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蓋可使芝麻高產,地膜覆蓋有什麼方法?

時間 2025-04-08 07:20:22

1樓:戶冰鑲

平畦覆蓋。在培養畦表面覆蓋一層地膜,一般單畦覆蓋也有聯畦覆蓋。播種或定植前將地膜平鋪畦面,四周用土壓緊。

平畦覆蓋利於灌水,初期增溫作用較好,在植株生長後期由於澆水和降雨的影響,易造成畦面淤泥汙染,具有一定的降溫作用。平畦覆蓋一般多用於培養大蒜或是需要搭架的蔬菜。

高壟覆蓋。培養畦經整地上肥後,按45~60cm寬,10cm高起壟,可一壟或兩壟蓋一條地膜。農產品**高壟覆蓋有利於澆水操作,而且畦面受光較好,可比平畦覆蓋增溫1~2℃。

2樓:pan小

1、平畦覆蓋,畦面平,有畦埂,畦寬公尺,畦長依地塊而定。播種或定植前將地膜平鋪畦面,四周用土壓緊。或是短期內臨時性覆蓋。

覆蓋時省工、容易澆水,但澆水後易造成畦面淤泥汙染。覆蓋初期有增溫作用,隨著汙染的加重,到後期又有降溫作用。一般多用於種植蔥頭、大蒜以及高秧支架的蔬菜,小麥、棉花等農作物、果林苗木扦插也採用。

2、高壟覆蓋,畦而呈壟狀,壟底寬50-85釐公尺,壟面寬30-50釐公尺,壟高10-15釐公尺。地膜覆蓋於壟面上。壟距50-70釐公尺。

每壟種植單行或雙行甘藍、萵筍、甜椒、花椰菜等。高壟覆蓋受光較好,地溫容易公升高,也便於澆水,但旱區壟高不宜超過10釐公尺。

3樓:鬱蔥蔥

乙個是機器進行覆蓋,這個簡單,一般的機器都能做到,不過成本會比較高,因為地膜覆蓋的機器比較貴。要不就是土辦法就是人自己去固定,這個其實很簡單,就是跟大棚的方式相同,只不過是平鋪在地面上,人工辦法更仔細緊密,也更容易覆蓋全。

春季種植芝麻用地膜覆蓋,該怎麼做?

4樓:小秒的**分享

整地起壟一般每80 cm起一壟,壟面寬45 cm,溝寬35 cm,壟高10 cm左右。每道壟上種植兩行,平均間距40 cm。為了充分發揮其防澇、防澇和防病的作用,芝麻必須進行地膜壟作栽培。

地膜播種芝麻可採用條播或穴播。一般地膜栽培可以先播種後覆膜,也可以鑽孔,但最好先播種後覆膜。因為播的比較早,氣溫很低,塑料薄膜內部溫度高,覆膜後就種上了洞,芝麻喜歡暖和。

芝麻地膜適宜寬度為70釐公尺。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一般採用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薄地膜。地膜覆蓋可以機械覆蓋,也可以人工覆蓋,但壟面必須平整,塑料薄膜與土壤表面應貼上牢固,塑料薄膜應密封嚴密,所有孔洞都應覆土嚴密。

4月底5月初播種破膜定苗的芝麻,4-5天即可出苗。幼苗出苗後,應及時破膜放出去。春播地膜芝麻適宜種植密度為每畝9000株左右,平均行距40 cm時,株距19 cm。

如果使用按需,按需時可以確定孔間距;如果採用鑽播,可以根據株距破膜放苗。放苗時,洞不宜太大,每個洞只能放兩三棵苗。幼苗被土壤封住了。

如果芝麻苗出土後不能及時釋放,可先在塑料薄膜上打洞放氣,以減少或避免幼苗燒傷,但時間不宜過長。芝麻地膜苗長到3對真葉就可以固定了。草害防治覆膜後,膜內高溫對抑草效果很強。

所以地膜一定要密封嚴實。同時,為了徹底防止雜草,可以使用化學除草。

1.春芝麻選種早播:地膜覆蓋後,芝麻有效生育期延長。

因此,應選擇抗澇性強、抗病性強、產量潛力大的中晚熟芝麻品種,如於之5號、7號、8號和芝麻雜交種,從4月底至5月初適宜早播,以充分利用生長季節,提高芝麻產量。2.整地、施肥、起壟:

