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倒伏的最好方法,水稻秧苗倒伏原因

時間 2025-01-31 14:10:09

1樓:崔藩

首先,選用抗倒性強的品種。其次,要合理密植,根據不同品種的分櫱特性和土壤肥力與供肥水平,確定適合的移栽密度,過密移栽則群體過大,容易導致倒伏,過稀移栽群體不足,也不利於高產。第三,要合理施肥,適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根據水稻需肥規律和土壤供肥能力科學合理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鉀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增強抗倒性。

第四,做到合理管水,淺水栽秧,寸水活棵,達到預期莖櫱數指標時進行擱田,既能控制無效分櫱,又能提高抗倒伏能力。灌漿期乾溼交替管水,達到養根保葉、提高抗倒伏效果。第五,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蝨、稻螟蟲等,預防病蟲害引起的倒伏。

2樓:韋旭華

防止水稻後期出現倒伏方法:

1、選擇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

選用抗倒過硬的品種,多觀察、瞭解鄰里之間所種的品種,不僅看抗倒還看品種產量公尺質等表現,未來年種稻作準備。

2、採取抗倒栽培。

主要包括加強水肥管理、使用生長調節劑及做好病蟲害防治。

水稻栽插返青後早追分櫱肥,促進早分櫱、提高抗倒伏能力。

水稻分櫱末期要安排曬田,曬田不僅能控制無效分櫱,還可促進水稻根系下扎,農諺說:「禾曬扁草,越曬越好」,水稻曬田要適時適度。水稻曬田後覆水追穗肥,一般穗肥少施氮肥,多施鉀肥,鉀能使水稻的纖維素增多,細胞壁加厚,可增強植株抗倒性。

若水稻長勢較差,可因補充氮肥。

水稻孕穗、抽穗揚花期應灌水,進入灌漿期後採取乾溼交替管理,從破口前至灌漿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等2-3次,提高根系活力,增強光合作用,能有效防早衰和提高抗倒能力。

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可用烯效唑浸種,在秧苗期可噴施多效唑、烯效唑等,在水稻拔節前5-7天噴施多效唑、調環酸鈣,水稻拔節後不能再用矮化控高的生長調節劑。要注意的是,一般矮化控高的生長調節劑只能用1次,過量使用會影響水稻孕穗發育,造成減產。

做好病蟲害防治,重點防好紋枯病、稻飛蝨、鑽心蟲等病蟲害,會傷及葉鞘和莖杆,嚴重發生會引起倒伏,必須科學合理選擇高效低毒藥劑進行防控。

水稻秧苗倒伏原因

3樓:

您好,水稻秧苗倒伏原因是是因為施肥過多、種植過密、缺少水分、品種不好。選種時需要選擇抗倒伏品種;種植密度不宜過大,按株行距3×6寸或4×8寸的密度插秧即可。合理施薄肥,保持稻田中有充足的養分即可。

定期灌水,保持稻田中有充足的水分即可。<>

水稻怎樣防止倒伏

4樓:加菲25日

水稻來倒伏有兩種型別,自一種是根倒。

bai,由於根系發育。

du不良紮根淺而不穩,缺乏zhi支援dao力,稍受風雨侵襲就發生平地倒伏;另一種為莖倒,由於莖稈不壯,負擔不起上部重量,因而發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造成水稻倒伏的原因很多,除強風暴雨等一些客觀原因外,一是品種不抗倒,一般植株矮、節間短、莖稈粗壯、葉片直立、根系生長不良,群體通風透光條件不好,也易造成倒伏,所以深耕和合理密植是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三是肥水管理不當,片面重施氮肥,分櫱期發苗過旺,葉片面積過大,封行過早,千萬莖稈基部節間徒長。 防止倒伏主要措施:

選用抗倒品種、合理稀植、平穩施肥,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合理灌溉,採用淺水灌溉,拔節期適當烤田,後期乾乾溼溼,提高根系活力;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如矮壯素類。

水稻倒伏怎麼收割

5樓:網友

對已倒伏的水稻應採取以下措施進行收割:

1、所有出現倒伏的稻田都要迅速放乾田水,以減緩倒伏密閉腐爛。

2、如有可能,輕度倒伏田塊進行扎把扶正,防止穗部密閉腐爛。

3、對已達8成成熟的田塊,抓住晴好天氣及時收割,減少災害損失。

4、目前尚未齊穗的田塊,應加強病、蟲防治、曬田促發新根,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預防倒伏的發生。

5、一定要割淨地梗雜草,以免收割前雜草倒伏給收割造成不便,影響收割進度和稻地邊收割不徹底而受到損失。

6樓:匿名使用者

慢慢來,收割機也可以的。

水稻出現倒伏現象,是因為缺肥嗎?多施些什麼樣的肥料能預防倒伏?

水稻倒伏我們要在生產過程中追蹤溯源,同時要注意產生規律性特性。來進行合理防控措施。水稻倒伏在具體生中,緣故總總,眾多因素能夠導致水稻倒伏。除開水稻種類特點外,另外就是種植相對密度,肥水管理水準,及其氣象要素和有害生物防治傷害等因素,水倒伏總體來講還是之上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發生概率要一些。生產過程中大家...

水稻稻飛蝨能用什麼農藥效果最好,打水稻稻飛蝨什麼藥效果好

力彭彭 吡蟲啉 毒死蜱 高效氯氟氰菊酯 異丙威等農藥都可防治稻飛蝨,建議選前兩類藥混合敵敵畏輪換施用,效果不錯。 無 葉 吡蚜酮,噻嗪酮,毒死蜱。預防就前兩種,如有了稻飛蝨就混用。最好加點70 的吡蟲啉預防跟速殺性都很好。如果特別嚴重的稻飛蝨就用敵敵畏跟毒死蜱拌土下午撒,第二天在用吡蚜酮,毒死蜱打一...

水稻促早熟用什麼好,水稻促早熟有哪些方法?

1 合理澆灌 在水稻齊穗灌漿期,要淺水勤灌,這樣能提高地溫,促進水稻早熟,一般保持水層在4 6釐米左右即可,在水稻成熟期,由於氣溫逐漸降低,所以為了提高地溫,應該採取間斷灌水的潮溼,即澆灌2 3釐米這樣,任其自然落幹,待無水在淺灌,這樣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增加水稻根系的活力,提高地溫,還可養根狀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