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硬碟與記憶體都是儲存器,乙個是內部,乙個是外部。
硬碟與記憶體是有區別的。最主要的有三點:
一、記憶體是計算機的工作場所,硬碟用來存放暫時不用的資訊。
二、記憶體是半導體材料製作,硬碟是磁性材料製作。
三、記憶體中的資訊會隨掉電而丟失,硬碟中的資訊可以長久儲存。
記憶體與硬碟的聯絡也非常密切:硬碟上的資訊永遠是暫時不用的,要用嗎?請裝入記憶體!
cpu與硬碟不發生直接的資料交換,cpu只是通過控制訊號指揮硬碟工作,硬碟上的資訊只有在裝入記憶體後才能被處理。
參考資料。
2樓:天才豬小弟
計算機中的記憶體就是ram,可讀寫的儲存器,它的特點是速度快,但大小上比較小,計算機掉電資料丟失,而硬碟呢,他比記憶體的特點是相對慢,儲存空間大,計算機掉電資料不丟失,所以由於這些特點,咱們玩遊戲或是執行一些大型軟體時,都會把硬碟裡的資料先映像到記憶體的乙個區域內,由於記憶體比較快,cpu讀記憶體裡的資料來執行程式,這樣就形成了乙個cpu<->記憶體<->硬碟的方式,所以一般說記憶體都是幾個g,而現在的硬碟都上百g了。
記得97年我學計算機的時候,硬碟乙個g算是大的,記憶體32g算是大的呢,呵呵,現在記憶體都幾個g了,不可比呀,但如果你明白了記憶體和硬碟的區別,就很容易區分了!
3樓:網友
這隻能細心的給他講講了 記憶體一般都是在4g以下 至於硬碟現在大部分都在160以上了 當然80 40 120 g 的也有人用。
記憶體屬於硬碟嗎
4樓:長青數碼
這個簡單的問題經常被初學計算機的人混淆。
經常聽他們說「我的機子記憶體可大了,是160g。
他們這裡所說的「記憶體」其實是硬碟。
他們的理解是:(硬碟)裝在機子內部,又能儲存資料,不是記憶體是什麼?
其實,計算機的內、外之分,不是以機殼來界定的。
從計算機的體系結構來講,硬碟應當是計算機的「外存」。
記憶體應當是計算機內部(在主機板上)的一些儲存器,用來儲存cpu運算的中間資料和計算結果。
這些資料有時被儲存在硬碟上。
目前計算機所配的記憶體一般是256m、512m、1g、2g等。
硬碟的大小有80g、120g、160g、250g等。
固態硬碟和記憶體哪個重要,記憶體條,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兩者共存,缺一不可。一 記憶體效能的分析與選擇 二 硬碟的選擇和分析 筆記本選購時硬碟的選擇是很靈活的,對於目前大部分筆記本產品來說,能夠自行選擇的配置往往就剩記憶體和硬碟了。除了極端輕薄的產品外,正常的主流筆記本都能夠擁有一個2.5英寸硬碟位以及一個或更多m.2介面的固態硬碟位。所以從介面我們就能...
固態硬碟是否可以取代記憶體條,固態硬碟和記憶體條的區別有哪些
寒武紀的冰 這個是配置要求。記憶體 是cpu和外部儲存 一般指硬碟 之間互動資料的緩衝池,你這是遇到瓶頸了,就是你的硬碟再大再快,記憶體太小還是不行的,一般藍屏有相似原因 1.記憶體讀取錯誤,也就是記憶體條出問題了,簡單解決 重啟應用程式或者電腦,嚴重的更換記憶體條。2.主機板除了問題,一般都是要專...
電腦硬碟和記憶體的區別,電腦硬碟和記憶體條有什麼不同
記憶體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bai橋樑。計算機中所有程式的執行都是在記憶體中進行的,因此記憶體的效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記憶體 memory 也被稱為記憶體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資料,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儲存器交換的資料。只要計算機在執行中,cpu就會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