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這種行辦屬於欺詐行為,你可以315投訴。
你把貨發出去了應該先通知客戶,告訴他你們已經付了運費的,如果告訴了客戶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如果客戶不付運費而貨運公司不交貨的話,可以現在跟他們講理,如果理還講不清只有報110處理,他們這種行為是不對。
下次發貨記得通知客戶。
2樓:網友
你首先搞清楚對方收取的是運費還是搬運費,如果是運費,則違法,搬運費則合法。
如果要投訴,得看你手頭的證據,即發票或者收據是否能證明是該貨物的運費。如果能證明,投訴到12315,不能證明,既便投訴了也沒有用。
3樓:顫慄微笑
消費者協會只是民間組織,只能對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而且也不適用本事件。
如果費用數額不大就算了,進入訴訟程式會很麻煩。
如果數額比較大,那麼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最好找個律師諮詢下。
不能瞭解更詳細情況的話,專業人士也沒辦法輕易給出意見的。
4樓:網友
希望百姓們充分地應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去整治這些不老實的中國人。
5樓:網友
法盲文盲,真的很可怕!
商業欺詐的認定標準?
6樓:羅聖亮
法律分析:符合下列條件認定構成商業欺詐:1、主體為一般主體。
2、主觀上表現為具有欺詐的故意,其動機一般是為了牟利。3、實施了故意陳述虛偽事實或故意隱瞞事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的欺詐行為。4、侵犯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以及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刑法》第266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商業欺詐的認定標準有哪些?有哪些欺詐行為屬於商業欺詐?
7樓:網友
一。構成商業欺詐認定標準包含以下要件:
1. 主體為一般主體。
2.主觀上表現為具有欺詐的故意,其動機一般是為了牟利。
3.實施了故意陳述虛偽事實或故意隱瞞事實情況使他人陷入吵橋舉錯誤的欺詐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266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公升碧。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有以下欺詐行為的都屬於商業欺詐:
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的;
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或者其他欺騙性**表示銷售商品的;
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7)採取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10)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11)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13)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此外,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1)銷售失效、變質商品的;
2)銷售侵犯他人註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3)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4)銷售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滿的消賀商品的;
5)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誌、名優標誌等質量標誌的商品圍。
什麼是商業欺詐行為
8樓:姜超
顧名思義,商業欺詐是發生在商業活動中的欺詐行為,是指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在商業活動中,以牟利為目的,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損害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利益的行為。
一、商業欺詐行為的特徵是什麼。
商業欺詐的行為種類很多,但無論何種商業欺詐行為都具有三個共同特徵:
一)行業性。商業欺詐發生在商業活動過程中,是商業活動過程中的欺詐行為,非商業活動中的欺詐行為不是商業欺詐。商業欺詐所涉及的商業,是一種大商業、泛商業的概念,涵蓋存在商品交換以及提供服務的所有市場經濟活動。
二)故意性。欺詐的一方故意陳述虛假事實或者隱瞞真實情況,也就是說,欺詐者主觀上具有惡意。
三)欺詐性。商業欺詐的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欺詐行為。受害人因受欺詐,陷入錯誤,而作出或可能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
二、商業欺詐行為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根據上述對商業欺詐的定義來看,商業欺詐行為的構成要件有四:
一)主體方面。
商業欺詐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商業活動中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只要從事了商業欺詐行為,均可成為商業欺詐行為的主體。
二)主觀方面。
商業欺詐在主觀上表現為具有欺詐的故意,其動機一般是為了牟利。
三)客觀方面。
商業欺詐的客觀方面,指商業欺詐的主體在客觀上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方將其欺詐故意實施於外部的行為。在實踐中大多表現為故意陳述虛偽事實或故意隱瞞事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的行為。
四)侵犯的客體。
商業欺詐侵犯的客體是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以及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方面,當事人在商業活動中採取了隱瞞事實真相或編造虛假事實等手段,違背了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沒有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從而在市場博弈中獲得了更多的交易機會,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另一方面,由於當事人的欺詐事實,使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法律援助一下請問這是屬於商業欺詐嗎?我沒該怎麼維護自己的權益
看描述,很難被認定為商業欺詐,不過可以聯合起訴。主要是沒有合同條款,不過有多人口供,也可以針對該情況重新偷偷錄音,或許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不過肯定的是,賠償是幾乎不可能的,退回押金等還是有希望的,另外天然氣方面的不合理 可以蒐集相關證據,可以獲得補償。最關鍵的是!證據!紙質的,錄音的,聯合多個商家去仲...
商業保險有稅前列支的功能嗎,商業保險是否能稅前扣除,應計入哪個科目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公佈了 關於補充養老保險費 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 2009 27號 檔案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僱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 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 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
互惠的應用範圍,是否違反商業道德
以下是你需要的資料 1,主要是 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第十條中關於商業祕密的保護。侵犯他人商業祕密的,必定是違反了採取了不正當手段違反商業競爭的行為,受 不正當競爭法 約束。第十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祕密 一 以盜竊 利誘 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祕密 二 披露 使用或者允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