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以孩子的名義向前夫起訴,要求負擔撫養費。具體法律依據: 1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給付能力的,應予支援。
原定撫育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實際生活水平的;
因子女患病、上學,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的;
有其他正當理由應當增加的。 上述法律依據的意思是,雖然之前簽訂了協議每個月定額或者不負擔撫養費,但如果出現上述3種情況,作為子女還是可以要求不撫養的一方(本案中的前夫)給付撫養費。 這麼詳細,應該給分吧o(∩_o
2樓:匿名使用者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3樓:匿名使用者
協議關於小孩撫養費問題是無效的,可到法院起訴要求其支付撫養費,學費醫療費均分。
4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通過訴訟要求變更孩子的撫養費。
離婚後孩子撫養費和醫療費的標準是怎樣的?
5樓:猴糠鷗
父母離婚時,離婚 子女的撫養費 需要考慮什麼因素呢?一般而言主要從三個方面綜合進行考慮:一是子女的實際需要;二是結合撫養地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三是父母雙方的給付能力(收入及財產情況)。
對於離婚 子女撫養費 的確定,雙方可以根據上述三個原則進行協商,不能協商一致的,由法院判決。法院判決的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七條的規定。 (1)有固定收入的。
按照月總收入賀掘的20~30%的比例判臘拍念決,對於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具體數額原則掌握在800~2000元月。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比例可以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50%。 2)對於高收入的。
按照上述比例計算高於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輪困如無特殊情況,一般不超過3000元月。 (3)對於低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計算低於上述的幅度的,如有較多其他財產的,可不按上述比例而按上述幅度判決,以維護子女的合法權益;如財產不多或無財產的,結合撫養人的撫養能力,可不按上述比例而低於上述幅度判決,以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4)對於無收入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養費。如具有勞動能力的,原則上應支付子女撫養費,因撫養子女是父母的義務,不能因暫時無收入而免除其義務,應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5)對於子女患重病、出國讀書(須經雙方同意)等特殊情況,可超過上述幅度判決。
離婚後小孩撫養費的問題
6樓:蔡良軍
法律分析:子女撫養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七條規定,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離婚孩子的撫養費問題
7樓:含暉居士
可以要求變更的,撫養費本來也是約定的,當時,上廳,怎麼沒提出來呢。給多少,這是應該評估一下的。現在你無力負擔了,可以要求變更。但需要有充分理由。經過法院或者對方同意。
8樓:網友
父母都有責任,每個人都需要出撫養費。這個是免不了的,也逃脫不掉的。
9樓:敏敏情感答疑
撫養費是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所需支付的費用,它包含日常的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內容。離婚後,不撫養的一方有義務支付撫養費,可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走法律程式,父母子女的關係不因夫妻離婚而改變。
離婚孩子撫養費問題,關於離婚後孩子撫養費的問題?
一 孩子撫養權問題 當孩子有選擇能力時,法院首先會按孩子的選擇進行判決,當孩子沒有選擇能力時,法院要按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進行判決。二 孩子不管是判給誰,另一方都要盡撫養義務,也就是給撫養費。三 兩個人自願結婚而離婚不存在青春損失費。四 房子問題 因是你爸買的,如產權證上寫的是你爸的名字,則房子是你爸的...
離婚孩子的撫養費應該要多少,離婚後撫養費如何支付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規定 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 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據此,無論是協議還是判決,都應以三個方面的因素為確定依據 一...
離婚孩子的撫養費怎樣支付,離婚後,孩子的撫養費怎麼給?
一 確定子女撫養費承擔的兩種方式 1 由父母雙方協議 父母通過平等自願協商,就撫養費的有關問題達成明確具體的協議,不損害子女的合法權益的,應予准許。但是,協議應當利於子女的健康成長,不得損害子女的合法權益。為了防止父母雙方損害子女利益的發生,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應當認真根據雙方的經濟狀況 能力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