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浩宇星辰
他的思想比較極端,很多思想不符合大眾的觀點。
2樓:小老太
因為孔融之前的文章,在生活中根本沒有用,只能逞一時口快,保護不了任何人,他的晚年生活是不佳的。
3樓:小du聊情感
因為他的性格就是如此,他貪生怕死,不顧妻兒的性命獨自逃跑,真的是讓人瞧不起。
三歲讓梨的孔融是怎麼死的
4樓:網友
1、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2、人物簡介。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其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3、評價。李膺:「高明必為偉器。」
陳登:「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
禰衡:「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餘子碌碌,莫足數也。」
曹操:「世人多采其虛名,少於核實,見融浮豔,好作變異,眩其誑詐,不復察其亂俗也。」
曹丕:「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
孔融四歲就懂得讓梨,為何長大後的孔融,老師從不說?
5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因為長大後的孔融變得非常的驕矜自滿,仗著自己是孔子的後人,早就把謙讓這種品德扔到了九霄雲外,根本就沒有半點風度,最後因為得罪了曹操被殺,所以老師再也沒有講過他的事蹟。
6樓:九千七
因為長大後的孔融真的很不堪,救了因為殺人逃竄的義士卻讓兄長替他頂罪,在大街上看到死了父親的人,確認為人家哭的不夠傷心而殺了他,後又拋妻棄子,人品屬實不堪。
7樓:神級小玩家
因為孔融最後是因為不孝的罪名被曹操處死了,雖然這其中有很多的疑點,但畢竟下場不是太好,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所以老師從不說。
8樓:我愛你中國
因為孔融長大之後,沒有那麼討人喜歡,從小的成名,讓其長大之後變得自負起來,不適合當榜樣。
9樓:遠在遠方的風在遠方
因為長大後的孔融是乙個奸詐的小人,據說他殺死了自己的弟弟,所以不能當做正面教材。
十歲那年中的好詞好句,十歲的我自己回家好詞好句
我也太美了吧 十歲那年 的好詞好句有 輕撥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間一斜陽。童話的缺憾不在於它太美,而在於它必要走進一個更為紛繁而且嚴酷的世界,那時只怕它太嬌嫩。在以後的年月裡,還將有很多我料想不到的事發生,我仍舊有時候默唸著 上帝保佑 而陷入茫然。但是有一天我認識了神,他有一個更為具體的名字 精神。在科...
課本只告訴你孔融四歲讓梨,為何不說他長大後的故事?
因為孔融長大以後的事情就沒有那麼好了,所以課本有斷章取義的行為。課本之所以只說孔融歲讓梨的故事,主要是為了教導小孩子要向孔人進行乙個學習,而他長大後的故事過於悽慘,肯定不能用於引導孩子的言行。我覺得是因為孔融長大之後並沒有什麼流傳至今的故事,除了他成為了一代大儒之外,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事情。因為後來...
我家孩子十歲買什麼保險合適,十歲的孩子買什麼保險
對對保險網 保險產品是否合適跟被保人的年齡分不開關係。0 30歲的年輕人建議投保重疾險 醫療險和意外險 30 50歲的人建議配置重疾險 壽險 意外險和醫療險。昨晚我整理了一份各年齡段適合買的熱門保險清單 各年齡段熱門保險 點。你可以看看。45歲以內的建議優先選擇重疾險,醫療險和意外險。60歲以上的老...