異,不帶色彩的可以用色溫來區分顏色差異。色溫,是黑體加熱到某溫度 開氏 後所發出光的顏色。溫度低白裡透紅,高些白裡透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