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畫展》後感 5,觀《書畫展》後感

時間 2025-03-10 19:00:11

觀《書畫展》後感

1樓:烏拉多達

2010年6月3日上午,第十屆科技文化藝術節大型書畫作品聯幕式在黃河科技學院校體育館正式舉行,並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此次活動有大學生書畫協會主辦,並有大學生藝術團參與協辦;活動目的在於增加校園課餘文化氛圍,弘揚中國傳統藝術,同時也為廣大愛好書畫的師生提供乙個交流學習的平臺。

上午9點20分,展覽開幕式正式開始,前來參加開幕式的有:河南省青年作家協會主席張曉亮老師、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高昂老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谷國偉老師、李貴陽老師、孫立老師。藝術設計學院陳慶奎院長以及學校各級領導和指導老師。

還有咱特邀**:《當代書法網》《廣西書法網》開幕式首先有陳慶奎院長、張曉亮老師、高昂老師等領導嘉賓為本次活動進行剪綵,接著是陳慶奎院長、張曉亮老師、谷國偉老師的精彩致辭,孫立老師做了精彩的現場書法表演。之後,展覽正式開始。

此次參展的書法、中國畫作品共計200餘幅,作品主要來自於校第十屆科技文化藝術節參加比賽的優秀作品,作品主題積極向上,展現著當代大學生的良好精神風貌。展覽過程當中,伴隨著現場古典**、民族舞蹈的表演,每一幅作品都充滿了藝術的靈動性,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和韻味,讓我們感受到藝術美的所在;其中,到場嘉賓的現場簽名留念和現場書法展示更有意義,為在場的每個人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也讓我們體會到了這門藝術的悠久與韻律。活動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高昂老師說:

通過本次展出的作品,我看到了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繼承和發揚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並且展出的作品都十分優秀,相信這門傳統藝術一定會更好的流傳下午,開出一朵文明之花。」之後,在社團指導老師的陪同下,省青書協的老師們參觀了我校的校史館,再看完我校的發展歷史後,老師們都非常讚揚,並對我校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相信此次展覽會為校園塑造乙個良好的文化氛圍,為這門傳統藝術的傳承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黃河科技學院大學生書畫協會。

書法作品展覽,欣賞後的感想600字

2樓:雨後彩虹

要點:首先描寫參觀展覽的展館,再敘述自己和書法的淵源,然後通過此次參觀對書法的感悟有了昇華,最後總結收穫發現不足。

正文:

本次在上海博物館主要參觀了歷代書法作品展覽館,可稱之為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正如展覽館入口的前言所述「中國的文字是依指事,象形等法則構成的單體語言符號,書法則是運用毛筆為工具的一種藉線條表現漢字的藝術。」

不可否認,中國漢字的書寫方式隨著社會文明的程序在不斷地改變,但藉用毛筆書寫的中國漢字從筆法、字法到章法,都是非常講究的,所以它始終是最具美感和藝術感的。

我的家鄉是紹興蘭亭,從小就開始上書法課,從開始握筆,到書寫橫豎撒捺,再到書寫整個漢字,最後能勉強完成一幅作品,經歷的時間是六年,我對書法的情感也從一開始的新奇經過一段時間的厭煩最後過渡到了喜愛。

但是那時候對書法作品和書法家的瞭解僅限於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和王羲之等人。

如今,經過書法鑑賞課上老師的一番講解和本次上海博物館的參觀,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書法作為一門藝術遠不止我所瞭解的那樣單一的。

首先書法分成篆、隸、草、行、楷五種字型,而五種字型下各位書家的字又各有特色,形成了豐富的流派。其次書法藝術是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變化而不斷發展進步的,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和風格,而風格是多樣性的。

例如隋代書法參雜變化,奇正相生和略帶草隸筆意的楷書為特點,宋代書法則是以表現主觀意趣為主要特徵,元初書壇,趙孟順提倡尊崇古法,承襲晉唐之風,形成端莊樸厚又流利灑落的書體。