增加施磷鉀肥,控制氮肥用量。芝麻畝產200公斤以上時,分別施氮20公斤左右,施磷20公斤,施鉀20公斤。施肥方法以基肥為主,輔以花期追肥和葉面追肥。

總磷鉀肥和總氮的一半用作基肥,其餘一半用作追肥。必須進行壟作,壟寬45釐公尺,溝寬35釐公尺,壟高10釐公尺左右。每道壟上種植兩行,平均間距40 cm。

5樓:行樂

應該再將這些芝麻種進土地裡面之後,在外表專門去覆蓋乙個薄薄的地膜,這樣也能夠保證基本能夠快速的出苗,而且生長的速度相對較快,

6樓:花花就是我

那麼就應該先用透明的薄膜把地給覆蓋起來,當然也要留一些氣孔。

7樓:蕾蕾

把地膜覆蓋在地上,然後用土把地膜蓋住,讓周圍的風進不了地膜裡面,可以讓裡面的土壤保持溼潤。

8樓:教育知識之家

地膜芝麻可採用條播,一般可先播種後蓋膜,地膜幅寬以70釐公尺為宜,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一般使用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微薄地膜(當地膜厚度為公釐時,每畝約需地膜千克左右)。覆膜可使用機械或人工進行,但必須做到壟面平整,地膜與土面貼實,地膜封嚴,凡有孔洞處均應用土蓋嚴。另外,在播種後覆膜前噴灑芽前土壤處理除草劑,以防雜草。

地膜覆蓋的技術要點?

9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地膜覆蓋具增溫保溫、減少水分蒸發、抑制雜草生長,並可減少中耕次數,降低勞動強度。據試驗,地膜覆蓋較露地栽培增產生薑20%~30%。

生薑地膜覆蓋栽培的播種期一般較露地栽培提早25~30天,因此,曬姜、困姜和催芽的時間都相應提前。整地、施基肥、株行距、中後期的田間管理等基本同露地栽培,所不同的是增加地膜覆蓋一道程式。具體做法是:

播種後,先向地面噴除草劑,將地膜拉緊,蓋於姜溝上,根據地膜幅寬與種植行距,一般每幅膜可蓋姜2~4溝,將地膜兩側緊緊壓牢。為防風吹,可在地膜上隔1~2公尺壓一堆土。幼芽出土時,及時破膜引苗出土,以防燒苗。

至6月上旬,可撤除地膜,也可在7月中下旬追肥培土時撤除。為提高覆蓋效果,可用竹片等在姜溝上支架,其上將地膜呈弓形蓋上,後期溫度高時破膜。或直接在弓架上蓋農膜,高溫時通風,後期撤除則效果更佳。

近幾年我們採用無色膜、黑色膜雙膜覆蓋獲得非常好的增產增收效果,具體做法是,播種後先進行透明膜覆蓋,等生薑即將出土時,在透明膜上再蓋一層黑色地膜,等出苗後不用進行遮蔭,這種透明膜、黑色膜雙膜覆蓋不但可降低遮蔭成本200%以上,而且產量可增加30%~40%以上,效果非常好。

10樓:網友

地膜覆蓋栽培的品種不同,要點也不同。這裡以蔬菜為例介紹如下。07468472321

1、要早育壯苗。地膜覆蓋栽培的目的是早熟高產。因此,應選擇耐寒、抗病能力強、早熟豐產的品種,適當提早播種,採用營養缽或營養土塊育大苗帶土移栽,使幼苗迅速返青生長。

2、要重施底肥。地膜覆蓋後施肥困難,而且地溫回公升較快,作物生長旺盛,需肥量增加,因此,覆蓋地膜前應重施底肥,一般按該作物一季所用總肥量的60—70%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果菜類應適當增施磷鉀肥。

底肥採取窩施或溝施的方式,在栽苗前3—5天施入,然後復土。

3、要澆足底水。地膜覆蓋前墒面一定要澆透水,使墒內的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但是墒面澆水後不能馬上蓋地膜,否則會造成膜內土壤溼度過大,形成「包漿土」,必須等墒面土壤「吸汗」後,才能蓋膜。

