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雅澤美食大世界
扛笆斗、舞火把,正月十六傍晚,早早地吃過晚飯,就開始「扛笆斗」。所謂「扛笆斗」,就是用乙隻紗布袋子裝一些生石灰,把它綁在秤桿的一端,人拿著秤桿的另一端,把紗布袋往地上丟,地上就留下了乙個個白斑。
當然,「扛笆斗」也有一定的規定,總是先要從河邊碼頭往上「扛」,然後是房前屋後門口天井和房屋裡面,當「扛笆斗」結束後,房前屋後就到處佈滿了密密麻麻的白斑。因為白斑越多,就預示著今年糧食收成愈好。
正月十六舞火把,源於何年已無法考證,但在一些農村,直到現在仍然每年都要上演。據說,火苗竄得越高,那年的莊稼收成越好。舞完火把後跨火把。
據說跨火把能驅除晦氣,迎來好運。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從冒著火苗的草把上躍過,有時,孩子們能來回不停地躍,引得大人們一片讚歎聲。
2樓:go延安陽光醫院
農曆正月十六夜,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乙個充滿無限樂趣而又歡快的日子。「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罵,送牛樁,老老少少樂哈哈。」
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不但有好衣服穿,好東西吃,還不需要做家務。大年初一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們並不自由,因為大年初一有許多顧忌,尤其說話做事最不能隨便。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我們孩子的天下,是大人們隨心所欲玩的日子。
正月十六的風俗和禁忌
3樓:存手檬他
走百靈、跑百病、舞旗花、爬城頭、送牛樁、嫁鼠女、逛廟會等習俗。
一般認為過完正月十五年就完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過完正月十六才是真正過完了年,陰曆的正月十六是舊的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正月十六是習俗非常多的一天,人們通過這些習俗,求取新的一年的健康快樂和幸福生活。
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這個叫做「碰燈」。因為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燬。
4樓:禕賜
正月十六的風俗:
1、走百靈。
在魯西南一帶很盛行。年味已遠,早春來臨。莊稼人正處農忙咋閒時候,窩憋一冬的婦女兒童是該走出去踏踏青、健健身了。
走出門庭,心靈手靈」,在濟寧地區,早年她們多到孔廟、孟廟、曾廟去燒香許願,母親們祝願兒女成龍成鳳、心靈手巧。走百靈實為走百嶺了。更有人在這一天進行走親訪友,相互交流了。
2、跑百病。
中原地區有「正月十六跑百病」的傳說和傳統習慣,形式大抵和走百靈差不多,只是叫法不同。也就是說正月十六這一天,吃過早飯,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大門掛鎖,全家出動,到四處去「跑百病」。
3、爬城頭。
是從明代興起的南京地區獨特的民俗活動,流行著「爬城頭,踏太平,走百病」的說法。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後,由於城牆遭破壞等原因,這一民俗幾近消亡。現在,隨著臺城、石頭城、中華門、中山門、漢中門等段城牆陸續修復和向市民開放,這一活動又得以延續。
正月十六這天,其他禁忌也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幾項:
1、早起忌大聲說話,忌說髒話、不吉利的話。
2、起床後不能到廁所解大小便。只有等東方日出了,才可以上廁所。
3、忌潑洗臉水,忌倒便盆。也只有等太陽出來了,才能潑洗臉水,倒尿盆。
4、忌走親訪友。對親戚朋友家不吉利。
5、忌開倉開市。
節氣介紹:正月十六一般認為過完正月十五年就遠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過完正月十六才是真正過完了年,陰曆的正月十六是舊的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正月十六是習俗非常多的一天,人們通過走百靈、 跑百病、爬城頭等習俗,求取新的一年的健康快樂和幸福生活。
正月十六有什麼風俗?