本次上海博物館之行我收穫頗豐,不僅見識到了許多著名書法大家的作品,還了解了各個朝代不同的書法特點和風格。但由於對書法瞭解不多,鑑賞能力較差等主觀因素,對於此次歷代書法欣賞只能做以上淺顯的感想。

觀書畫展有感

3樓:青檸姑娘

週末,應馮老師的提議,陪同小孩到了劉海粟紀念館**中小學生書畫展,不大的展廳,空空蕩蕩,參觀者甚少,略顯清冷。書法作品中,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均有入選,略帶稚氣,但也不乏精品。

習書法者,多瞭解漢字的演繹,1955年漢字的簡化,是對歷代書法的乙個切割,造成了認識上的斷層。比如,很多小朋友不知道「寶」的繁體字「寶」的體形和意義,歷朝歷代書法作品中,有的人把「王」寫成了「玉」,有的人把「缶」寫成了「爾」,不一而足,其實初學者,只要掌握了繁體字的基本體型,其他的寫法萬變不離其宗。

理性認識「缺筆」現象,由於書法作品載體的特殊性,紙張昂貴,真正通過布帛流傳下來的少之又少,反而是刻在石頭上,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多,由於風化作用,許多字的點橫不見了,後來者拓印的時候,自然而然就造成了缺筆的現象,後學者卻把這種殘缺當成是一種藝術形式,不值得提倡。比如有位小作者的寫得「流」,就少了上面的一點,知其然,更應知其所以然。而且現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紙品已經進入了百姓人家,初學者,大可不必缺筆了。

不建議孩提時代去練草書,本次參展作品裡有三幅草書作品,僅得其形而未得其意。大家可能知道天下第二行書《祭侄稿》,出自顏真卿之手,地位僅次於王羲之的《蘭亭序》,作者前面情緒平穩,下筆錯落有致,及至文末,憶及侄子季明慘死安祿山之手,悲憤之情難抑,走筆如神來,刪改之處,清晰可見。以乙個初學者的功力,當然是很難達到這種藝術境界的,往往是畫貓類虎。

初學者,當以楷書為宗。說到楷書,必然說到「顏肥柳瘦」,點橫撇捺,下筆之精妙,運筆之道,都是基本功之所在。俗話說「練力不練功,到頭一場空」,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前段時間去山西晉祠,參觀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藝術家傅山紀念館,拍了一些作品,供大家欣賞。

書法展觀後感

4樓:得書文化

隨感》自強模範陳世英,身殘志堅藝術精。

書法造詣雅俗賞,強根築魂美名揚。

在2019年第二十九個「全茄鎮歷國助殘日」之際,宣傳部和殘聯聯合為河北省自強模範「陳顫搜世英」在椒鄉毛遂公園自薦閣舉辦了個人書法展。因為喜歡書法,所以我和朋友相約旅備去參觀。走進展廳,一幅幅藝術作品裝裱精緻,風格迥異,字型多樣。

不管楷書、隸書、行書,還是梅花篆體,皆是龍飛鳳舞,灑脫飄逸,遒勁有力,雅俗共賞。40多副精品力作,內容積極向上,每一副都充滿正能量,且設計創作層次之高,使人賞心悅目,為家鄉人們奉上了一道意猶未盡的文化藝術盛宴!

學校舉行展覽畫,畫什麼好呢,學校要舉行書畫展了,畫什麼好呢

色彩鮮豔的裝飾畫 大效果好 因為對基本功和專業技能要求不那麼嚴格 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創意 就更好了 當然是畫自己拿手的咯 著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 學校舉行展覽畫,畫什麼好呢? 畫你自己喜歡的。當然,讓美術老師參考一下,非常好的。 蔡璧 初中 學校 畫展啊 既然有天賦 那臨摹能力 一定很強 不如 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