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宇哥看娛樂
其實是乙個全新的王朝,因為在當時和西漢沒有任何的聯絡了,並且各項制度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2樓:法明知
是乙個全新的王朝,其實東漢更像是乙個時代,歷史上也很多人把東漢稱為三國時代。
3樓:小九七
東漢可以算是乙個全新的王朝了,劉秀也是從亂世之中殺出來的天下,東漢的制度也跟西漢有所不同,可以說是全新王朝了。
東漢西漢是乙個朝代嗎
4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東漢和西漢算是乙個朝代的兩個時期。西漢是由劉邦創立的,西漢末年,王莽篡權,但是時間很短,算不上乙個朝代。東漢則是劉邦的後代劉秀創立的,所以東漢和西漢,國號沒變,都是劉家王朝,是乙個朝代。
中國朝代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朝"與"朝代"的雹頌區別在於"朝"是當時就有的觀念,肢春如孔子說過"丈於朝",中文所謂的"朝"字具有今日含義。在政治上用歷肆耐來引用當政者政權的意思,有"今朝一家政權治天下"的觀念。
西漢是東漢的前乙個朝代?
5樓:汽車之路
西漢遠比東漢要早。
西漢建立在西元前202年,比東漢建立的西元25年早了226年。西元8年,外戚王莽奪取漢朝政權,都城在長安的漢朝歷時209年。王莽改制失敗,導致綠林、赤眉起義,漢皇室後代劉秀利用農民起義在西元25年在洛陽稱帝,恢廳森復漢朝統治。
長安在西,洛陽在東,歷史上將前乙個漢朝稱為西漢,將都城在洛陽的稱為東漢。
漢代的時代特徵
1、**集權制進一步加強,表現在改革政治體制、建立新的軍事體制、實施新的財政稅賦制度等。
2、思想統治更為嚴酷,最典型的就是董仲舒提出「罷黜百扮悉畝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學說統治中國長達幾千年。
3、封建割據勢力形成,這一現象在秦朝末期初露端倪,到漢代形成規模,從此,地主勢力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獨特產物長期佔據歷史舞臺。
4、「多民族」與「大一統」形成格局,隨著漢代疆域的不斷擴大,大一統是必然趨勢,而多民族則是陸睜少數民族屈從於漢族的。
西漢是東漢的前乙個朝代麼?
6樓:姑蘇夜鍾
嚴格說不算。東漢之前應該是王莽的新朝。但因為新朝太短。一般忽略不計。
東漢王朝是怎麼建立的?
7樓:網友
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西元25年,劉秀與綠林軍公開決裂,於河北登基稱帝,為表漢室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國號,史稱「後漢」。
劉秀(前6-西元57),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人。漢高祖劉邦9世孫。赤眉、綠林起義時,劉秀與兄抱著恢復劉姓統治目的,起事於舂陵,組成一支七八千人的「舂陵軍」參加綠林起義。
更始元年(23年)取得昆陽之戰的巨大勝利,推翻王莽政權。不久,劉秀到河北活動,取得部分官吏與地主支援,又收編了河北地區的銅馬、高湖、重連等農民起義軍,實力大報。關西稱劉秀為「銅馬帝」。
不久,劉秀派人襲殺更始政權的尚書謝躬,與農民軍徹底決裂,25年8月5日(距今已1991多年)(建武元年六月二十二日),劉秀稱帝,重建漢政權,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8樓:網友
是劉秀建立的。
西漢滅后王莽建立新朝,劉姓子孫流落在外,后王莽實施新法不得其效新莽末年,水、旱等天災不斷,廣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赤眉、綠林、銅馬等數十股大小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頓時,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劉秀兄弟和南陽宗室子弟在南陽郡的舂陵鄉起兵但是綠林軍更快一步,西元23年,西漢宗室劉玄被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為帝,建元「更始」,劉玄就是歷史上的更始帝,劉秀的哥哥劉縯及南陽劉姓宗室極為不滿。
但是最後綠林軍還是失敗了,劉秀一直韜光養晦,積聚實力,更始三年(西元25年)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於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為表重興漢室之意,劉秀建國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後漢(唐末五代之後也根據都城洛陽位於東方而稱劉秀所建之漢朝為東漢),劉秀就是漢世祖光武皇帝。
東漢和西漢是乙個朝代嗎
9樓:網友