5樓:cx全景生活
正月十六的風俗包括:跑百病、撩人罵、舞旗花、扛笆斗、送牛樁、鼠嫁女、逛廟會等活動。
其中,跑百病是主要的風俗。從小年忙到大年,從春節又忙到元宵節,過年期間,大家是忙忙碌碌,置辦年貨,迎來送往,走親訪友,相互宴請,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終於過完了元宵節,可以說,新年就算過去了,大家也鬆了一口氣,也該有自己個人支配的時間了,是得好好玩玩,休養休息,鍛鍊鍛鍊了。因此,到了正月十六這天,人們是跑百病,走百靈,走百病,摸門釘等等,無不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正月十六的風俗—送牛樁
送牛樁,簡單的說,就是渴望生子,早生貴子之意。是連續生女以後,沒有男孩,希望生個男孩的傳統習俗。來看看吧,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
打算生男孩的家庭,邀請8個男丁,其中乙個年輕,到了正月十六去偷牛樁,他們選擇的目標起碼有三點。一是男孩多,二是家庭好,三是有威望。
正月十五各地有哪些習俗
6樓:熱詞團小知
正月十五各地習俗如下:
1、北京
老北京最熱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節傳統節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這個節日的一大原因。
2、河北省
河北較為獨特的元宵節習俗有井陘的拉花,井陘拉花是一株古老藝術奇葩。贊皇縣元宵節習俗——「拉碌碡」,拉祿碡是一種表現勞動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動在元宵節,它以打擊樂伴奏。有大鼓、大鑼、鐃、水鑔等。
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
3、安徽省
古城鳳陽縣,盪鞦韆、挑燈籠、撂火把等民間習俗,成了元宵佳節的三大習俗。鳳陽民間有「元宵節盪鞦韆,一年腰不疼」的說法。每逢元宵佳節,最讓孩子們動心的還是「挑燈籠」。
各種花燈早在幾天前就紛紛「搶早」上市,造型各異的花燈將府城鎮夜晚裝點一新。
撂火把是一種青少年集體活動。在鳳陽農村,留心的孩子都會早早有意識地收集、準備著一些廢舊掃帚、刷把,以備元宵節撂火把。
4、山西省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每晚都開。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
5、山東省
開展遊藝活動是元宵節的重要內容。雜耍的形式各種各樣,獅子舞、龍燈舞、高蹺、旱船、花棍、秧歌、趕毛驢應有盡有,內容以戲曲為主。曲阜城周圍村村玩龍燈,每個村的龍燈都要到孔府中表演。
孔府耍龍燈的地方在二門裡大堂前,平時不得入內的孔府,這時也准許外人入內看耍龍燈。耍龍燈時,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在一旁燃放焰火。
正月十六習俗是什麼?
7樓:乾萊資訊諮詢
走:走百病俗話說:正月十六遊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早在宋代詩人蘇轍的《正月十六日》中就有「上扒迅元已過欲收燈,城郭遊人一倍增。
落燈、吃麵落燈正跡廳月十六的晚上,家裡要把掛著的燈籠摘下來,表示已經承接了所有的福氣。此時需要把燈籠就地銷燬,而不能留下第二年繼續使用。
吃麵「上燈圓子,落燈春州此面,接著拜來年」。正月十六這天按照傳統是要吃麵條的,因為麵條順滑不斷,寓意新的一年好日子連綿不斷。
正月十六的風俗
8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正月十六的風俗有:碰燈、舞火把和烤火、送牛樁子、撩人罵、扛笆斗、走百靈、跑百病等。正月十六姿敗走百病這個習俗最早跡巨集顫開始於明清兩朝,一般認為過完正月十五,年就過完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過完正月十六才是真正過完了年。
舞火把。正月十六舞火把,舞完火把後跨火把。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從冒著火苗的草把上躍過。在舞火把的過程中要注意消防安全。
炸麻花。大人們都跨完火把回家炸麻花了,炸麻花也做炒麻花,就是把玉公尺放在鐵鍋用火燒了炒,有的人家沒有玉公尺,就用稻穀代替。
扛笆斗。就是用乙隻紗布袋子裝一生石灰,把它綁在秤桿的一端,人拿著秤桿的另一端,絕頌把紗布袋往地上丟,地上就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白斑。
農曆正月十六有什麼習俗,有誰知道正月十六是什麼節日,有什麼習俗?
阿敏愛生活 正月十六的民俗有哪些 有誰知道正月十六是什麼節日,有什麼習俗? 正月十六,復農曆正月十六夜,制一個充滿無限樂趣而bai又歡快的日子。du正月十六傍zhi晚,我們dao早早地吃過晚飯,就開始 扛笆斗 所謂 扛笆斗 就是用一隻紗布袋子裝一些生石灰,把它綁在秤桿的一端,人拿著秤桿的另一端,把紗...
盤點 中國駕照在哪些國家能使用,中國駕照在哪些國家可以通用?
中國駕照可以在以下國家使用 美國 大部分州承認中國駕照 在美國,各個聯邦州對中國駕照使用的法律規定不同。綜合之下,美國西部大部分州承認中國駕照。中國遊客較多的加利福尼亞州法律規定,18歲以上持任何國 家的合法駕照都能在加州使用。但美國中 東部部分州規定駕駛者必須提供駕照和駕照的公證件。每個州規定的駕...
盤點中國古代那些傳奇的女子都有哪些
入主秦宮的名妓趙姬 趙飛燕姐妹的漢宮韻事 中國第三大美人貂蟬 唯一讓嫋雄曹操流淚的女人 樑綠珠魂斷金谷園 蘇小小西冷橋畔情悠悠 張麗華 玉樹後庭花 紅拂女慧眼識雙雄 義妓李娃情深義重 道姑李季蘭詩會天下友 霍小玉生死酬情郎 才妓薛濤紅箋傳情 杜秋娘 花開堪折 紅紅曲斷唐宮 關盼盼魂斷燕子樓 殷桂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