4、要墒面平整。畦面土壤充分欠細整平,做成瓦背形,用木板擀平並稍微拍實土表。

5、要蓋嚴地膜。地膜必須拉緊鋪平無皺摺,並與廂面緊貼,膜的四周用土壓緊壓實,對雜草較多的地塊,可在蓋膜前廂面均勻噴施除草劑,這樣除草、保溫、保溼效果更好。

6、要合理密植。進行地膜覆蓋早熟栽培,可適當增加密度。

7、要適時早栽。定植比不蓋膜的提早10天左右,如地膜覆蓋再加蓋棚(小拱棚、大棚等)、定植期可提早15天左右,定植時,按要求的行株距將地膜劃破小口,苗子栽入穴中,定植應選在冷尾暖頭的晴天,帶土移栽。定植後及時澆「定根水」,然後用細土肥定植孔封嚴以保溫、溼,促進幼苗生長。

8、要科學管理。秧苗定植後,在進行農時操作管理時,要儘量不損壞地膜,發現地膜破裂或四周不嚴時,應及時用土壓緊,保證地膜覆蓋的效果地膜覆蓋栽培具有保水保肥等作用,加之前期幼苗消耗水分、肥量也小,在肥水管理上應掌握「前期控、中後期追」的原則,在春旱不嚴重時適當控制肥水施用,防止植株徒長。當進入開花結果盛期時,要及時追肥或根外追肥。

充分滿足植株中後期生長發育的需要。

地膜覆蓋栽培的技術要點是什麼?

1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地膜覆蓋栽培是一種最簡單的設施栽培形式,由於這種栽培形式不需要其他保護設施,只是比露地栽培多覆蓋了一層塑料薄膜,固定成本投入很低,但比露地產量可增加40%~80%,所以目前在士多啤梨生產上應用較多。地膜覆蓋栽培具有以下優點:

1)保溫增溫效果明顯地膜覆蓋具有明顯的保溫增溫效果,並能明顯改善士多啤梨生育狀況。

2)促進早熟,增加產量與露地栽培相比士多啤梨萌芽期可提前7~8天,開花期能提早10天左右,採果期可提早7~10天,整個採收期能延長18天左右。地膜覆蓋可使士多啤梨的花蕾數明顯增加,單株果數、單果重量也明顯增加,產量比不覆蓋地膜可增加40%~80%。在弱苗遲栽情況下增產效果更為顯著,在冷冬年份或地區增產可達1倍以上。

地膜覆蓋還可提高果實品質,提高商品果率。當露地栽培士多啤梨的商品果率為55%時,覆蓋地膜的商品果率可達80%(表7-1)。

表7-1地膜覆蓋士多啤梨的增產效果。

3)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地膜覆蓋防止了果實與地面接觸,所以可以避免土玷汙果實,保持了果實鮮豔潔淨,同時,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降低環境溼度,從而減少病害的發生,減少果實腐爛,提高果實品質。地膜覆蓋還可以減少灌水和中耕次數,從而節省人力物力,提高經濟效益。

採用地膜覆蓋有什麼好處

12樓:匿名使用者

地膜覆蓋栽培,最大效應就是可以提高土壤溫度,顯著地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在連續降雨的情況下,還有降低溼度的功能。

一般春季低溫期間,採用地膜覆蓋白天受陽光照射後,0~10釐公尺深的土層內可提高溫度1~6℃,最高可達8℃以上。夏季進入高溫期,若無遮陰,土壤表層的溫度可達50~60℃;土壤乾旱時,地表溫度會更高。但在有作物遮蔭時,或地膜表面有土或淤泥覆蓋時,土溫只比露地高1~5℃,土壤潮溼時土溫還會比露地低,最高可低3℃。

夜間由於外界冷空氣的影響,地膜下的土壤溫度只比露地高1~2℃。

覆蓋地膜的時候存在著很多誤區,你知道具體有哪些嗎?

