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寫《上樞密韓太尉書》前因後果
1樓:網友
作者的目的是求見韓琦,可為什麼要從為文治學落筆?
為的是給求謁塗上高雅的文學色彩,讓韓琦在賞識蘇轍深刻見地、出眾才華的同時,享受被仰慕、被盛讚的欣悅之感,並讓韓琦知道,他是成全蘇轍養氣為文、「且學為政」的關鍵人物,如此,求謁之事就順理成章。作者始終把最後的目的建立在談氣**的基礎之上,把自己和韓琦的關係嚴格限定在文學活動範圍之內,這樣非但沒有絲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讓人覺得其請求是那樣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樣難以拒絕。
《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原文及翻譯
2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作者或出處:蘇轍。
古文《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
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遊者,不過其鄰里鄉黨之人;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其志氣。恐遂汩沒,故決然捨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後知天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巨集辨,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遊,而後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而轍也未之見焉。
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轍之來也,于山見終南、嵩、華之高,於水見黃河之大且深,於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故願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後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轍年少,未能通習吏事。向之來,非有取於斗公升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然幸得賜歸待選,便得優遊數年之間,將以益治其文,且學為政。太尉苟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為求見韓琦寫的一封信,他能達到目的嗎?
3樓:剛陽文化
上樞密韓太尉書》是蘇轍中進士後為拜見樞密使韓琦而寫的一封信。當時的蘇轍年僅十九歲,無官無職,而韓琦則身居高位,在**軍委工作,身份如此懸殊,怎樣才能得到拜見的機會呢?這封信就是關鍵。
信的開頭先用敬稱,給看信的人乙個好印象。乙個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別人能接著讀下去,你才有陳述自己正慎觀點並讓他人接受的機會。
接下來要找乙個能夠聊下去的話題。蘇轍進士及第,柔弱書生唯有詩文擅長。恰巧,韓琦雖是軍方大佬卻也精通詩詞文章。既然無法聊刀槍棍棒,那就談點兒自己擅長的吧!
於空清攜是,蘇轍丟擲了「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的觀點,指出文章是「氣」的表現,而氣就是指人的修養、氣質和精神力量。並列舉孟子養「浩然之氣」和司馬遷覽四海名山大川而致文章寬厚巨集博,頗有奇氣的例子加以佐證。
一開始就要露兩手,不能讓別人小瞧自己,但又不能顯得太過狂傲令人生厭,箇中拿捏適度,非擅長文章者不能做到。
有了乙個談話的平臺,也就有了繼續說下去的理由。蘇轍繼續談他為了養氣而進行遊學的經歷,一直談到他遊歷到京師拜見翰林學士歐陽修先生。又由歐陽修再說到願意拜見韓太尉,至此才點出寫信的本意。
既表達了對韓琦的景仰,又不顯得低聲下氣。
最後,蘇轍說「太尉如果認為我可以教悔鬥伏而屈尊進行指導我,就更是我的榮幸了。」再次委婉地提出了自己渴望拜見韓太尉的意願,可謂誠意滿滿,令人動容。
信寫完了,韓太尉會同意嗎?我想,如果韓琦能看到這封信並將之讀完,蘇轍應該有一半以上的機會。畢竟兩人地位懸殊,能有一半機會已經很高了,這還是看在其信的特殊寫作手法上,不然,機率會更低。
你們認為呢?
蘇轍寫了《上樞密韓太尉書》後,韓琦見了蘇轍沒有?
4樓:粒子場光劍
見沒見不知道,不過後來制科考試,韓琦對來參加考試的各地大牛們說,你們這幫垃圾,蘇軾蘇轍在這,你們還考啥。最神奇的是,考試開始前,蘇轍病了,韓琦跑去跟皇帝說,蘇轍病了,考試延期吧,你不答應,我就不走了。
5樓:資料不詳
蘇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就是一封求見的書信,本義意在謁見。為何不逕直提出,卻要從大談「為文」的見解入手。
這叫「言此意彼」的手法。「養氣」除讀書外,當尋訪「天下奇聞壯觀」;而得見太尉「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這樣求見韓太尉之意就自然地表露出來了。
根據清代文人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意只是欲求見太尉,以盡天下之大觀,以激發其志氣,卻以得見歐陽公,引起求見太尉。以歷見名山大川、京華人物,引起得見歐陽公。
以作文養氣,引起歷見名山大川、京華人物,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絕妙奇文。
另據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沈惠樂所述:蘇轍。不像李白這樣直白張揚了。他聲東擊西委婉曲折地向韓太尉求請,達到了目的。所以,應該有見才對。供參考。
中書省御史臺廷尉府是什麼時候的,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臺都是幹什麼的
元朝。樞密院 中書省 御史臺和宣政院,是當時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元朝 四大機構。中書省 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御史臺 西漢初御史大夫之官署稱御史府。後期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 東漢稱司空 御史之長由其副職御史中丞擔任。中丞原在殿中蘭臺辦事,為御史之長後仍留臺中,因而稱其官署為御史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