東漢和西漢都可以叫做漢朝,或者正式一點兒,稱呼為漢代。但是,東漢和西漢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應該被看成是兩個王朝。西漢的建立者劉邦最初被封為漢王,於是在登基稱帝之後,宣佈建立的新王朝國號為漢。
劉邦登基是在山東,之後就來到洛陽,準備定都於此。後來遇到謀士婁敬對劉邦進行了勸說,指出當時的天下形勢定都洛陽是不明智的。於是,劉邦在定都洛陽之後三個月遷都關中。
此後二百多年,首都一直都是在長安。皇位也一直在劉邦的子孫之中傳遞,劉邦之後是漢惠帝,漢惠帝死後了呂太后臨朝,然後,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漢元帝、漢成帝、漢哀帝、漢平帝……從漢元帝去世,皇權逐漸轉移到王氏外戚手中。漢平帝去世後,外戚王莽徹底掌握政權。
經過了三年多的表演,王莽撕破了偽裝,取代劉家二正式登基稱帝。
王莽以前的爵位是新都侯,所以王莽即位後所建立的朝代被命名為新朝。
王莽即位後的許多舉措遭到了社會各界的反對,經過了十多年,社會各階層幾乎都成了王莽的敵人。而在反對王莽的勢力之中,不少人都打著漢朝的旗號,他們的首領也都是當年劉邦的後代。最終西元23年王莽在長安被殺。
王莽去世後兩年,劉邦的九世孫,南陽財主劉秀登基稱帝。經過了十二年的努力,劉秀最終消滅群雄一統天下。
一、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廢漢建立新朝,推出新政,因未能化解矛盾。十幾年後,農民起義不斷,最後由劉秀統一天下,建東漢。王莽終結了西漢,而劉秀又終結了新朝。
二、劉秀雖然也是劉邦子孫,但傳到他那裡已經是平民了,所以他是通過農民起義起家的,跟皇室宗親沒什麼關係,只是打著漢的旗號而已,這跟東漢末年的劉備是乙個道理。劉秀是建立,不是繼承也不是收復。
三、西漢都長安,東漢都洛陽,朝庭是重新組織的朝庭,軍隊是不一樣的軍隊,所以兩者不能同一而語。
四、西漢建立後實行郡縣與封國同時存在的地方管理制度,到了東漢封國已經不存在,實行州縣制,將全國分為十三州,由刺史管制。
因而,東漢和西漢,其實是兩個王朝。他們之間不僅僅是首都所在地不同而已,在許多方面也有著很大的不同。比如西漢的時候,朝廷百官之首是丞相,而到了東漢,百官之首是太尉。
如此等等,差別很大。不能簡單籠統地看成是乙個王朝。
10樓:網友
雖然,以我們現代的眼光來看,西漢和東漢都是兩個不同的朝代。但是,東漢的建立者是劉秀,是西漢皇族的乙個分支舂陵候家族。劉秀自己並不認為自己創立的是乙個新的朝代,而是光復了漢朝,並自認為是漢宣帝的繼承人,繼位後,追尊漢宣帝為中宗。
當時的官方也不認為東漢和西漢是兩個朝代。
劉秀在建立東漢初期,鑑於長安在戰爭中已受到了極大的破壞,無法繼續作為首都。而洛陽當時受到戰爭的破壞較小,也接近劉秀在河北和南陽的根據地,所以就以洛陽為都。洛陽在中國古代的地位一直很重要。
早在西周初期,就是作為陪都建立的,東周時期更是作為首都。
後來的史學家為了區分漢朝的這兩段時期,根據都城的位置,分為東漢和西漢:以長安為都的是西漢,以洛陽為都的是東漢。
不過,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前漢和後漢的說法。如諸葛亮的《出師表》.但是雖有這種說法,但說話者並無意認為是兩個不同的朝代,而是同一朝代的兩個時期。
西漢時間為:西元206年—西元24年,其中西元8年—西元23年為王莽政權。西元23—西元25年為漢更始帝政權,劉玄在位三年,更始三年(西元25年)赤眉軍攻陷長安,更始帝劉玄**,赤眉軍擁立劉盆子,同年劉秀在河北稱帝,改更始三年為建武元年。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西漢由劉邦建立,東漢由劉秀建立。
那些總考慮母親而不考慮妻子的男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卿卿小築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有不少男生把自己母親看得比自己的妻子重要,而這些男生也被許多人戲稱為媽寶男,媽寶男們從小就受到母親的寵溺,對於自己的妻子絲毫不看重,因為在他們的心裡母親是最重要的,這樣的男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會讓女生們非常的失望,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往往會優先聽取母親的意見,然而...
微型水幫浦在選型時,考不考慮壓力的問題?
因生產儀器需要,我們需要一種微型水幫浦,流量ml min,揚程公尺。工況 排水端接內徑約mm的小噴槍 不是用於噴霧的那種噴嘴 噴射到另乙個容器中完成迴圈 需要推開乙個單向閥 關鍵有一點 迴圈過程中,水源中有可能存在缺水的情況,要求水幫浦必須能幹轉 空轉不燒,且每次剛開始運轉時,有較長時間處於抽水氣混合液體...
如圖求解?處的受力 不考慮摩擦力
不考慮摩擦力的話,處只有彈力,根據彈力的方向與接觸面垂直可知,直角三角形斜面體在?處的受力應該是垂直於斜邊向上。大小會和物體的重力有關。如果忽略重力的話,應該是200n。f1 100n,為30度夾角所對的直角邊,f為斜邊,等於其兩倍。沒有摩擦力?那麼找重心,把重心和力的作用點連線起來,然後用各自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