13樓:山村小芬

地膜假如覆蓋不合理得話,那麼非常容易導致蔬菜水果發生各種各樣病疫。許多人們在覆蓋地膜的情況下,都是會挑選將地膜緊貼住蔬菜水果的莖尖部,那樣做不是對的,非常容易導致蔬菜水果死棵。我們在開地膜口的情況下,最好不必將地膜劃開,運用手將地膜摳開乙個很大的貸款口子,防止拍照,孔徑維持在6公分上下。

假如溫度較高得話,那麼要立即將地膜兩側翻卷,防止超低溫上公升。同樣,溫度降低時則要立即將地膜鋪平。隨後用卡子將地膜鄰近處夾到,防止地膜觸碰莖杆。

有一些農民在覆蓋地膜時,全是會立即將地膜全棚貼牆覆蓋。隨後在開展農活實際操作的情況下,地膜遭受很多的踐踏,導致與路面牢牢地的貼在一起,土壤層的透氣效能因而降低。進而影響了蔬菜水果根處的吸氣,導致蔬菜水果根處發育不全,生產量降低。

而我們在覆蓋地膜的情況下,最好可以應用鋼絲繩等化學物質將地膜挺起來,讓地膜覆蓋在支撐杆上,可開展膜下澆灌。那樣的話既可以提公升土質的滲透性,可以立即除溼,防止溫度過高。如果是實際操作行得話,則最好覆蓋作物秸杆,對其生長發育是十分有益的。

地膜的覆蓋時長太早也是很多人都具有的乙個錯誤觀念。我們在覆蓋地膜時,要依據氣溫的變動及其栽種型別等有效管控。例如在秋天栽種青瓜且移栽以後,假如周邊環境較高便覆蓋地膜得話。

不但會導致地膜內提溫過高而悶苗,與此同時地表面環境溼度提公升,對作物的根莖下扎是十分不好,進而危害作物的蹲苗。因而我們在覆蓋地膜的過程中一定要留意其天氣情況,通常應在栽植後大半個月上下開展覆蓋,提公升壯棵率。

很多人覆蓋地膜都只能選用在實際操作行上開展覆蓋,針對栽種行卻置若罔聞。而那樣覆蓋地膜得話,不但不能做到覆亞膜的實際效果。反倒還會繼續導致缺點愈發顯著,危害作物的生長發育。

地膜覆蓋主要是為了防止棚裡環境溼度過高,引起病蟲害。而我們在澆灌的情況下,一般是以栽種行為主導的,假如栽種行沒有覆蓋得話,那麼也大部分就起不上減少環境溼度的效果的,隔熱保溫性也基本上沒有。而且實際操作行的土質透氣效能可能大幅度減少,嚴重影響作物根系生長發育。

地膜覆蓋的蒜苗發芽了應該如何處理

99626久 在農村生活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說在飲食上不需要太多的顧慮,家門前的菜園地裡應有盡有,每天都可以換著花樣吃,不管是燒粥還是燒菜,都能夠隨心所欲的調配著。比如說在粥里加入一些花生,等待的將是香噴可口的美味,每次不需要吃太多的菜就能下肚子。現在的紅薯也已經收穫了,農民每天早上都會燒著美味的粥,...

大蒜種植為什麼要覆蓋地膜?大蒜種植有哪些管理技術?

因為這樣可以獲得高產,穩產,可以有效吸收肥料 要選擇抗性比較好,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還要進行消毒,距離合適,適當施肥,保持土壤溼潤。為了更好的幫助大蒜成長,也是為了更好的給大蒜出來補充水分,補充營養,所以才要覆蓋地膜。要注意地膜的覆蓋方式,還要注意覆蓋的時間,也要注意香水也要注意施肥,還要注意果汁...

種植玉公尺時要覆蓋一層地膜,其技術要點是什麼?

覆蓋地膜的技術要點就是在覆蓋地膜的時候,一定要用土壤,將地膜的兩邊全部遮擋住,而且在覆蓋地膜的時候,也要在地膜裡面留有一些空氣,還要用一些東西扎幾個眼兒,這樣就可以保證空氣的流通,這就是覆蓋地膜的技術要點。這樣做是為了更好的保溫,更好的保溼,可以預防溫度的變化,可以讓玉公尺更好的生長,對玉公尺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