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塵心之素
遊子吟。孟郊 〔唐代〕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
蔣士銓 〔清代〕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墨萱圖二首·其二。
王冕 〔元代〕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
對之有餘飲,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遊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將母。王安石 〔宋代〕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將歸舊山留別孟郊。
鮑溶 〔唐代〕
擇木無利刃,羨魚無巧綸。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貧。
前者不厭耕,一日不離親。
今來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願才如人。
蠶桑能幾許,衣服常著新。
一飯吐尺絲,誰見此殷勤。
別君歸耕去,持火燒車輪。
2樓:網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樓:帳號已登出
1、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2、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格言聯璧》
3、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4、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5、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6、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7、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8、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
9、顧我,復我。——詩經》
1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11、慈母手中線,氏禪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12、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13、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14、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15、父母德高;子女良教。——團櫻《格言對聯》
16、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7、母稱兒幹臥,兒屎母溼眠。——勸孝歌》
18、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19、婦不順也。——南北朝·顏之推。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殲或塵,畜我,長我,育我。
21、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22、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23、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4樓:春風楊柳
遊子吟。孟郊 〔唐代〕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蔣士銓 〔清代〕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返老迅,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王冕 〔元含凳代〕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
對之有餘飲,背之那可道?
人子漏此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遊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5樓:678-小四月
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 蔣士銓 〔清代〕賀橘態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伍薯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將母 王安石 〔宋代〕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將歸舊禪源山留別孟郊 鮑溶 〔唐代〕 擇木無利刃,羨魚無巧綸。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貧。 前者不厭耕,一日不離親。
百善孝為先的五言詩
6樓:遲疑上網人
有關答鏈「百善孝為先」的五言詩:
1、百行孝為先,彤管垂美談。——宋·劉克莊《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
2、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清·蔣士銓《歲暮到家》
3、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清·徐熙《勸孝歌》
4、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元·王冕《墨萱圖·其一》
5、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緩舉唯。—擾培—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6、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唐·孟郊《遊子吟》
「百善孝為先」的出處?百善孝為先的意思
出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出自 孟子 離婁上 原文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 中在 無後為大 下面有注云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 ...
百善孝為先出處,“百善孝為先”出自哪裡?
出自 圍爐夜話 清 王永彬 百善孝為先 萬惡淫為源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 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表現。所謂 百行孝為先 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
關於百善孝為先的經典名言,百善孝為先的句子
如下 1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最大,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2 百善孝為先 孝敬是根本 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3 百善孝為先,樹高千尺離不開它的根,兒行萬里忘不了孃的恩!4 百善孝為先。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犢之情,大地乃萬物之源,父母是生命之本。人生於世,長於世,源於父母。5 百善孝為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