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梧桐樹邊羽
<>李賀的《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全詩為:
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
長槍江公尺熟,小樹棗花春。
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
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遊秦。
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
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雲。
這首詩分為兩個部分,是根據標題來分的。
標題「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是「始為奉禮」和「憶昌谷山居」兩個部分。前六句就是寫剛當上奉禮的生活日常,凸顯位輕官微的生活狀態。
詩的後半段就進入「憶昌谷山居」。「犬書」、「鶴病」兩句交代為什麼想起了家鄉。憶家,故作家書,以付黃犬;憶親人,因妻病而追悔至京求仕。
土甑」、「山杯」兩句想象自己不在家鄉是家裡的狀態。「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雲」,月夜又有誰在船上搖盪著滿溪的雲影?用反問收結,意想飛馳,巧妙表現出「憶」的風韻。
李賀將昔日在家山品茶飲酒的悠閒自在與苟宦長安的孤獨相互比照,通過妻子的病帶出悔意,不但思念家鄉,更是在感嘆自己身在仕途卻無法實現理想抱負。
2樓:網友
李賀的《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詩人描寫昔日在家山品茶飲酒的悠閒自在,而眼前退衙回來只能閉門獨坐,加上「鶴病悔遊秦」的病痛,更流露了身在仕途無法實現理想抱負的喟嘆,從而加深了詩人對故鄉的懷念。
附《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
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長槍江公尺熟,小樹棗花春。
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遊秦。
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雲。
3樓:塵心之素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半首扣住「始為奉禮」行筆,總寫居官羈旅無聊之情狀;後半首轉而寫題上「憶昌谷山居」之意。全詩在結構上頗有特色。
詩人將昔日在家山品茶飲酒的悠閒自在景與眼前退衙回來閉門獨坐的孤獨以及「鶴病悔遊秦」的病痛相互比照,旨在強調身在仕途無法實現理想抱負的喟嘆。
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
李賀 〔唐代〕
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
長槍江公尺熟,小樹棗花春。
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
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遊秦。
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
不知船上月,誰棹滿溪雲?
譯文。門前灑掃,看不到車輪馬蹄的痕跡;從官署回來,自己要親手把門關閉。
大鍋裡煮熟的,只是那普通的糯公尺;春天的庭院,只有小棗樹花嫩又稀。
百無聊賴,賞玩懸掛在牆上的如意;竹簾前閒坐,看取方巾牽動著鄉思。
像黃耳犬送書,我也有信寄往家去;懷念病中之妻,我後悔旅居來京師。
遙想家中,茶葉被封藏在那瓦罐裡;竹根酒杯被鎖起,無人再把酒來吃。
不知道啊,在這明月朗照的小船上,誰人在舉槳搖盪那彩雲倒映的小溪?
4樓:網友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昌谷是李賀的故鄉,「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遊秦。
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其中這四句詩也是很明確的表達了這種思念。
5樓:屋頂格格
表達了作者身在仕途無法實現自己遠大抱負的的感嘆。
贈賈島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6樓:匿名使用者
贈賈島[韓愈]
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閒。
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
翻譯;孟郊已經逝世,葬在了北邙山,從此詩壇暫時平靜了一段時間。但是老天爺卻不想讓文章被埋沒,於是又給人間送來了大詩人賈島。
贈賈島》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對於賈島作為詩人的肯定和讚美之情,覺得他可以和孟郊媲美。
7樓:網友
表達了詩人對賈島作為詩人的肯定和讚美之情,覺得他可以孟郊媲美。
8樓:網友
對賈島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馬詩 李賀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9樓:小白家裡小白
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鉤。這邊塞爭戰之處,正是良馬和英雄大顯身手之地;然而,何時戰馬才能配上金制轡腦,飛奔在清秋的大地上?
詩人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和建功立業的抱負。
原詩:《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註釋:1、燕山:山名,在現河北省的北部。
2、鉤:彎刀,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形似月牙。
3、金絡腦:用**裝飾的馬籠頭,說明馬具的華貴。
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作者簡介:李賀(約西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
李賀的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0樓:八戒產權
歌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以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
雁門太守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1樓:網友
: 1.邊關戰士誓死為國的壯志豪情。
2.作者渴望得到任用,建功立業的決心。
九華賀雨吟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2樓:來自震澤古鎮勤勞的奇異果
語音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嚮往以及懷才不遇的感想。
13樓:熊熊鶴
這首詩主要表達出詩人,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同時對於自己無法衛國保家衛國的憤恨。
14樓:網友
九華賀雨,這是一首非常美妙的詩歌。讚美的人人向上。
15樓:塔濱海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愛國的想感情。
16樓:狂谷苼
就還和語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我沒有看過,這首詩幫不到你。
17樓:乘風破浪
對對,九月份工作不負青春,參與這些情感,還有作文,他們不理解和思想感情做的一切。
18樓:網友
九華賀雨吟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就鄱陽樓特。
19樓:旁穎
九華荷語表達此時怎麼思想感情好好的想想就知道了。
20樓:束凌春
九華和雨林表達了詩人真實的感受。
21樓:朋國
九華鶴羽吟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當時的感情,當時的思緒。
22樓:網友
九華和語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我不是很清楚,不太知道。
23樓:在雪峰山感受冬日的企鵝
九華賀雨吟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hb
《南園十三首(其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4樓:資料不詳
李賀的《南園十三首(其一)》
原文如下: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全部註釋。1.南園:李賀家鄉福昌縣的昌谷是個依山帶水的地方,有南北二園,南園是李賀讀書之處。
2.小白句:寫花色紅白相間。王琦注引梁昭明太子《十二月啟》:"蓮花泛水,豔如越女之腮。"
3.嫣香:指嬌豔的花朵。
這首七絕表達了詩人(以美女比擬鮮花,贊其美豔,憐其紅顏不永。或許其中寄寓著作者懷才不遇、感慨青春易逝)的思想感情。
全詩通體比興,清新委婉。"小白長紅越女腮"之句最為美豔活潑,具體可感而又耐人尋味。一般人寫顏色常用深淺濃淡之類詞彙加以修飾,此詩卻用"小白長紅",實在令人耳目一新。
通感的運用也值得注意:寫花香,人們通常用濃郁、幽淡、清新之類概念,這裡卻用"嫣香",感覺頗奇特。一般說奼紫嫣紅,嫣然一笑等等,是視覺感受,但說"嫣香",則是以視覺寫嗅覺,可謂奇思妙想。
嫁與春風不用媒"一句也是意味無窮之筆。風與花皆為旦償測鍛爻蹬詫拳超譁自然景物,用"嫁"字已覺活脫靈動,而"不用媒",則不知惜之?賞之?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