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星魂
我國城鎮化率已達到大約45%,30年以後,大約達到75%。要知道,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意味著約有2000萬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居住、生活、就學、就業。這將是多大規模的建設工程!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公升城鎮發展質量和水平。日前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的這一要求透出重要訊號:今後一段時期,一系列政策措施將圍繞「城鎮化」逐步,並對中國經濟社會產生深刻影響。
潛力 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提高城鎮化的持續投資將起到長期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儘管中國城鎮化率已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大約10%提高到大約45%,但與發達國家78%和世界平均49%的城鎮化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厲以寧算了一筆賬:今後中國城鎮化率每年提高乙個百分點,30年以後,城鎮化率大約達到75%。要知道,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意味著約有2000萬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居住、生活、就學、就業。
這將是多大規模的建設工程!此外,城鎮化不僅能夠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帶來投資增長,還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帶來消費擴大、促進社會和諧,可謂一舉多得。
重點 **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當前,要把重點放在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上。專家認為,這一規劃符合中國國情,有利長遠發展。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認為,從中國國情看,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在資源、土地方面更加寬鬆,更有利於降低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成本。
亮點 **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和落戶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這立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被認為是此次會議上的亮點之一。
有關專家指出,此次**提出的重大舉措,將使城市外來人口特別是農民工能進城,穩得住,為消費提供較大增長空間,並推動解決城鄉差距問題、維護社會穩定。
穩妥 值得關注的是,**經濟工作會議在提到「推進城鎮化」時,除冠以「積極」一詞外,同時還強調了「穩妥」。
有關專家指出,這一點在城鎮化程序中必須加以重視,要堅決防止缺乏規劃,一哄而上,造成經濟波動、社會動盪;要堅決防止城市配套設施和管理跟不上外來人口的增加,造成城市就業、住房等壓力過大。
2樓:貴州衛視綜藝大本營
城鎮化程序影響中國經濟,以人為中心,抓好城鎮化質量核心問題。
城鎮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如何應對我國今後20年左右的城鎮化,是乙個巨大的挑戰,是一項重大的課題,需要長期的研究。現在僅就近幾年學術界和領導層經常關注和討論的幾個問題,談一下筆者的看法:
1.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似乎直到今天,「道路」還不清楚。
道路不清怎麼走?或者說,先把道路搞清楚在開始「化」,這都是不現實的。筆者認為,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就在我們的租下,如果從「改革開放」算起,經濟走了20多年,問題是需要很好地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和完善。
中國的城鎮化就得從農民進城開始,一步一步地「化」。別國的道路可以借鑑,但不能簡單地搬用。
2. 城鎮化從「數量」到「質量」需要乙個較長的過程。當前的傾向之一是,只求「數量」,滿足於城鎮化率的提高;傾向之二是,追求所謂「理想化」的、「正規的」城鎮化,一蹴而就,一步到位。
這都是不夠全面、不夠實際的。從前面的分析看,如此快速的城鎮化,要把大量農民在較短時期轉移到城鎮,而且在還存在嚴重的「瓶頸」和鉅額城鎮化成本的現實情況下,只能接受「正規」和「非正規」並舉並存的事實。可能在今後一段時期,「候鳥型」農民工、大城市的流動人口,「非正規經濟」的就業的等,會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大城市長期存在。
從城市規劃和管理上,不要把這些一概看作「臨時」和「不正規」,而是應該妥善的予以統籌和安排。因為它正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一種反映。
3. 中國城鎮化採取什麼樣的空間模式。這個問題涉及到:
化」到城鎮的農民主要向什麼樣的城市集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還是「農村城鎮化」?我國實行了幾十年基本不變的城鎮發展方針在1990年代末作了調整,概括說來就是不同規模、不同等級的城鎮協調發展。
這種調整適應了市場經濟的規律和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城鎮的發展受到經濟規律的影響和作用,往往不是人們主觀意志能過左右的。今天全國農民向城鎮遷移的大動向,一定程度上是這種規律的反映。
但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表現為規劃、調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特別在資源和環境保護,重要的制約的開發引導,基礎設施的綜合規劃等方面一定要較強巨集觀的監測和調控,包括做好區域城鎮體系的規劃和城鎮規劃,使中國的城鎮化走向健康發展之路。
4樓:匿名使用者
城鎮化有力地吸引了生產要素向城鎮聚集,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成為解決就業、實現市場擴充套件、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舉措;城鎮承接了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帶動農民增收的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人地緊張的突出矛盾;城鎮化有利於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區域差距。穩步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對於擴大內需、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對於優化城鄉經濟結構、促進國民經濟良性迴圈和社會協調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5樓:靳桂花答儀
1,城鎮化能夠使大量農民進城務工,農村人口的減少可以使農業生產方式集約化,機械化節省勞力的同時提高糧食產量。
2,城鎮化可以使更多的人口融入工業和市場,未來30年內只要中國的城市化能提高25%,那麼就有大約3億的人口轉為市民,那麼將會提高經濟容量200萬億左右(***的說的)。
3,只有城鎮化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才能夠提高並趕上城市居民,可以減少貧富差距。
中國為何要堅持走城鎮化道路,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為什麼要堅持以人為本
中國為什麼要走新型城鎮 化道路近來,新型城鎮化已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人們普遍認為,新型城鎮化將會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有人認為,新型城鎮化就是新一輪的高速城鎮化,將會大興土木 圈地造城 逼農民進城上樓 推高房價.新型城鎮化果真會如此嗎?如何理解新型城鎮化?我國為什麼要提新型城鎮化?怎樣才能走出一...
亞運會對中國經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奔 申辦2010年亞運會,是推動廣東省,廣州市經濟 社會全面發展的一次難得的機會,是廣州市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契機。亞運會在廣州舉辦有什麼意義 亞運會是為了促進亞洲國與國之間的聯絡,促進亞洲體育水平和亞洲的團結精神。開展亞運推動了...
經濟全球化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中國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末你要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 從本質上來看,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內容就是國際經濟 的規模不斷擴大,其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國際 在各國經濟發展中所佔的比重不斷提高,同時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2 帶來機遇。世界格局多極化為我們爭取一個較長時間的和平環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