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是楚人,項羽是楚人,劉邦也是楚人,為何只有劉邦成功了?

時間 2025-03-18 14:15:05

1樓:熊熊說歷史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以楚人反抗暴秦最為激烈,陳勝、項羽、劉邦三人都是楚人,三人反抗秦朝的起義都以楚國為名號,師出有名。秦朝末年,陳勝、吳廣首先起義,拉開了反秦起義的大旗,隨後如星星之火在全國各地燎原一片,秦朝自始皇帝統一天下也不過才過去14年,起義發生後,秦朝的地方軍實力太弱,根本鎮壓不了起義,以致於讓起義軍逐漸坐大。

所以陳勝、吳廣一起義,很快就聚集了幾十萬軍隊。

秦始皇時期,令20萬軍隊北擊匈奴鎮守長城,令50萬軍隊南征百越鎮守南方,再加上關中10萬**軍,地方軍隊實力很弱,始皇自認為六國己滅,威脅來自外部,是以軍隊以鎮守邊界為主。秦二世元年,陳勝起義,部隊很快發展成幾十萬人,再加上趙高弄權,沒有調動大軍鎮壓,結果陳勝部將周文打進函谷關,逼近咸陽,秦二世才令章邯率囚徒和奴產子組成囚徒迎戰,章邯大敗周文,打敗陳勝,致使陳勝被車伕殺死。陳勝的失敗主要是內部矛盾,一是未能合理分配權力與利益,導致內部矛盾重重;二是用人失敗,自己居然死於信任的車伕之手。

三是陳勝是首義,第乙個起義的人,槍打出頭鳥,面對秦朝的鎮壓也是最嚴酷的。

項羽的失敗與劉邦的成功是相輔相成的,爭奪天下不僅僅靠軍事力量,還要靠謀略、人才、制度、領導力等各方面因素。項羽與劉邦相比有幾個弱勢:1、項羽沒有穩定的後方基地,項羽都城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彭城是個四戰之地,北邊的齊國就首先叛亂反項羽,導致項羽後方不穩,再加上彭越打游擊戰消耗,項羽後方經常出問題。

劉邦有關中、漢中及巴蜀等穩定的兵員及糧草基地,四年楚漢戰爭中,劉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兵打光了,蕭何補上,沒糧了,蕭何補上,所以劉邦越打兵越多,越打糧越多。

2、劉邦戰略得到。凡是能夠爭取聯劉反項的,劉邦都聯合了,如韓信、英布、彭越等人,並且劉邦捨得分封,彭城之戰大敗後,劉邦曾說過:誰能幫他打項羽,函谷關以東的土地全部可以封出去,所以劉邦盟友越打越多,而項羽嗇於分封,結果盟友越打越少,最終敗於劉邦。

3、項羽的領導力不及劉邦。包括用人識人,屬下正確的意見,對待人才的態度,項羽統統不如劉邦,所以韓信、陳平這樣的人才都放棄項羽而投劉邦,可見誰強誰弱!

2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只有劉邦擁有更強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並且他善於運用手底下的人,所以說他可以成功。

3樓:張先森說電影

他們的身邊都有好多能出謀劃策的軍師和能征善戰的將領,只是劉邦在他們中能知人善任,善於發現和使用他的部下。

4樓:職場導師夏清

陳勝起義之後就飄了,而項羽太自大,只有劉邦能夠謙虛謹慎,所以只有劉邦能成功。

5樓:乙隻路過瓜地的蝸牛

因為陳勝和項羽都沒有劉邦有領導能力,沒劉邦會拉攏人心,會用人才,會聽下屬意見。陳勝手下也沒有精兵良將,所以失敗。而項羽太過自大,對手下人不是很相信,所以他也沒有成功。

6樓:網友

實力與眼光,陳勝是因為手下都是烏合之眾被打敗,項羽則沒有劉邦會用人才。

劉邦有沒有善待楚人,楚人劉邦為什麼不在楚國建都?

呵呵 可以這麼說,劉邦就是楚人,戰國時期,徐州地區歸楚國所有 參考。org map 949劉邦是徐州豐沛人,相傳劉邦的母親在豐邑的龍霧橋下避雨,遇龍而孕劉邦,漢高祖劉邦的出生之地就是當今的豐縣,所以說劉邦是 豐生 後來,劉邦因為戰亂隨母親遷到沛縣居住,長大後的劉邦在沛縣謀了一份差使,做上了泗水亭長,...

請問關於項羽的年齡,項羽與劉邦的年齡差距是多少歲

項羽生於公元前232年,自刎於公元前202年,年31歲。1 秦始皇只有在前210年那次出巡到過浙江。項羽叔侄逃亡也在浙江。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樑與籍俱觀。秦始皇三十六年 項羽說這話應該是在22歲,並非10歲。2 破釜沉舟發生在公元前207年,時年項羽25歲。3 項羽稱西楚霸王時27歲 前206 ...

《四面楚歌》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是什麼意思

原文譯文都有了 1.四面楚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 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 駿馬名騅 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數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